具防脱结构的螺旋排屑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0672202 阅读:66 留言:0更新日期:2014-11-20 16:3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具防脱结构的螺旋排屑装置,包含:一具转轴的马达;一槽体,其具有一与该马达接固的头端、一尾端及一设有纳屑入口的容置空间,其中,该尾端固设有一遮板,另有至少一排屑出口与该容置空间相通;一螺旋卷屑条,其具有一第一端及一第二端,且设置于该容置空间,其中,该第一端穿设有一可供该转轴装设的接块,该第二端穿设有一挡块,该挡块与该第二端及该遮板成一直线排列,且位于该第二端及该遮板之间。藉此,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可使该螺旋卷屑条产生轴向限位,以防止于该马达反向排除卡屑状况时,该螺旋卷屑条因轴向位移与该马达脱开。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专利摘要】本技术提供一种具防脱结构的螺旋排屑装置,包含:一具转轴的马达;一槽体,其具有一与该马达接固的头端、一尾端及一设有纳屑入口的容置空间,其中,该尾端固设有一遮板,另有至少一排屑出口与该容置空间相通;一螺旋卷屑条,其具有一第一端及一第二端,且设置于该容置空间,其中,该第一端穿设有一可供该转轴装设的接块,该第二端穿设有一挡块,该挡块与该第二端及该遮板成一直线排列,且位于该第二端及该遮板之间。藉此,本技术可使该螺旋卷屑条产生轴向限位,以防止于该马达反向排除卡屑状况时,该螺旋卷屑条因轴向位移与该马达脱开。【专利说明】具防脱结构的螺旋排屑装置
本技术与螺旋排屑装置有关,更详而言之,乃特指一种具防脱结构的螺旋排屑装置,以达到防止螺旋排屑装置中的接块与马达的转轴脱开,进而得以减少故障发生的功效。
技术介绍
于一般生产业的作业环境中,各种对于金属进行加工的机床是普遍且广泛被使用,该机床通常会设有各式刀具及磨具,以帮助作业人员对金属进行打磨、钻孔、刻纹、切削等相关作业,然而于该机床使用时,不免会有加工过程中产生的金属切屑掉落并遍布于该机床上,进而对该机床的使用造成影响,如金属切屑落入该机床施用的结构并卡住固死于其中,进而导致机床故障甚至损坏,而若是需手动清除金属切屑亦不容易且极度浪费时间,更有因此受伤的可能性,所以在金属加工机床上加设有排屑装置是非常有必要性的。 习用的排屑装置,其主要包含一集屑箱及一排屑筒,该排屑筒以其头端处与该集屑箱相连,并设置有一连通有一马达的螺旋杆置于该排屑筒,该马达固设于该排屑筒的尾端处,且于该尾端设有一切屑排出口,使金属切屑自该集屑箱落入该排屑筒而被该螺旋杆的螺纹所带动时,进而将金属切屑推动至该切屑排出口。 然而,该排屑装置虽确实能达成将金属切屑排出的功效,但于实际使用时却存在有诸多问题,其一是金属切屑容易卡在该螺旋杆的螺纹与该排屑筒间,造成该螺旋杆无法持续正向转动,需要驱动该马达将该螺旋杆反转一小段,使卡住的金属切屑脱出后,再次正向转动以保持该排屑装置的运转,但在该螺旋杆卡住而欲藉由该马达反转该螺旋杆时,由于会对该螺旋杆瞬间产生一往该马达远离方向的反作用力,该反作用力将该螺旋杆一起向外扯离,造成该马达与该螺旋杆连接的部位会逐渐松动,最终导致该螺旋杆与该马达脱开。 且习知的排屑装置由于该螺旋杆置于该排屑筒中并一端接有该马达,于该排屑装置要保养维修时,仅得以先拆除该马达的方式取出该螺旋杆,又该马达固设于该排屑筒的尾端处,得于分别解除其与该排屑筒及该螺旋杆接固处后方可进一步探寻问题,且于作业结束后需要再次将该马达安装,实则过于繁复。 另由于该螺旋杆为一实心杆,可供容纳金属切屑的空间有限,于金属切屑满溢时更可能造成该螺旋杆卡住使整个排屑装置故障损坏。还有该马达与该切屑排出口邻近于同一侧,于金属切屑被带往该切屑排出口时可能落入该马达与该螺旋杆连接的部位,造成该排屑装置故障损坏的可能的问题。综合上开先前技术的缺点,有于反转螺旋杆可能造成螺旋杆与马达脱开装置的维修保养步骤繁复、其容置空间大小有限以及金属切屑有被带往马达与螺旋杆连接部的可能等缺陷。
技术实现思路
