两轮车辆的轮胎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071640 阅读:231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用于两轮机动车、尤其是摩托车的轮胎。该轮胎包括至少一个胎体型加强件结构,由与圆周方向成65°~90°之间的一角度、并在轮胎的两侧上被固定在胎边上的加强元件形成,所述胎边的基部用于被安装在一轮缘座上,每一胎边通过胎侧沿径向朝外延伸,所述胎侧沿径向朝外与胎面相接,胎面的Ht/Wt之比大于0.15,所述胎体加强件的顶上沿径向至少在胎面的区域内覆盖有一由至少一层圆周加强元件形成的胎冠加强件。根据本发明专利技术,所述圆周加强元件沿横向以可变节距分布,从而在胎面中心(胎冠)处的所述节距小于在所述层的边缘处的节距,并且横向的节距值在所述层的至少部分轴向宽度上按递增数学数列变化。(*该技术在2023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两轮车辆的轮胎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用于安装在两轮车辆、尤其是摩托车的轮胎。正如所有其他种类轮胎的情况一样,我们正见证着摩托车轮胎的辐射,这类轮胎的结构包括由一或两帘布层加强元件形成的胎体加强件,所述加强元件与圆周方向形成可能在65°~90°之间的角度,所述胎体加强件的顶上沿径向覆盖有至少由通常为织物加强元件形成的胎冠加强件。目前根据轮胎是要安装在摩托车的前轮还是安装在后轮的情况已提出了多种胎冠加强件结构。对于所述胎冠加强件而言,第一种结构要点在于仅仅使用圆周线索,并且所述结构尤其用于后轮位置。第二种结构直接受通常用于客车轮胎的结构启发已被用来提高耐磨性,并且要点在于使用至少两层加强元件的胎冠帘布层,该加强元件在每一帘布层内彼此平行,但是帘布层从一帘布层至下一帘布层是交叉的,与圆周方向形成锐角,这种轮胎尤其更适合摩托车的前轮。所述两层胎冠帘布层的顶上沿径向覆盖有至少一层圆周元件帘布层,所述圆周元件通常通过螺旋形环绕至少一个涂有橡胶的加强元件条而获得。专利号为FR 2 561 588的文件就描述了这样一种具有至少一层帘布层的胎冠加强件,所述帘布层的加强元件与圆周方向成一可在0°~8°的范围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用于两轮机动车的轮胎,包括至少一个胎体型加强件结构,该胎体型加强件结构由与圆周方向成65°~90°之间角度的、并在轮胎的两侧上被固定在胎边上的加强元件构成,所述胎边的基部用于安装到轮缘座上,每一胎边通过胎侧沿径向朝外延伸,所述胎侧沿径向朝外与胎面相接,该胎面的Ht/Wt之比大于0.15,所述胎体加强件的顶上沿径向至少在胎面的区域内覆盖有一胎冠加强件,该胎冠加强件由至少一层圆周加强元件形成,其特征在于,所述圆周加强元件沿横向以可变节距分布,并且在胎面中心(胎冠)处的所述节距小于在所述层的边缘处的节距,并且横向的节距值在所述层的至少部分轴向宽度上按递增数学数列变化。

【技术特征摘要】
FR 2002-5-10 02/058201.一种用于两轮机动车的轮胎,包括至少一个胎体型加强件结构,该胎体型加强件结构由与圆周方向成65°~90°之间角度的、并在轮胎的两侧上被固定在胎边上的加强元件构成,所述胎边的基部用于安装到轮缘座上,每一胎边通过胎侧沿径向朝外延伸,所述胎侧沿径向朝外与胎面相接,该胎面的Ht/Wt之比大于0.15,所述胎体加强件的顶上沿径向至少在胎面的区域内覆盖有一胎冠加强件,该胎冠加强件由至少一层圆周加强元件形成,其特征在于,所述圆周加强元件沿横向以可变节距分布,并且在胎面中心(胎冠)处的所述节距小于在所述层的边缘处的节距,并且横向的节距值在所述层的至少部分轴向宽度上按递增数学数列变化。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两轮机动车的轮胎,其特征在于,所述圆周加强元件的层延伸至所述轮胎的胎肩部。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用于两轮机动车的轮胎,其特征在于,该节距值呈U(n)=Uo+nr型等差数列变化,其中,Uo为在0.4mm~2.5mm之间,r为数列相邻项之间的差值,所述差值在0.001~0.1之间。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用于两轮机动车的轮胎,其特征在于,该节距值呈U(n)=Uo×rn型等比数列变化,...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Y谢拉尔
申请(专利权)人:米其林技术公司米其林研究和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FR[法国]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