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床的控制方法及机床技术

技术编号:10709401 阅读:74 留言:0更新日期:2014-12-03 15:06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机床的控制方法及机床。该机床具有:机床主体;滑枕,相对于机床主体移动自如地被支承;主轴,可驱动旋转地支承于滑枕;附件,可装卸于滑枕的前端部且具有随着主轴的旋转而旋转的驱动轴、及设置于驱动轴的工具;及NC装置,根据加工数据进行数值控制,并且,所述机床对被工作物进行机床加工。该机床的控制方法根据由包含工具的直径、切入量、及进给量的加工条件、滑枕的突出量、附件的形状、及被工作物的材质构成的信息,当施加于附件的应力大于附件的容许应力时,减少滑枕的突出量、进给量中的至少一个。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专利摘要】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机床的控制方法及机床。该机床具有:机床主体;滑枕,相对于机床主体移动自如地被支承;主轴,可驱动旋转地支承于滑枕;附件,可装卸于滑枕的前端部且具有随着主轴的旋转而旋转的驱动轴、及设置于驱动轴的工具;及NC装置,根据加工数据进行数值控制,并且,所述机床对被工作物进行机床加工。该机床的控制方法根据由包含工具的直径、切入量、及进给量的加工条件、滑枕的突出量、附件的形状、及被工作物的材质构成的信息,当施加于附件的应力大于附件的容许应力时,减少滑枕的突出量、进给量中的至少一个。【专利说明】机床的控制方法及机床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具有附件的机床的控制方法及机床,尤其涉及一种能够防止附件的破损的机床的控制方法及机床。本申请主张基于2012年3月29日申请的日本专利申请第2012-075735号的优先权,将其内容援用于此。
技术介绍
以往,已知有在对被工作物进行加工的机床中,具备加工用切削工具等的附件可装卸于机床主体的结构。该附件具有能够使加工用工具旋转或者根据被工作物的形状而改变方向的结构(例如,参考专利文献I)。 附件可与各种加工模式对应,另一方面因由工具的突出量的长短引起的长短变化、由加工条件的不同引起的切削抗力变化、力矩变化等,从而有可能陷入超过构成附件的强度部件的强度界限的运行条件而导致损伤。 另外,因切削抗力增加而附件从安装位置偏离,有时会降低加工面质量。 而且,附件因突出量的长短、松动因素引起的刚性变化和加工条件(切削抗力的大小、方向、频率等)的组合而发生抖振。其结果,有可能导致在加工面质量下降或其条件下无法进行加工之类的情况。 专利文献2中记载的机床中,在安装有附件的滑枕座上设置减震器,并对该减震器的固有振动数进行调整,由此来降低刀具振动。 以往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专利公开平6-304843号公报 专利文献2:专利公开2009-190141号公报 专利技术的概要 专利技术要解决的技术课题 然而,专利文献2中记载的机床中,需要追加设置调整机构和驱动源,而导致装置大型化且高成本化这一点为课题。 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无需追加设置新的机构,而防止附件的破损的机床的控制方法、及机床。 用于解决技术课题的手段 本专利技术的第I方式所涉及的机床的控制方法中,该机床具有:机床主体;滑枕,相对于所述机床主体移动自如地被支承;主轴,可驱动旋转地支承于所述滑枕;附件,可装卸于所述滑枕的前端部且具有随着所述主轴的旋转而旋转的驱动轴、及设置于所述驱动轴的工具 '及NC装置,根据加工数据进行数值控制,并且,所述机床对被工作物进行机械加工,其中,所述机床的控制方法根据由包含所述工具的直径、切入量、及进给量的加工条件、所述滑枕的突出量、所述附件的形状、及所述被工作物的材质构成的信息,当施加于所述附件的应力大于所述附件的容许应力时,减少所述滑枕的突出量、所述进给量中的至少一个。 根据上述结构,当施加于附件的应力大于容许应力时,通过放宽加工条件而降低切削抗力,由此能够防止附件的破损。并且,不进行试切等来调整这种加工条件,而在加工中自动进行,因此能够实现生产率的提高。并且,由于没有机械性的追加部分,而仅改变控制方法就得以实现,因此能够以低成本防止附件的破损。 上述机床的控制方法中,当根据切削抗力、所述滑枕的突出量、及通过所述附件的形状计算出的截面惯性矩的函数计算出的施加于所述附件的应力大于所述附件的容许应力时,优选减少所述滑枕的突出量及所述进给量中的至少一个,其中,所述切削抗力是根据所述工具的直径、所述进给量、所述被工作物的材质的比切削抗抗力的乘积计算出的。 