车辆轮胎、估计轮胎抓地性的方法和车辆驾驶辅助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1070867 阅读:271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轮胎,该轮胎包括至少一个由增强元件构成的胎体类增强结构,增强元件被锚定在轮胎任意一侧的胎圈上,胎圈的基座将要安装在轮辋座上,每一胎圈都通过胎侧辐射状向外延伸,胎侧辐射状向外与胎面结合,胎圈、胎侧和胎面部分由橡胶混合物构成。根据本发明专利技术,该轮胎包括测量胎面橡胶混合物内部温度的设备。本发明专利技术还提出了一种估计轮胎抓地性的方法、一种车辆驾驶辅助方法以及至少一套温度测量系统在构成轮胎胎面的橡胶材料中的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车辆轮胎、估计轮胎抓地性的方法和车辆驾驶辅助方法[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要安装在车辆上的轮胎,更确切地说,是涉及要安装于两轮车辆,例如摩托车上的轮胎。本专利技术还涉及估计轮胎抓地性的方法以及此类车辆的驾驶辅助方法。[0002]虽然本专利技术并不局限于这样的应用,但是这里参考一摩托车轮胎来描述本专利技术。[0003]现在,轮胎,尤其是摩托车轮胎的增强件通常是通过堆叠一层或多层帘布层,通常被称为“胎体帘布层”、“胎冠帘布层”等形成的。这种指定增强件的方式来源于轮胎的生产过程,该生产过程包括制造一系列帘布层形式的半成品,准备通常沿经度方向分布的加强钢丝帘线,然后组装或堆叠帘布层来制造轮胎原坯。刚生产出来的帘布层是平的,而且尺寸很大,随后要根据指定产品的尺寸裁剪。在第一阶段,帘布层要充分平坦地装配起来。然后,这样制成的原坯通过成型获得轮胎普遍具有的环状外形。然后把被称为“成品”的半成品组装在原坯上,得到的产品就可以送去硫化了。[0004]这样的“传统”型生产过程,尤其是在制造轮胎原胚的阶段,要用锚固件(通常是胎圈钢丝)把胎体增强件锚固或固定在轮胎胎圈的区域上。因此,在此类过程中,构成胎体增强件的所有(或只有其一部分)帘布层的一部分围绕设置在轮胎胎圈中的胎圈钢丝被卷起。这样,胎体增强件就被固定在胎圈上了。[0005]虽然制造帘布层和其装配体的方法很多,但在工业中普遍采用的这种传统过程使本领域的技术人员要使用反映这一过程的词汇;因此被广泛接受的术语尤其包括术语“帘布层”、“胎体”、“胎圈钢丝”、“成型”来指明从平面轮廓变为环状轮廓,等等。-->[0006]根据前面的定义,确切地说,现在有些轮胎不含有“帘布层”或“胎圈钢丝”。例如,文件EP 0 582 196描述了不使用帘布层形式的半成品制造的轮胎。例如,不同增强结构的增强元件被直接用于橡胶混合物的相邻层,然后再被整体应用于后续层的环形胎芯,这样的结构可以直接获得与所制造轮胎的最终轮廓相近的外形。因此,在这种情况下,就不存在任何“半成品”、“帘布层”和“胎圈钢丝”。基底产品,例如橡胶混合物和钢丝或纤维形式的增强元件,可以直接应用于胎芯。当此胎芯是环状时,原胚就不再需要定型以从平面变成环形了。[0007]而且,此文件中描述的轮胎也没有绕在胎圈钢丝上的“传统的”胎体帘布层。这种固定方式被在该胎侧增强结构相邻的位置安放圆周帘线所代替,然后再整体嵌于锚固或粘合的橡胶混合物中。[0008]还有一些将半成品装配于环形胎芯的过程尤其适用于快速、有效和简便地在胎心上安装。最后,也能够利用同时包含某些半成品的混合体来制造某些部分(例如帘布层、胎圈钢丝等),而直接应用混合体和/或增强元件来制造其他部分。[0009]在本文中,为了考虑到最近制造和产品设计领域的技术发展,传统术语例如“帘布层”、“胎圈钢丝”等被独立于所用制造过程的中性术语或术语有利地代替。因此,“胎体类增强线”或“胎侧增强线”的说法是传统过程中的胎体帘布层增强件和按照不使用半成品过程制造出的轮胎的相应增强件(通常用在胎侧水平)的有效表述。对于它的部分,“锚固区域”可等效地代表在传统过程中围绕胎圈钢丝的胎体帘布层的“传统”翻转以及由圆周增强件、橡胶混合物和相邻的通过使用环形胎芯制造的底部区域的胎侧增强部分构成的装配体。[0010]轮胎的经度方向,或圆周方向,是对应轮胎的周长方向并被轮胎的运动方向定义。[0011]圆周平面或圆周剖面是垂直于轮胎旋转轴的面。赤道面是通过胎面中心或胎冠的圆周面。[0012]轮胎的横断方向或轴向方向平行于轮胎的转动轴。[0013]半径面包含轮胎的转动轴。-->[0014]就像所有其他轮胎一样,摩托车轮胎都是辐射状的,这样的轮胎的结构包括由一或两层与圆周方向夹角在65度至90度之间的增强元件构成的胎体增强件,该胎体增强件被胎冠增强件沿半径方向覆盖,胎冠增强件至少是由一般的织物增强元件构成。但是,非辐射状轮胎也和本专利技术相关。本专利技术还与部分辐射状轮胎相关,即胎体增强件的增强元件在该胎体增强件上至少有部分是辐射状的,例如在轮胎胎冠对应的部分。[0015]根据轮胎将被用于摩托车的前轮还是后轮,已经提出多种胎冠增强结构。对于该胎冠增强件,第一种结构包括使用单独的圆周钢缆,这种结构更适用于后轮。第二种结构的灵感直接来自于普遍使用的客车轮胎的结构,使用该结构是为了改善抗磨损能力,这种结构包括使用至少两层工作胎冠增强元件,这些增强元件在每层内互相平行,但是层与层之间互相交叉并与圆周方向成锐角,这样的轮胎更适用于摩托车的前轮。