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易损坏的加热管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0707906 阅读:73 留言:0更新日期:2014-12-03 14:15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一种不易损坏的加热管,所述的不易损坏的加热管包括最上层的铅锡合金、中间层的生物塑料和最下层的纳米材料组合而成,所述铅锡合金包括锡合金、铅、锑和铜,所述生物塑料为丙烯酸塑料,所述纳米材料包括树脂、橡胶、陶瓷和纤维,所述的铅锡合金占不易损坏的加热管总体分量的38%-42%,所述的丙烯酸塑料占不易损坏的加热管总体分量的6%-10%,所述的纳米材料占不易损坏的加热管总体分量的51%-56%。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不易损坏的加热管,具有良好的韧性、导热性和不易损坏的优点。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专利摘要】本专利技术公开一种不易损坏的加热管,所述的不易损坏的加热管包括最上层的铅锡合金、中间层的生物塑料和最下层的纳米材料组合而成,所述铅锡合金包括锡合金、铅、锑和铜,所述生物塑料为丙烯酸塑料,所述纳米材料包括树脂、橡胶、陶瓷和纤维,所述的铅锡合金占不易损坏的加热管总体分量的38%-42%,所述的丙烯酸塑料占不易损坏的加热管总体分量的6%-10%,所述的纳米材料占不易损坏的加热管总体分量的51%-56%。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不易损坏的加热管,具有良好的韧性、导热性和不易损坏的优点。【专利说明】不易损坏的加热管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不易损坏的加热管。
技术介绍
加热管是在无缝金属管内(碳钢管、钛管、不锈钢管、铜管)装入电热丝,空隙部分填满有良好导热性和绝缘性的氧化镁粉后缩管而成,再加工成用户所需要的各种型状。它具有结构简单,热效率高,机械强度好,对恶劣的环境有良好的适应性。它可用于各种液体和酸碱盐的加热,同时也适应低溶点的金属加热溶化(铅、锌、锡、巴氏合金)。 自中科院合肥物质科学研究院(固体物理所)的“安徽纳米材料及应用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成立以来,在开展纳米材料及其应用产品产业化共性关键技术研究,推进联盟组织化、制度化、规范化运行,探索新型产学研结合机制,培育产业集群等方面开展了卓有成效的工作。前瞻产业研究院资料显示,联盟成立至今的一年多时间内,共联合在研开发项目6项,投入研究开发经费2493万元,申请专利技术专利12项,发表学术论文14篇,2项成果通过安徽省科技成果鉴定。联盟成员单位已达到23家。 《2013-2017年中国纳米材料行业发展前景与投资预测分析报告》数据显示“纳米复合聚氨酯合成革材料的功能化”和“纳米材料在真空绝热板材中的应用” 2项合作项目取得较大进展。具有负离子释放功能且释放量可达2000以上的聚氨酯合成革符合生态环保合成革战略升级方向,日前正待开展中试放大研究。 该产品的成功研发及进一步产业化将可辐射带动300多家同行企业的产品升级换代。联盟制备出的纳米复合绝热芯材导热系数可控制为低达4.4mW/mK。该产品已经在企业实现了中试生产,正在建设规模化生产线。 联盟将重点研究开发阻燃型高效真空绝热板及其在建筑外墙保温领域的应用研发和产业化,该技术的开发将进一步促进我国建筑节能环保技术水平的提升,带动安徽纳米材料产业进入高速发展期。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具有良好的韧性、导热性和不易损坏优点的不易损坏的加热管。 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是:一种不易损坏的加热管,所述的不易损坏的加热管包括最上层的铅锡合金、中间层的生物塑料和最下层的纳米材料组合而成,所述铅锡合金包括锡合金、铅、锑和铜,所述生物塑料为丙烯酸塑料,所述纳米材料包括树脂、橡胶、陶瓷和纤维,所述的铅锡合金占不易损坏的加热管总体分量的38%-42%,所述的丙烯酸塑料占不易损坏的加热管总体分量的6%-10%,所述的纳米材料占不易损坏的加热管总体分量的51%-56%。 在本专利技术一个较佳实施例中,所述的丙烯酸塑料包括丙烯酸类树脂、聚氯乙烯、邻苯二甲酸酯。 在本专利技术一个较佳实施例中,所述的铅锡合金占不易损坏的加热管总体分量的41%,所述的丙烯酸塑料占不易损坏的加热管总体分量的6%,所述的纳米材料占不易损坏的加热管总体分量的53%。 本专利技术的一种不易损坏的加热管,具有良好的韧性、导热性和不易损坏的优点。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对本专利技术的较佳实施例进行详细阐述,以使本专利技术的优点和特征能更易于被本领域技术人员理解,从而对本专利技术的保护范围做出更为清楚明确的界定。 