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传输型红光磷光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和有机电致发光器件技术

技术编号:10711284 阅读:86 留言:0更新日期:2014-12-03 16:09
本发明专利技术属于有机半导体材料领域,其公开了一种电子传输型红光磷光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和有机电致发光器件;该材料的结构式为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的电子传输型红光磷光材料,其电子传输能力强、载流子传输平衡性好,又由于该材料还具有较高的三线态能级,能有效的防止发光过程中能量回传给主体材料,故其发光效率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有机半导体材料,尤其涉及一种电子传输型红光磷光材料及其制备方法。本专利技术还涉及一种发光层材质采用该电子传输型红光磷光材料作为主体材料的有机电致发光器件。
技术介绍
有机电致发光器件具有驱动电压低、响应速度快、视角范围宽以及可通过化学结构微调改变发光性能使色彩丰富,容易实现分辨率高、重量轻、大面积平板显示等优点,被誉为“21世纪平板显示技术”,成为材料、信息、物理等学科和平板显示领域研究的热点。未来高效的商业化有机发光二极管将很可能会含有有机金属磷光体,因为它们可以将单线态和三线态激子均捕获,从而实现100%的内量子效率。然而,由于过渡金属配合物的激发态激子寿命相对过长,导致三线态-三线态(T1-T1)在器件实际工作中淬灭。为了克服这个问题,研究者们常将三线态发光物掺杂到有机主体材料中。因此,对于高效有机发光二极管来说,开发高性能的主体材料和客体材料至关重要。作为三基色之一,红光对于全色显色和固态照明非常关键。然而高效的红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电子传输型红光磷光材料,其特征在于,其结构式为: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电子传输型红光磷光材料,其特征在于,其结构式为:
2.一种电子传输型红光磷光材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
下步骤:
分别提供如下结构式表示的化合物A和B,
A:B: 在无氧环境下,将化合物A溶解在有机溶剂中,然后再往有机溶剂中
加入化合物B、无机碱以及催化剂,接着在70~120℃下反应6~15小时后,
停止反应并冷却到室温,分离提纯反应液,得到结构式为的固体
化合物C;其中,化合物A和B摩尔比为1:2~1:2.4;
冰水混合浴下,将化合物C溶解在二氯甲烷中,得到混合溶液,接着
将混合溶液滴入到间-氯苯甲酸的二氯甲烷溶液中,滴加完毕后在室温下反
应12小时,分离提纯反应液,得到结构式为的电子传输型红光
磷光材料。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子传输型红光磷光材料的制备方法,其
特征在于,所述有机溶剂为四氢呋喃、乙腈、甲苯、N,N-二甲基甲酰胺中
的至少一种。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子传输型红光磷光材料的制备方法,其

\t特征在于,所述无机碱为碳酸钠、碳酸钾、碳酸铯及磷酸钾中的至少一种;
所述无机碱与所述化合物A的摩尔比为2:1~2.5:1。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子传输型红光磷光材料的制备方法,其
特...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周明杰张振华王平黄辉
申请(专利权)人:海洋王照明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深圳市海洋王照明技术有限公司深圳市海洋王照明工程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