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频电磁感应管式加热炉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0668296 阅读:384 留言:0更新日期:2014-11-20 13:3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工频电磁感应管式加热炉,包括圆筒形炉体,在所述炉体外绕制有至少一组感应线圈,所有感应线圈的绕向相同,每组所述感应线圈分别对应A、B、C三相交流电中的一相,所有感应线圈按A、B、C三相相序滚动绕制在炉体外;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当炉体内放置受热工件后,工件自身电感发热速度等于或快于炉体本身的发热速度,到达需要温度时,炉体本身的热量对工件起到保温作用,进而综合利用了热能,起到节约用电目的,工人可以安全地在加热的整个过程中对工件进行观察和进行其它物理与化学处理操作以达到工件需要的物理化学性能;自内而外的加热,即可保护绕组绝缘性,又提高了热效率,安装十分方便,不被场地所限制。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专利摘要】本技术提供一种工频电磁感应管式加热炉,包括圆筒形炉体,在所述炉体外绕制有至少一组感应线圈,所有感应线圈的绕向相同,每组所述感应线圈分别对应A、B、C三相交流电中的一相,所有感应线圈按A、B、C三相相序滚动绕制在炉体外;本技术当炉体内放置受热工件后,工件自身电感发热速度等于或快于炉体本身的发热速度,到达需要温度时,炉体本身的热量对工件起到保温作用,进而综合利用了热能,起到节约用电目的,工人可以安全地在加热的整个过程中对工件进行观察和进行其它物理与化学处理操作以达到工件需要的物理化学性能;自内而外的加热,即可保护绕组绝缘性,又提高了热效率,安装十分方便,不被场地所限制。【专利说明】工频电磁感应管式加热炉
本技术属于电磁感应加热炉
,特别是涉及一种工频电磁感应管式加热炉。
技术介绍
针对长度大于直径3倍及以上的圆柱型容器(壳体)工件均匀加热至50?300°C的方式一般在热风炉中进行。现有技术是采用热传导方式加热圆柱型容器(壳体)工件,在加热过程中工件自身比热较大,热传导速度缓慢,并且工人不能对圆柱型容器(壳体)工件进行进一步的加工并赋予新的性能,因此现有方式的加热与烘干能耗较大,不利于提高能源的使用效率,不利于合理利用余热,特别是圆柱型容器(壳体)工件在加热恒温过程中需灌入化学物质进行化学反应从而进一步达到产品需要的性能时,传统加热方式根本无法做到边加热恒温边进行操作并控制整个过程化学反应过程的目的。
技术实现思路
鉴于以上所述现有技术的缺点,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加热效率高、并可以在加热恒温过程中对工件进行进一步加工与改性的工频电磁感应管式加热炉。 为实现上述目的及其他相关目的,本技术提供一种工频电磁感应管式加热炉,包括圆筒形的炉体,在所述炉体外绕制有至少一组感应线圈,所有感应线圈的绕向相同,每组所述感应线圈分别对应A、B、C三相交流电中的一相,所有感应线圈按A、B、C三相相序交替绕制在炉体外。 采用上述结构,管状的炉体,当炉体内放置受热工件后,炉体外缠绕的耐温绝缘感应线圈通电,除电磁线感应使炉体本身发热外,低频磁力线渗透进入炉腔并在炉腔内对受热工件中形成新的感应电磁场,新的感应电磁场形成电涡流对自身进行加热。根据工件定制的感应烘炉可以做到工件自身电感发热速度等于、快于或远快于炉体本身的发热速度,到达需要温度时,炉体本身的热量对工件起到保温作用,进而综合利用了热能,提高用电效率,同时可以通过圆筒形炉体两端对工件进行操作,工人可以安全地在加热的整个过程中对工件进行观察和进行其它物理与化学处理操作以达到工件需要的物理化学性能;受热工件为能导磁的圆形容器、壳体或者柱状实心件。该加热炉采用工频(即50HZ市电)自内而外的加热,既可保护绕组绝缘性,又提高了热效率,加热炉可以与其他基座安装配合使用,也可以以横向、竖向或倾斜的方式用于某一工序中,安装十分方便,不被场地所限制。 感应线圈可以为一组也可以为多组,当只有一组时可以采用单相通电的方式,如通A、B、C其中一相,炉体长度较长时,可以采用多组感应线圈,按照每组线圈对应一相电的方式,以A、B、C三相的方式滚动绕制,如为六组感应线圈时,绕制顺序为A、B、C、A、B、C ;具有同等工艺的三个炉体上可以分别绕制一组感应线圈,三组感应线圈匝数相差不大,且每组感应线圈分别对应一相电,便可以同时对三个炉体的温度进行控制。 