液体材料吐出机构及液体材料吐出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0697797 阅读:273 留言:0更新日期:2014-11-27 02:42
本发明专利技术是一种吐出机构,在具备使杆(30)往复动作的驱动部(28)、以及具有被杆(30)轴贯通的液室(44)和与喷嘴(48)连通的阀座(45)的吐出部(29),并通过使阀座(45)与杆(30)前端分离,从而从喷嘴(48)吐出固体颗粒混合液体的吐出机构(3)中,吐出部(29)具有使固体颗粒混合液体流入到液室(44)的流入路径(52),以及使液室(44)内的固体颗粒混合液体流出的流出路径(53),流入路径(52)和流出路径(53)V字状地连接,液室(44)配置于V字的谷部,阀座(45)配置于V字的下端。通过该结构,能够在吐出部内的循环路径中防止固体颗粒的沉降、堆积。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液体材料吐出机构及液体材料吐出装置
本专利技术涉及具备用于将混合了固体颗粒的液体保持在均匀混合状态的构造的吐出机构及液体材料吐出装置。
技术介绍
作为每次分配规定量的各种液体材料的装置,已知的有具有贮存液体材料的容器,通过气压或机械压力的作用每次从与该容器连接的喷嘴吐出规定量的所谓“分配器”的装置。尤其在以分配器进行吐出的各种液体材料中,特别是在要吐出混合了比重比液体大的固体颗粒的液体的情况下,随着时间经过,会发生固体颗粒向容器底部沉降,或者向喷嘴的附近凝聚的情形。为了防止该情形,有必要进行搅拌,以保持固体颗粒在液体内均匀混合的状态。搅拌一般设置在容器设置搅拌装置来实施。然而,在容器或者其附近不设置具有喷嘴的吐出机构且容器与吐出机构分离的情况下,在连接容器与吐出机构的配管的途中会发生固体颗粒的沉降等,在容器中的搅拌大多无法获得充分效果。因此,作为所采用的别的搅拌方法的一种,有在容器与吐出机构之间形成循环路径并使液体经常在该循环路径内流动的方法。例如,在专利文献1中,公开了一种循环式液状体吐出装置,其具备:贮存液状体的容器;搅拌该容器内的液状体的机构;用于使容器内的液状体经常循环的回路配管;设置在该回路配管内并用于压送液状体的泵;具有吐出口的喷嘴;以及开闭回路配管与喷嘴的连通的阀,其特征在于,阀具有成为回路配管的一部分的大致水平延伸的大致直线的流路,并且具有阀座,其形成在流路的下侧的内壁面,阀座附近不是比其周边的流路的内壁面位于更下方,而是处于比流路的内壁面的最下端更高的高度,而且还具有开闭流路与喷嘴的连通并且其前端横切流路而接触于阀座的方式形成的阀座。在专利文献2中公开了一种喷墨喷嘴,以如下方式构成,其具备:喷嘴孔,其吐出油墨;油墨室,其将加压的油墨提供给喷嘴孔;针阀,其设置于油墨室内,开闭喷嘴孔;驱动机构,其驱动针阀;驱动机构容纳空间,其容纳驱动机构;以及弹性体隔膜,其隔离油墨室与驱动机构容纳空间,与施加于油墨室内的油墨的压力同等程度的压力施加于驱动机构容纳空间内的气体或液体,其中,加压的油墨槽经由循环路径而与油墨室连结,通过泵而使油墨循环。[现有技术文献][专利文献]专利文献1:日本专利第4377153号公报专利文献2:日本专利第4123897号公报
技术实现思路
专利技术所要解决的问题在专利文献2的装置中,油墨室的底面处于比油墨输入输出通路更低的位置,因而油墨成分(固体颗粒)容易沉降、堆积。而且,若这些沉降、堆积的固体颗粒到达喷嘴孔,则有引起喷嘴孔堵塞或浓度不均匀、针阀或喷嘴孔的损伤的问题。关于这点,在专利文献1的装置中,阀座处于比流路最下端更高的高度,因而被认为对阀座部分的沉降、堆积有一定的效果。然而,考虑到往处于比阀座更低的位置的部分产生固体颗粒的沉降、堆积,沉降、堆积的固体颗粒剥离乃至扬起而到达阀座的部分。固体颗粒的沉降、堆积在阀座部分急剧隆起的情况下更为显著。另外,在将大致水平的流入管和流出管连接于与喷嘴连通的液室(空间)而使液体循环的结构中,存在用于连接流入管与流出管的固定具(螺帽等)干扰吐出作业的情形。亦即,在吐出口与液室的距离近的情况下,上述固定具(螺帽等)位于比吐出口更低的位置或与吐出口同等高度的位置,存在例如碰撞基板上的搭载元件的情形。因此,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能够解决上述课题的液体材料吐出机构和液体材料吐出装置。解决技术问题的手段第1专利技术是一种吐出机构,其特征在于,是具备使杆往复动作的驱动部、以及具有被杆轴贯通的液室和与喷嘴连通的阀座的吐出部,并通过使阀座与杆前端分离,从喷嘴吐出固体颗粒混合液体的吐出机构,吐出部具有使固体颗粒混合液体流入到液室的流入路径、以及使液室内的固体颗粒混合液体流出的流出路径,流入路径与流出路径V字状地连接,液室配置在V字的谷部,阀座配置在V字的下端。第2专利技术的特征在于,在第1专利技术中,液室中心轴与流入路径中心轴所成的角度和液室中心轴与流出路径中心轴所成的角度是相同角度。第3专利技术的特征在于,在第1专利技术中,与液室中心轴与流入路径中心轴所成的角度相比,液室中心轴与流出路径中心轴所成的角度更大。第4专利技术的特征在于,在第3专利技术中,流出路径与阀座实质上无高低差地连接。第5专利技术的特征在于,在第1专利技术中,与液室中心轴与流入路径中心轴所成的角度相比,液室中心轴与流出路径中心轴所成的角度更小。第6专利技术的特征在于,在第5专利技术中,流入路径与阀座实质上无高低差地连接。第7专利技术的特征在于,在第1至6中的任一专利技术中,流入路径中心轴与流出路径中心轴直线状地连接。