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动机智能配气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10688438 阅读:158 留言:0更新日期:2014-11-26 17:2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出一种发动机智能配气系统,其特征在于:曲轴位置传感器与节气门位置传感器,为ECU提供车辆行驶负荷信号,而ECU根据信号,通过控制继电器的开闭控制电路通断,当电路通畅电源电流为电磁铁供电,使其产生磁性使T形铁下降顶下液压挺柱,压下气门控制进气。通过以上设置,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解决了传统配气系统对发动机输出功率的消耗,ECU可充分考虑各种工况需要,控制进排气更加准确,进气充足排气彻底,降低油耗而且结构简单便于控制。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专利摘要】本技术提出一种发动机智能配气系统,其特征在于:曲轴位置传感器与节气门位置传感器,为ECU提供车辆行驶负荷信号,而ECU根据信号,通过控制继电器的开闭控制电路通断,当电路通畅电源电流为电磁铁供电,使其产生磁性使T形铁下降顶下液压挺柱,压下气门控制进气。通过以上设置,本技术解决了传统配气系统对发动机输出功率的消耗,ECU可充分考虑各种工况需要,控制进排气更加准确,进气充足排气彻底,降低油耗而且结构简单便于控制。【专利说明】发动机智能配气系统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发动机配气机构,特别是一种发动机智能配气系统。
技术介绍
目前车辆越来越普及,发动机配气机构多由凸轮轴控制,结构复杂,惯性大,易磨损,消耗发动机输出功率,难以随发动机工况的变化而变化,且拆卸维修麻烦。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提出一种发动机智能配气系统,其特征在于:曲轴位置传感器与节气门位置传感器,为ECU提供车辆行驶负荷信号,而ECU根据信号,通过控制继电器的开闭控制电路通断,当电路通畅电源电流为电磁铁供电,使其产生磁性使T形铁下降顶下液压挺柱,压下气门控制进气。 通过以上设置,本专利技术解决了传统配气系统对发动机输出功率的消耗,E⑶可充分考虑各种工况需要,控制进排气更加准确,进气充足排气彻底,降低油耗而且结构简单便于控制。 【专利附图】【附图说明】 图为本专利技术示意图。 图中1、曲轴位置传感器2、节气门位置传感器3、E⑶4、继电器5、电源6、T形铁7、电磁铁8、液压挺柱9、气门。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所示,车辆正常行驶时,曲轴位置传感器I将相关转速信号传入ECU 3,节气门位置传感器2将发动机负荷信号传入ECU 3,ECU 3自动识别进排气顺序并按该顺序调整气门开闭,ECU 3将控制气门开闭的电信号传递给继电器4,继电器4闭合使电源5的电到达电磁铁7,电磁铁7通电产生强大吸力将T形铁6向下吸引,压下液压挺柱8,并压下气门9,此时液压挺柱8中只有少量液压油供润滑使用,气缸开始进气,进气结束后继电器4断电,电路断开,电磁铁7失去磁力,T形铁6在气门回位弹簧的作用下自动回位。 当转速或负荷增加时,ECU 3发出指令,使电磁铁7提前通电,气门9提前开启,进入液压挺柱8的油量增加,使气门9提前开启时间增加,开度增加,反之使气门9提前开启时间减少,气门开度也减小。【权利要求】1.发动机智能配气系统,其特征在于:曲轴位置传感器与节气门位置传感器,为ECU提供车辆行驶负荷信号,而ECU根据信号,通过控制继电器的开闭控制电路通断,当电路通畅电源电流为电磁铁供电,使其产生磁性使T形铁下降顶下液压挺柱,压下气门控制进气。【文档编号】F01L9/04GK104165095SQ201310184152【公开日】2014年11月26日 申请日期:2013年5月19日 优先权日:2013年5月19日 【专利技术者】丁浩, 元伟利, 郭家田 申请人:山东科技职业学院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发动机智能配气系统,其特征在于:曲轴位置传感器与节气门位置传感器,为ECU提供车辆行驶负荷信号,而ECU根据信号,通过控制继电器的开闭控制电路通断,当电路通畅电源电流为电磁铁供电,使其产生磁性使T形铁下降顶下液压挺柱,压下气门控制进气。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丁浩元伟利郭家田
申请(专利权)人:山东科技职业学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山东;37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