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改善出光效果的路灯透镜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0682819 阅读:217 留言:0更新日期:2014-11-26 14:3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LED透镜技术领域,特别提供了一种改善出光效果的路灯透镜,该透镜在出光面设置有磨砂纹,因此出射光在出射时其被分离的黄光和蓝光能够在磨砂纹的作用下再次混合,改善视觉舒适度和显色性,并且配光方案为在C0面光强对称分布且半强度角为140°至150°,在C90面光强非对称分布且半强度角为55°至65°,进一步保证了这种混合效果;此外,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入射面为中部曲率大于周沿曲率的曲面,该种入射面结构能够更好的适配2835灯珠等中小功率灯珠的发光特性,保证了其最终的出光效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专利摘要】本技术涉及LED透镜
,特别提供了一种改善出光效果的路灯透镜,该透镜在出光面设置有磨砂纹,因此出射光在出射时其被分离的黄光和蓝光能够在磨砂纹的作用下再次混合,改善视觉舒适度和显色性,并且配光方案为在C0面光强对称分布且半强度角为140°至150°,在C90面光强非对称分布且半强度角为55°至65°,进一步保证了这种混合效果;此外,本技术的入射面为中部曲率大于周沿曲率的曲面,该种入射面结构能够更好的适配2835灯珠等中小功率灯珠的发光特性,保证了其最终的出光效果。【专利说明】一种改善出光效果的路灯透镜
本技术涉及LED透镜
,特别涉及一种改善出光效果的路灯透镜。
技术介绍
目前,LED路灯的基本机构是在散热座上固定多个LED灯珠,然后在灯珠上覆盖LED路灯透镜以使光线按照道路照明需求产生适当的折射或反射,其中灯珠一般是采用大功率(IW以上)的LED灯珠。然而,大功率LED灯珠的价格一直居高不下,因此阻碍了 LED路灯的推广。而随着中小功率LED灯技术的发展,中小功率LED灯珠在价格、流明和发光效果等方面具有了越来越突出的优势,因此在路灯中采用中小功率LED灯珠也成为一个趋势。其中较为典型的中功率LED灯珠包括2835灯珠(中功率贴片超亮发光二极管,有0.1ff和0.2W两种功率型号,因其尺寸为2.8 (长)X3.5 (宽)X0.8 (厚)mm,故业内命名为2835灯珠)。 但是,目前业内的LED路灯透镜一般都是针对仿流明、Cree等大功率LED灯珠,适配2835灯珠时出光效果差。更为重要的是,在目前的透镜中,光线经过透镜折射以后黄光和蓝光分离,造成光斑有严重的黄斑出现,影响视觉舒适度和显色性。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避免上述现有技术中的不足之处而提供一种路灯透镜,该路灯透镜不仅能够避免光线经折射后黄光和蓝光分离,提高路灯的视觉舒适度和显色性,而且该透镜能够更好的适配2835灯珠等中小功率灯珠,保证中小功率灯珠的出光效果。 本技术的目的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 提供了一种改善出光效果的路灯透镜,包括板体,所述板体上排列设置有凸起的透镜体,所述透镜体形成光源容置腔,所述光源容置腔包括可包覆待安装的光源的LED芯片的LED芯片容置腔,所述LED芯片容置腔的内表面为透镜体的入射面,所述透镜体朝向其凸起方向的一侧面为出射面,所述入射面为中部曲率大于周沿曲率的曲面,所述出射面设置有磨砂纹;光线从入射面入射后从出射面出射时光强分布为:在CO面光强对称分布且半强度角为140°至150°,在C90面光强非对称分布且半强度角为55°至65°。 其中,所述光源容置腔内还设有可容置光源的基板的基板容置座,所述基板容置座的深度小于所述LED芯片容置腔的深度。 其中,所述透镜体的出射面呈双峰状以使出射光线呈蝙蝠翼型分布。 其中,所述板体朝向透镜体凸起方向的反方向的一侧面设置有防水槽。 其中,所述板体和透镜体经注塑一体成型。 其中,光线从入射面入射后从出射面出射时光强分布满足要求:在CO面光强对称分布且半强度角为135°,在C90面光强非对称分布且半强度角为60°。 所述板体用于装配至路灯的一侧面设置有限位卡条。 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本技术提供了一种改善出光效果的路灯透镜,该透镜在出光面设置有磨砂纹,因此出射光在出射时其被分离的黄光和蓝光能够在磨砂纹的折射作用下再次混合,改善视觉舒适度和显色性,并且配光方案为在CO面光强对称分布且半强度角为140°至150°,在C90面光强非对称分布且半强度角为55°至65°,进一步保证了这种混合效果;此外,本技术的入射面为中部曲率大于周沿曲率的曲面,该种入射面结构能够更好的适配2835灯珠等中小功率灯珠的发光特性,保证了其最终的出光效果。 