相邻两组感应线圈之间的间隔小于等于5mm,每两组感应线圈之间的匝数差小于等于10匝。 由于每组感应线圈对应一相电,两组感应线圈之间的间隔小于等于5mm,使得A、B、C三相之间无分段间隔或者间隔较小,使三相平衡,每两组感应线圈之间的匝数差小于等于20匝,使三相功率相差不大、或相等,更便于同步的控制其温度。 每组所述感应线圈的匝数大于100匝,为了保证线圈不松,每组所述感应线圈相邻两阻之间的间隙小于等于5mm,具体可以为1mm、2mm、3mm、4mm等。 所述感应线圈为三组,每组分别与A、B、C三相交流电对应,三组感应线圈按A、B、C三相相序滚动绕制在炉体外,且三组感应线圈的匝数相等。 所述炉体上开设有多个测温孔,该测温孔内安装有温度传感器,所述测温孔由密封垫密封。 可以根据用户工艺需要在炉体需要处开相应的测温孔对各位置的温度进行测量并反馈回自动控制中心或自动控制仪表,以电气自动化闭环方式以实现实时的温度精确控制,炉中间任何位置等距离可以开测温孔不影响加热效果。 所述炉体外包裹有绝缘保温层,该绝缘保温层位于感应线圈外。炉体外包裹绝缘保温材层,以实现节能与安全效果。 所述炉体为导磁金属管。 所述炉体为钢管或者经氧化处理过的特殊金属导磁材料,所述感应线圈为外包有绝缘层的扁铜线,也可以为其他耐高温绝缘线圈,扁铜线的大小、匝数与加热炉功率有关。 所述炉体两端分别连接有一个用于密封炉体的端盖,用于化学工艺时,其中一流程可以随时拆除端盖。 用于化学工艺其中一流程时可对化学流体进行流动加热,从而实现流体之间的相互反应得到用户需要的新物质。在用于化学物质流动加热反应时可根据需要对炉体内壁进行氟化改性处理,氟化改性处理后不影响加热炉本身的加热效果,可以增加对酸碱的耐腐蚀性,大大降低化学物质在炉体上的附着力。 本技术可以应用于电机壳体的加热处理,无散热片外表光滑的电机,如潜水电机,清水电机,潜油电机等,工作电压采用低压电即O?380V之间,若管式炉体长度太长,可以辅以其它物理热传递方式对炉体各部分的温度进行物理均温;工人可以安全地在加热的整个过程中对工件进行观察和进行其它物理与化学处理操作以达到工件需要的物理化学性能,对于工件外径与炉体内径相差不大于100_的工件的加热恒温具有兼容性;对于工件长短按照最长工件尺寸设计实施时具备完全的兼容性;被加热工件叠加电机定子片后,定子片切割磁力线,发热效率更高。在使用时,根据炉体的质量和需加热的工件质量等长,计算加热至需要的温度(一般为50?300°C之间)时,各需要多少热能,然后根据热功转换原理计算所需要绕制的线圈的功率大小,并依据相关计算得出需要绕制的炉体线径大小和最少绕制的耐高温绝缘线圈匝数。 如上所述,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可以使被加热工件升温速度快于或远快于炉体本身的发热速度,到达需要温度时,炉体本身的热量对工件起到保温作用,进而综合利用了热能,提高用电效率,同时可以通过圆筒形炉体两端对工件进行操作,工人可以安全地在加热的整个过程中对工件进行观察和进行其它物理与化学处理操作以达到工件需要的物理化学性能;该加热炉采用工频电感方式使工件自内而外的发热,既可保护绕组绝缘性,又提高了加热效率和提高工件热均匀性,加热炉可以与其他基座安装配合使用,也可以以横向、竖向或倾斜的方式用于某一工序中,安装十分方便,不被场地所限制;同时可以通过PLC或者PC对炉体温度进行控制,根据温度传感器反馈的信号控制电气柜加热功率的输出,以达到调整温度的目的,实现自动化闭环控制。 【专利附图】【附图说明】 图1为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技术的绕线示意图; 图3为本技术作为环氧灌注炉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环氧灌注炉的侧向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工频电磁感应管式加热炉,其特征在于:包括圆筒形的炉体,在所述炉体外绕制有至少一组感应线圈,所有感应线圈的绕制方向相同,每组所述感应线圈分别对应A、B、C三相交流电中的一相,所有感应线圈按A、B、C三相相序交替绕制在炉体外。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周冬谭丽霞熊秀婷
申请(专利权)人:重庆赛捷机械制造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重庆;85

相关技术
    暂无相关专利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