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防臭地漏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0711020 阅读:66 留言:0更新日期:2014-12-03 16:00
一种防臭地漏,包括一个壳体,壳体的上端和下端各自设置有开口,壳体的下端开口的周边设置有一个环形存水腔,环形存水腔位于壳体内侧,环形存水腔的顶面开放,环形存水腔的上侧设置有一个浮动部件,浮动部件的底面覆盖壳体的下端开口,浮动部件的底面周边向下设置有环状突出部,环状突出部延伸到环形存水腔内,浮动部件的轴向长度小于壳体的轴向长度。浮动部件在其自重的作用下压在环形存水腔的内圆侧壁的上端面上,阻断壳体下方管道与室内空间的气流通道,实现机械密封。同时,浮动部件底面周边的环状突出部压入环形存水腔的存水中,形成水封结构。本发明专利技术的机械密封依靠重力实现,开启方式依靠浮力,保证了工作可靠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 本专利技术涉及机械领域,尤其涉及排水装置,特别是一种防臭地漏
技术介绍
: 现有技术中,建筑物中设置的地漏采用水封方式进行密封,以防止管道内气体向室内逸出,在长期未使用的情况下,水分挥发后,密封失效。因此,部分地漏采用机械方式密封,如使用弹簧力、或磁力、或杠杆,但是金属弹簧长期在污水中使用后会导致弹簧腐蚀、发丝缠绕等问题而导致失效;磁铁则会因为磁性衰减、导向脏污等原因导致失效;杠杆也同样会因为转轴摩擦增大而导致不能有效密封。
技术实现思路
: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防臭地漏,所述的这种防臭地漏要解决现有技术中地漏的密封容易失效的技术问题。 本专利技术的这种防臭地漏,包括一个壳体,其中,所述的壳体的上端和下端各自设置有开口,壳体的下端开口的周边设置有一个环形存水腔,所述的环形存水腔位于壳体内侧,环形存水腔的顶面开放,环形存水腔的上侧设置有一个浮动部件,所述的浮动部件的底面覆盖壳体的下端开口,浮动部件的底面周边向下设置有环状突出部,所述的环状突出部延伸到环形存水腔内,浮动部件的轴向长度小于壳体的轴向长度。 进一步的,环状突出部与环形存水腔的底面和侧壁之间均设置有间隙。 进一步的,环形存水腔与壳体下端开口相邻的侧壁呈锥形。 进一步的,浮动部件与壳体同轴。 进一步的,浮动部件的底面中部向下设置有一个凸台,所述的凸台延伸到壳体的下端开口内。 进一步的,浮动部件的外壁上沿周向均匀设置有至少三个导向翼,任意一个所述的导向翼的外侧均与壳体的内壁相切。 进一步的,壳体的下部呈圆柱形,壳体的中部呈锥形。 进一步的,壳体的上端设置有一个盖板,所述的盖板中设置有透水孔,壳体内、盖板的下方设置有箅子,所述的箅子中设置有过水孔。 本专利技术的工作原理是:壳体埋设在建筑物的地板中。浮动部件在其自重的作用下压在环形存水腔的内圆侧壁的上端面上,阻断壳体下方管道与室内空间的气流通道,实现机械密封。同时,浮动部件底面周边的环状突出部压入环形存水腔的存水中,形成水封结构。这样,实现了水封和机械密封的双重密封效果。即便在长期不使用,环形存水腔的存水挥发后,单纯依靠浮动部件与环形存水腔的内圆侧壁的上端面的机械配合,也能保持密封状态。当需要泄水时,废水通过盖板和箅子流入壳体中,浮动部件周围的水位升高,当升高到一定程度,浮动部件所受的浮力大于其重力时,浮动部件浮起,开始泄水。当地面的水漏完后,壳体墙内的水位开始下降,待水位下降到某一水平,浮动部件所受的浮力小于其重力时,浮动部件开始下落,重新实现机械与水封双重密封。 本专利技术和已有技术相比较,其效果是积极和明显的。本专利技术在地漏壳体中设置环形存水腔,在环形存水腔的内圆侧壁的上方设置浮动部件,利用浮动部件和环形存水腔形成机械与水封相结合的密封方式,机械密封依靠重力实现,而其开启方式依靠浮力,保证了工作可靠性。 