上述机床的控制方法中,当从所述主轴的转速及工具的齿数计算出的切削抗力的频率、与通过所述附件的形状计算出的所述附件的共振频率相同时,优选改变所述主轴的转速。 根据上述结构,通过改变主轴的转速而使切削抗力的频率与附件的共振频率不同,由此仅改变控制方法就能够防止颤动的发生。 本专利技术的第2方式所涉及的机床具备实现上述任一所述的机床的控制方法的控制装置。 上述机床中,优选该机床还具备:固体识别机构,设置于所述附件且存储有所述附件的形状信息;及固体识别信息接收部,设置于所述滑枕且从所述固体识别机构接收信息,并且,通过将所述附件安装于所述滑枕,而所述附件的形状信息被发送到所述控制装置及所述NC装置。 根据上述结构,向固体识别机构输入构成附件的构成要件的信息,且这些信息仅通过将附件安装与滑枕而发送至NC装置或控制装置,由此无需由操作人员进行工作来切换附件的信息。 专利技术效果 根据本专利技术,当施加于附件的应力大于容许应力时,通过放宽加工条件来降低切削抗力,由此能够防止附件的破损。并且,不进行试切等来调整这种加工条件,而在加工中自动进行,因此能够实现生产率的提高。并且,由于没有机械性的追加部分,而仅改变控制方法就得以实现,因此能够以低成本防止附件的破损。 【专利附图】【附图说明】 图1是本专利技术的第I实施方式所涉及的机床的概略立体图。 图2是表示机床的滑枕及附件的剖视图。 图3是对机床的控制方法进行说明的流程图。 图4是参考切削抗力调整功能的图表。 图5是表示本专利技术的第2实施方式所涉及的机床的滑枕及附件的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第I实施方式) 以下,参考附图对本专利技术的第I实施方式进行详细说明。 如图1所示,适用本专利技术的第I实施方式所涉及的机床的控制方法的机床I为对被工作物进行机械加工的门型机床(加工中心),其具备机床主体5、沿Z轴方向移动自如地支承于机床主体5的滑枕7、及可装卸地安装于滑枕7的前端部的附件8。 机床主体5具备:机座2 ;工作台3,配置于机座2上且沿X轴方向可移动;门型立柱4 (支承体),以横跨工作台3的方式配置;及滑鞍6,在立柱4上沿Y轴方向可移动,所述机床主体能够在该工作台3上固定未图示的被工作物。 在工作台3上形成有螺钉部(未图示),且沿X轴方向设置的进给轴(未图示)与其螺合,在该进给轴上连接有伺服马达(未图示)。工作台3通过伺服马达的旋转驱动进行向X轴方向的移动及定位。 在立柱4上沿Y轴方向安装有横导轨13,滑鞍(被驱动部)6在该横导轨13上移动,由此滑鞍6沿Y轴方向可移动。滑枕7沿Z方向可移动地安装于滑鞍6。 进行切削加工等的附件8安装于滑枕7的前端。 并且,机床I被NC装置21 (参考图3)数值控制。 NC装置21根据预先设定的NC程序数据(加工数据),可对立柱4、滑鞍6、滑枕7、主轴9等进行数值控制。 如图2所示,滑枕7具有:外壳12 ;主轴9,在外壳12的内部沿铅垂方向延伸且可驱动旋转地支承于滑枕7 ;轴承10,可旋转地支承主轴9 ;及主轴马达11,配置于主轴9的周围且旋转驱动主轴9。主轴9中,至少下部呈中空形状,而能够安装任意附件8。 图2中作为附件的一例,示出了使称作直角头的工具的旋转轴旋转90°的附件。附件8具有:外壳14 ;驱动轴15,在外壳14的内部沿铅垂方向延伸;轴承16,可旋转地支承于驱动轴15 ;传递机构17,由安装于驱动轴15的下端的锥齿轮(伞齿轮)构成;及工具18,经由传递机构17安装。工具18例如为立铣刀或钻头。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机床的控制方法,该机床具有:机床主体;滑枕,相对于所述机床主体移动自如地被支承;主轴,可驱动旋转地支承于所述滑枕;附件,可装卸于所述滑枕的前端部且具有随着所述主轴的旋转而旋转的驱动轴、及设置于所述驱动轴的工具;及NC装置,根据加工数据进行数值控制,并且,所述机床对被工作物进行机械加工,其中,所述机床的控制方法根据由包含所述工具的直径、切入量、及进给量的加工条件、所述滑枕的突出量、所述附件的形状、及所述被工作物的材质构成的信息,当施加于所述附件的应力大于所述附件的容许应力时,减少所述滑枕的突出量、所述进给量中的至少一个。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鹤田惠小松直隆竹内克佳涉谷高古立哲
申请(专利权)人:三菱重工业株式会社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日本;JP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