【专利附图】【附图说明】 利用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说明,但附图中的实施例不构成对本技术的任何限制,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以下附图获得其它的附图。 图1为本技术一种改善出光效果的路灯透镜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技术一种改善出光效果的路灯透镜的另一视角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结合以下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进一步描述。 本技术一种改善出光效果的路灯透镜的【具体实施方式】,如图1所示,包括:提供了一种改善出光效果的路灯透镜,包括板体1,板体I上排列设置有凸起的透镜体2,板体I和透镜体2经注塑一体成型,透镜体2包括光源容置腔21,光源容置腔21包括可包覆待安装的光源的LED芯片的LED芯片容置腔212和可容置光源的基板的基板容置座211,基板容置座211为深度小于LED芯片容置腔212的深度的方形槽座,可对光源的基板进行限位固定,LED芯片容置腔212的内表面为透镜体2的入射面,透镜体2朝向其凸起方向的一侧面为出射面22,入射面为中部曲率大于周沿曲率的曲面,出射面22设置有磨砂纹;光线从入射面入射后从出射面22出射时光强分布满足要求:在CO面光强对称分布且半强度角为140°至150°,在C90面光强非对称分布且半强度角为55°至65°。 本技术提供了一种改善出光效果的路灯透镜,该透镜在出光面设置有磨砂纹,因此出射光在出射时其被分离的黄光和蓝光能够在磨砂纹的作用下再次混合,改善视觉舒适度和显色性,并且配光方案为在CO面光强对称分布且半强度角为140°至150°,在C90面光强非对称分布且半强度角为55°至65°,进一步保证了这种混合效果;此外,本技术的入射面为中部曲率大于周沿曲率的曲面,该种入射面结构能够更好的适配2835灯珠等中小功率灯珠的发光特性,保证了其最终的出光效果。其中,所述的半强度角是指出射光场中两个最大光强半值处之间的夹角,属于业内通用术语,在此不再赘述。 优选的,配光方案还可以是:在CO面光强对称分布且半强度角为135°,在C90面光强非对称分布且半强度角为60°。经实测该配光方案能取得最佳效果。 透镜体2的出射面22呈双峰状以使出射光线呈蝙蝠翼型分布。在路灯领域,采用蝙蝠翼型的光场分布更加适用于路灯照明需求。 如图2所示,板体I朝向透镜体2凸起方向的反方向的一侧面设置有防水槽11。在将板体I安装至路灯的散热座上时,可以在防水槽11中填充防水胶,然后再将透镜紧固在散热座上,这样透镜中的LED灯珠即可与外界产生较佳的防水隔离,保证了 LED灯珠的使用安全。另外板体I用于装配至路灯的一侧面设置有限位卡条12。即便于安装时进行对位,也可加强安装后的紧固性。 最后应当说明的是,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技术的技术方案,而非对本技术保护范围的限制,尽管参照较佳实施例对本技术作了详细地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可以对本技术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等同替换,而不脱离本技术技术方案的实质和范围。【权利要求】1.一种改善出光效果的路灯透镜,包括板体,所述板体上排列设置有凸起的透镜体,其特征在于:所述透镜体形成光源容置腔,所述光源容置腔包括可包覆待安装的光源的LED芯片的LED芯片容置腔,所述LED芯片容置腔的内表面为透镜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改善出光效果的路灯透镜,包括板体,所述板体上排列设置有凸起的透镜体,其特征在于:所述透镜体形成光源容置腔,所述光源容置腔包括可包覆待安装的光源的LED芯片的LED芯片容置腔,所述LED芯片容置腔的内表面为透镜体的入射面,所述透镜体朝向其凸起方向的一侧面为出射面,所述入射面为中部曲率大于周沿曲率的曲面,所述出射面设置有磨砂纹;光线从入射面入射后从出射面出射时光强分布为:在C0面光强对称分布且半强度角为140°至150°,在C90面光强非对称分布且半强度角为55°至65°。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阔宇张亦驰
申请(专利权)人:山西科兴光电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山西;1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