而鉴于解决上述缺点,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出一种具防脱结构的螺旋排屑装置,其结构简单,装卸方便,具有可以防止螺旋卷屑条与马达脱开、维修保养时可自槽体尾端抽离螺旋卷屑条,且具有较大的容置空间及使金属切屑转离马达进而防止因金属切屑卡住造成马达故障等功效。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公开了一种具防脱结构的螺旋排屑装置,其包括有: 一马达,其具有一转轴; 一槽体,其具有一供该马达连接固定的头端、一尾端及一设置于该头端及该尾端之间的容置空间,并设有至少一与该容置空间相通的纳屑入口,其特征在于, 该尾端处固设有一遮板, 另设有至少一排屑出口与该容置空间相通;以及 一设置于该容置空间的螺旋卷屑条,其具有一呈空螺旋状的主体,且该主体的两端分别为一第一端及一第二端,其中,该第一端穿设有一可供该转轴装连接的接块,该第二端穿设有一可转动地轴设于该遮板处的挡块从而该螺旋卷屑条受该遮板轴向限位。 其中,该尾端为一开放端,且该挡块及该遮板位于该槽体之外。 其中,该遮板与该尾端间更固设有一盒体,该挡块位于该盒体内,且该排屑出口开设于该盒体。 其中,该挡块以一轴部与该遮板轴接。 其中,该遮板设有一具有一轴孔的连座轴承以供该轴部穿设于该轴孔内。 其中,该接块具有一供该转轴装设的圆孔。 其中,该圆孔及该转轴之间轴向设有一键体。 其中,该转轴具有一往轴向延伸的第一键槽,且该圆孔具有一往轴向延伸的第二键槽,该第一键槽与该第二键槽的槽口相邻围设成一键孔以容置该键体。 其中,该第二键槽设有一往径向方向设置的螺孔,且该螺孔设有一螺件。 其中,该排屑出口更连接至一具过滤装置的切削油箱。 通过上述结构,本技术可达成如下技术效果: 一,藉由该遮板的设置,可确实防止该螺旋卷屑条轴向移动,使该螺旋排屑装置于该马达进行反转时,不会因反作用力而被向外扯离,防止因该螺旋卷屑条与该马达脱开时所造成的故障。 二,维修保养时可由开放的该尾端抽离螺旋卷屑条,而不用拆除固设于该头端的该马达,减少其维修保养时所耗费的工时及拆解安装该马达可能造成的损坏。 三,空螺旋状的该螺旋卷屑条具有较大的供容纳金属切屑的空间,且于金属切屑溢满时得以穿过其空心通往该尾端,使金属切屑更难被卡于其中,更直接降低需要反转该马达及该螺旋卷屑条将的排除的次数。 四,在于金属切屑轴向行径的方向背离该马达,藉此减少金属切屑意外进入该马达的可能性及因此产生的事故。 【专利附图】【附图说明】 图1:为本技术的立体外观示意图。 图2:为本技术的局部立体分解图。 图3:为本技术的俯视图。 图4:为本技术的剖面图。 图4A:为图4中圆圈部分的放大示意图。 图5:为本技术的正向动作示意图。 图6:为本技术的反向动作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便于说明本技术于上述新型内容一栏中所表示的中心思想,兹以具体实施例表达。实施例中各种不同物件按适合举例的说明比例,而非按实际元件的比例予以绘制,合先序明。 如图1至图4、4A所示,本技术的具防脱结构的螺旋排屑装置I两组设置于一金属加工机床底座的两侧,各包括有: 一马达10,其具有一转轴11,该转轴11表面凹设有一沿轴向延伸的第一键槽13 ; 一槽体20,其具有一与该马达10连接固定的头端21、一为开放端的尾端22及一设置于该头端21及该尾端22之间的容置空间23,并设有至少一与该容置空间23相通的纳屑入口 201,其中,该尾端22固设有一盒体50,该盒体50设有一排屑出口 51与该容置空间23相通,且该盒体50更固设有一遮板40,该遮板40设有一具有一轴孔42的连座轴承41 ; 一设置于该容置空间23的螺旋卷屑条30,其具有一呈空螺旋状的主体,且该主体的两端分别为一第一端31及一第二端32,其中,该第一端31穿设并焊接有一接块33,该接块33具有一装设该转轴11的圆孔34,该圆孔34内侧表面凹设有一沿轴向延伸的第二键槽37,该第一键槽13与该第二键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具防脱结构的螺旋排屑装置,其包括有:一马达,其具有一转轴;一槽体,其具有一供该马达连接固定的头端、一尾端及一设置于该头端及该尾端之间的容置空间,并设有至少一与该容置空间相通的纳屑入口,其特征在于,该尾端处固设有一遮板,另设有至少一排屑出口与该容置空间相通;以及一设置于该容置空间的螺旋卷屑条,其具有一呈空螺旋状的主体,且该主体的两端分别为一第一端及一第二端,其中,该第一端穿设有一可供该转轴装连接的接块,该第二端穿设有一可转动地轴设于该遮板处的挡块从而该螺旋卷屑条受该遮板轴向限位。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建宏
申请(专利权)人:泰柏精密机械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中国台湾;7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