所述的这两个工作胎冠层可以至少与一层圆周元件相连,圆周元件通常是通过至少一条外包橡胶的增强元件的螺旋式旋转获得的。[0016]轮胎胎冠结构的选择直接影响到轮胎的某些性能,例如耐磨性能、耐久性、抓地性或驾驶的舒适度,特别对于摩托车来说,还包括稳定性。但是,轮胎的其他参数例如构成胎面的橡胶混合物的性质也影响该轮胎的性能。例如,构成胎面的橡胶混合物的选择和性质是和耐磨性能相关的重要参数。构成胎面的橡胶混合物的选择和性质也影响轮胎的抓地性。[0017]而且,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众所周知的是,橡胶混合物的物理化学性能随温度变化,因此,温度对轮胎胎面的性能也有影响。[0018]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出一种轮胎,从而使车辆的操作最优化,更确切地说,是根据该轮胎的胎面抓地性使车辆的使用最优化。[0019]按照本专利技术通过一种轮胎实现这一目标,该轮胎包括至少一个由增强元件构成的胎体类增强结构,增强元件被锚定在轮胎任意一侧的胎圈上,胎圈的基座将要安装在轮辋座上,每一胎圈都通过胎侧-->辐射状向外延伸,胎侧辐射状向外与胎面结合,胎圈、胎侧和胎面部分由橡胶混合物构成,该轮胎包括至少一个测量胎面橡胶混合物内部温度的设备,该设备紧固于胎面橡胶混合物中。[0020]根据本专利技术提出的轮胎含有测量胎面橡胶混合物温度的设备,这样就可以获得关于轮胎性能的信息,例如特别是对轮胎抓地性有直接影响的变形能力。此信息可以被驾驶员获得,这样驾驶员就可以改变自己的驾驶行为和对车辆——更准确地说——对轮胎的使用。置于轮胎胎面橡胶混合物中能够使测量设备非常准确地测量橡胶混合物的温度值,而材料的性能正受该温度影响。[0021]根据本专利技术的第一个可变实施例,该系统能发出传递该系统紧固点温度的信号。这样的实施体尤其便利,因为它无需有线连接就可以传输温度信息。[0022]根据本专利技术的第一个可变实施例,温度测量系统,例如无线温度传感器,可以被例如无线电波查询。这样的系统方便地与橡胶混合物中的无线电天线以及车辆上的无线电天线相连,以在询问器和传感器之间建立无线电连接。此系统的另一个优点是无需在橡胶混合物中安装能源,例如电池,就可以工作,该能源可能与安放在车辆上的询问器相连。[0023]根据本专利技术的第二个可变实施例,系统与转毂相连以传输载有该系统紧固点温度的信号。这样的连接使传感器可以被供能,并且由转毂传输的信号可以被传送到置于车辆上用于处理所述信号的设备中。[0024]如前所述,本专利技术提出的轮胎尤其适于安装在摩托车上,因为平衡性、稳定性和对摩托车的驾驶直接受轮胎抓地性的影响。同样,摩托车轮胎抓地性的减小对于驾驶员来说是基本的信息。[0025]生产出来的摩托车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轮胎,包括至少一个由增强元件构成的胎体类增强结构,增强元件被锚定在轮胎任意一侧的胎圈上,胎圈的基座将要安装在轮辋座上,每一胎圈都通过胎侧辐射状向外延伸,胎侧辐射状向外与胎面结合,胎圈、胎侧和胎面部分由橡胶混合物构成,该轮胎的特征在于包括至少一个测量胎面橡胶混合物内部温度的设备,还在于该设备紧固于胎面橡胶混合物中。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FR 2004-9-29 04103251.一种轮胎,包括至少一个由增强元件构成的胎体类增强结构,增强元件被锚定在轮胎任意一侧的胎圈上,胎圈的基座将要安装在轮辋座上,每一胎圈都通过胎侧辐射状向外延伸,胎侧辐射状向外与胎面结合,胎圈、胎侧和胎面部分由橡胶混合物构成,该轮胎的特征在于包括至少一个测量胎面橡胶混合物内部温度的设备,还在于该设备紧固于胎面橡胶混合物中。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轮胎,其特征在于该设备发出传递该系统的紧固点温度的信号。3.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轮胎,其特征在于该设备是无线温度传感器,可以被例如无线电波查询。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轮胎,其特征在于该设备与转毂相连,以传递该设备的紧固点温度的信号。5.如权利要求1至4之一所述的轮胎,其特征在于该轮胎包括至少三个测量胎面橡胶混合物内部温度的设备。6.如权利要求1至5之一所述的轮胎的使用,用于两轮马达驱动车辆,例如摩托车中。7.一种估计轮胎抓地性的方法,包括用至少一个固定在该轮胎胎面橡胶混合物内的温度测量设备来测量胎面的内部温度。8.使用至少一个固定在轮胎胎面橡胶混合物内的温度测量设备来估计该轮胎的抓地性。9.一种车辆驾驶辅助方法,该车辆包括轮胎或车轮安装组件,其特征在于轮胎包括至少一个固定在胎面橡胶混合物内的设备以测量该胎面橡胶混合物的内部温度,其特征在于...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P普罗斯特
申请(专利权)人:米其林技术公司米其林研究和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FR[法国]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