第8专利技术的特征在于,在第1至6中的任一专利技术中,流入路径中心轴与流出路径中心轴保持角度地连接。第9专利技术是一种液体材料吐出装置,其特征在于,具备:第1至8中的任一专利技术所涉及的吐出机构;容器,其贮存固体颗粒混合液体;泵,其压送固体颗粒混合液体;以及液体配管,其连接所述吐出机构、容器与泵而形成循环路径。第10专利技术的特征在于,在第9专利技术中,所述吐出机构的流入路径与所述泵经由多个调节器连接,所述吐出机构的流出路径与所述容器经由多个调节器连接。专利技术的效果根据本专利技术,可以提供能够消除吐出部内循环路径中的固体颗粒的沉降、堆积的问题的吐出机构和液体材料吐出装置。另外,能够消除用于连接流入管与流出管的固定具(螺帽等)干扰吐出作业的问题。附图说明图1是说明实施方式的具备循环机构的吐出装置的方块图。图2是说明实施方式所使用的吐出机构的截面图。图3是说明实施方式的具备循环机构的吐出装置的操作的流程图。图4是说明吐出部内循环路径的第一变形例的截面图。在此,(a)表示液室中心轴与流出路径中心轴所成的角度比液室中心轴与流入路径中心轴所成的角度大的情形,(b)表示液室中心轴与流出路径中心轴所成的角度比液室中心轴与流入路径中心轴所成的角度小的情形。图5是说明吐出部内循环路径的第二变形例的截面图。在此,(a)表示流入路径与流出路径所成的角度为180度的情形,(b)表示流入路径与流出路径所成的角度为钝角的情形,(c)表示流入路径与流出路径所成的角度为直角的情形,(d)表示流入路径与流出路径所成的角度为锐角的情形。符号的说明1:液体材料吐出装置2:循环机构3:吐出机构4:容器5:固体颗粒混合液体、液体材料6:液体配管7:二通阀8:泵9:三通阀10:连通外部的口(排出口)11:第一调节器12:第二调节器13:第三调节器14:第一压力计15:第二压力计16:控制装置17:控制配线18:压缩气体源19:气体配管20:第四调节器21:第五调节器22:第六调节器23:第三压力计24:液流25:气流26:流入口(容器)27:流出口(容器)28:驱动部29:吐出部30:杆(阀体)31:活塞32:弹簧33:弹簧室34:行程调整螺杆35:旋钮部36:调整螺杆前端37:杆上端38:空气室39:切换阀40:空气流入口41:第一密封构件42:第二密封构件43:第三密封构件44:液室45:阀座(valveseat)46:连通孔47:研钵状面48:喷嘴49:管状构件50:盖状构件51:杆前端52:流入路径53:流出路径54:流入管55:流出管56:液室中心轴57:流入路径中心轴58:流出路径中心轴59:吐出块具体实施方式以下,说明用于实施本专利技术的形态。再有,在以后说明中所使用的“液体材料”在未特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液体材料吐出机构及液体材料吐出装置

【技术保护点】
一种吐出机构,其特征在于,是具备使杆往复动作的驱动部、以及具有被杆轴贯通的液室和与喷嘴连通的阀座的吐出部,并通过使阀座与杆前端分离从而从喷嘴吐出固体颗粒混合液体的吐出机构,吐出部具有使固体颗粒混合液体流入到液室的流入路径、以及使液室内的固体颗粒混合液体流出的流出路径,流入路径和流出路径V字状地连接,液室配置于V字的谷部,阀座配置于V字的下端。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2012.03.15 JP 2012-0594881.一种吐出机构,其特征在于,具备使杆往复动作的驱动部、以及具有被杆轴贯通的液室和与喷嘴连通的阀座的吐出部,并通过使阀座与杆前端分离从而从喷嘴线状或滴状地吐出固体颗粒混合液体,并且所述吐出机构为分配器,吐出部具有使固体颗粒混合液体流入到液室的流入路径、以及使液室内的固体颗粒混合液体流出的流出路径,流入路径和流出路径在阀座附近V字状地连接,液室配置于V字的谷部,阀座配置于成为V字的下端的液室的下端,在阀座的上面形成有研钵状面。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吐出机构,其特征在于,液室中心轴与流入路径中心轴所成的角度和液室中心轴与流出路径中心轴所成的角度是相同角度。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吐出机构,其特征在于,与液室中心轴与流入路径中心轴所成的角度相比,液室中心轴与流出路径中心轴所成的角度更大。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吐出机构,其特征在于,流出路径以及/或者流入路径与阀座实质上无高低差地连接。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吐出机构,其特征在于,与液室中心轴与流入路径中心轴所成的角度相比,液室中心轴与流出路径中心轴所成的角度更小。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吐出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研钵状面构成为比杆前端抵接的面积更大。...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生岛和正
申请(专利权)人:武藏工业株式会社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日本;JP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