附图说明:  图1是本专利技术的一种防臭地漏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 如图1所示,本专利技术的一种防臭地漏,包括一个壳体4,其中,所述的壳体4的上端和下端各自设置有开口,壳体4的下端开口的周边设置有一个环形存水腔7,所述的环形存水腔7位于壳体4内侧,环形存水腔7的顶面开放,环形存水腔7的上侧设置有一个浮动部件3,所述的浮动部件3的底面31覆盖壳体4的下端开口,浮动部件3的底面31周边向下设置有环状突出部,所述的环状突出部延伸到环形存水腔7内,浮动部件3的轴向长度小于壳体4的轴向长度。 进一步的,环状突出部与环形存水腔7的底面和侧壁之间均设置有间隙。 进一步的,环形存水腔7与壳体4下端开口相邻的侧壁呈锥形。 进一步的,浮动部件3与壳体4同轴。 进一步的,浮动部件3的底面31中部向下设置有一个凸台,所述的凸台延伸到壳体4的下端开口内。 进一步的,浮动部件3的外壁上沿周向均匀设置有至少三个导向翼,任意一个所述的导向翼的外侧均与壳体4的内壁相切。 进一步的,壳体4的下部呈圆柱形,壳体4的中部呈锥形。 进一步的,壳体4的上端设置有一个盖板1,所述的盖板1中设置有透水孔,壳体4内、盖板1的下方设置有箅子2,所述的箅子2中设置有过水孔。 本实施例的工作原理是:壳体4设置在建筑物的地板上并位于瓷砖5和砂浆6的开孔内,盖板1与瓷砖5平齐。浮动部件3在其自重的作用下压在环形存水腔7的内圆侧壁71的上端面上,阻断壳体4下方管道9与室内空间的气流通道,实现机械密封。同时,浮动部件3底面周边的环状突出部压入环形存水腔7的存水中,形成水封结构。这样,实现了水封和机械密封的双重密封效果。即便在长期不使用,环形存水腔7的存水挥发后,单纯依靠浮动部件3与环形存水腔7的内圆侧壁71的上端面的机械配合,也能保持密封状态。当需要泄水时,废水通过盖板1和箅子2流入壳体4中,浮动部件3周围的水位升高,当升高到一定程度,浮动部件3所受的浮力大于其重力时,浮动部件3浮起,开始泄水。当地面的水漏完后,壳体4墙内的水位开始下降,待水位下降到某一水平,浮动部件3所受的浮力小于其重力时,浮动部件3开始下落,重新实现机械与水封双重密封。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防臭地漏,包括一个壳体,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壳体的上端和下端各自设置有开口,壳体的下端开口的周边设置有一个环形存水腔,所述的环形存水腔位于壳体内侧,环形存水腔的顶面开放,环形存水腔的上侧设置有一个浮动部件,所述的浮动部件的底面覆盖壳体的下端开口,浮动部件的底面周边向下设置有环状突出部,所述的环状突出部延伸到环形存水腔内,浮动部件的轴向长度小于壳体的轴向长度。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防臭地漏,包括一个壳体,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壳体的上端和下端各自设置有开口,壳体的下端开口的周边设置有一个环形存水腔,所述的环形存水腔位于壳体内侧,环形存水腔的顶面开放,环形存水腔的上侧设置有一个浮动部件,所述的浮动部件的底面覆盖壳体的下端开口,浮动部件的底面周边向下设置有环状突出部,所述的环状突出部延伸到环形存水腔内,浮动部件的轴向长度小于壳体的轴向长度。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防臭地漏,其特征在于:环状突出部与环形存水腔的底面和侧壁之间均设置有间隙。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防臭地漏,其特征在于:环形存水腔与壳体下端开口相邻的侧壁呈锥形。
4.如权利要求1...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尧弟邱锦昱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龙胜实业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上海;3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