其中,所述的不易损坏的加热管包括最上层的铅锡合金、中间层的生物塑料和最下层的纳米材料组合而成,所述铅锡合金包括锡合金、铅、锑和铜,所述生物塑料为丙烯酸塑料,所述纳米材料包括树脂、橡胶、陶瓷和纤维,所述的铅锡合金占不易损坏的加热管总体分量的38%-42%,所述的丙烯酸塑料占不易损坏的加热管总体分量的6%-10%,所述的纳米材料占不易损坏的加热管总体分量的51%-56%,所述的丙烯酸塑料包括丙烯酸类树脂、聚氯乙烯、邻苯二甲酸酯。 进一步说明,所述的铅锡合金占不易损坏的加热管总体分量的41%,所述的丙烯酸塑料占不易损坏的加热管总体分量的6%,所述的纳米材料占不易损坏的加热管总体分量的53%。 在进一步说明,所述锡铅合金是铅基或锡基轴承合金。与铅基轴承合金统称为巴氏合金。含锑3%?15%,铜3%?10%,有的合金品种还含有10%的铅。锑、铜用以提高合金的强度和硬度。其摩擦系数小,有良好的韧性、导热性和耐蚀性,主要用以制造滑动轴承。以锡铅合金为主,有的锡焊料还含少量的锑。含铅38.1 %的锡合金俗称焊锡,熔点约183°C,用于电器仪表工业中元件的焊接,以及汽车散热器、热交换器、食品和饮料容器的密封等。1.铅锡合金性能稳定,熔点低,流动性好,收缩性小。2.铅锡合金晶粒幼细,韧性良好,软硬适宜,表面光滑,无砂洞,无疵点,无裂纹,磨光及电镀效果好。3.铅锡合金离心铸造性能好,韧性强,可以铸造形状复杂、薄壁的精密件,铸件表面光滑。4.铅锡合金产品可进行表面处理:电镀、喷涂、喷漆。5.铅锡合金晶体结构致密,在原料方面确保铸件尺寸公差小,表面精美,后处理瑕疵少。在简单络离子的酸性电解液中,铅锡合金在很低的电流密度下即可产生共沉积.铅锡合金镀层比同样厚度的铅镀层和锡镀层孔隙率低.含锡60%、含铅40%的铅锡合金具有最低的共熔点183°C,它的焊接性能远远超过纯锡镀层.因此,在航空航天、电子电器行业得到了广泛的应用.性能稳定,熔点低,流动性好,收缩性小。晶粒幼细,韧性良好,软硬适宜,表面光滑,无砂洞,无疵点,无裂纹,磨光及电镀效果好。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不易损坏的加热管,具有良好的韧性、导热性和不易损坏的优点。 本专利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专利技术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专利技术所揭露的技术范围内,可不经过创造性劳动想到的变化或替换,都应涵盖在本专利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因此,本专利技术的保护范围应该以权利要求书所限定的保护范围为准。【权利要求】1.一种不易损坏的加热管,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不易损坏的加热管包括最上层的铅锡合金、中间层的生物塑料和最下层的纳米材料组合而成,所述铅锡合金包括锡合金、铅、锑和铜,所述生物塑料为丙烯酸塑料,所述纳米材料包括树脂、橡胶、陶瓷和纤维,所述的铅锡合金占不易损坏的加热管总体分量的38%-42%,所述的丙烯酸塑料占不易损坏的加热管总体分量的6%-10%,所述的纳米材料占不易损坏的加热管总体分量的51%-56%。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不易损坏的加热管,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丙烯酸塑料包括丙烯酸类树脂、聚氯乙烯、邻苯二甲酸酯。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不易损坏的加热管,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铅锡合金占不易损坏的加热管总体分量的41%,所述的丙烯酸塑料占不易损坏的加热管总体分量的6%,所述的纳米材料占不易损坏的加热管总体分量的53%。【文档编号】B32B15/04GK104175611SQ201410426641【公开日】2014年12月3日 申请日期:2014年8月27日 优先权日:2014年8月27日 【专利技术者】马进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不易损坏的加热管,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不易损坏的加热管包括最上层的铅锡合金、中间层的生物塑料和最下层的纳米材料组合而成,所述铅锡合金包括锡合金、铅、锑和铜,所述生物塑料为丙烯酸塑料,所述纳米材料包括树脂、橡胶、陶瓷和纤维,所述的铅锡合金占不易损坏的加热管总体分量的38%‑42%,所述的丙烯酸塑料占不易损坏的加热管总体分量的6%‑10%,所述的纳米材料占不易损坏的加热管总体分量的51%‑56%。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马进
申请(专利权)人:常熟市微尘电器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