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体化压载水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10664784 阅读:103 留言:0更新日期:2014-11-20 10:51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体化压载水系统,压载水外壳内腔中空,该中空内腔内部设有一筒状过滤网,该筒状过滤网上端悬空并通过连接部件与压载水外壳内腔固定连接,筒状过滤网的上下两端均呈封闭状,压载水外壳底部设有进水管,该进水管向上延伸至筒状过滤网的内腔,压载水外壳内腔的腔体内壁与筒状过滤网之间形成夹套腔,该夹套腔内分布有若干紫外线灯管,该紫外线灯管外部套接有灯管密封保护套,上述夹套腔内还分布有若干超声波发生棒。该系统集成了物理过滤、超声波杀菌清洗、紫外线灭菌于一体,配合夹套式容器内腔,最大限度的提升水质处理效果,并能确保适当的进排水量,高度的集成化和模块化降低了工艺难度,有效节省了原材料成本。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专利摘要】本专利技术公开了一体化压载水系统,压载水外壳内腔中空,该中空内腔内部设有一筒状过滤网,该筒状过滤网上端悬空并通过连接部件与压载水外壳内腔固定连接,筒状过滤网的上下两端均呈封闭状,压载水外壳底部设有进水管,该进水管向上延伸至筒状过滤网的内腔,压载水外壳内腔的腔体内壁与筒状过滤网之间形成夹套腔,该夹套腔内分布有若干紫外线灯管,该紫外线灯管外部套接有灯管密封保护套,上述夹套腔内还分布有若干超声波发生棒。该系统集成了物理过滤、超声波杀菌清洗、紫外线灭菌于一体,配合夹套式容器内腔,最大限度的提升水质处理效果,并能确保适当的进排水量,高度的集成化和模块化降低了工艺难度,有效节省了原材料成本。【专利说明】一体化压载水系统
本专利技术涉及船舶压载舱进排水系统的
,具体的说是一体化压载水系统, 特别涉及其系统机械连接结构。
技术介绍
船舶的压载水系统用于调整船舶的吃水和船体纵、横向的平稳及安全的稳心高 度,减小船体变形,以免引起过大的弯曲力矩与剪切力,降低船体振动,改善空舱适航性。 而现有的压载水系统,水过滤、水微生物杀灭的装置是分体各自独立的,从而导致 设备占用空间大,耗能严重。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体化压载水系统,集机械过滤机构、超声波杀菌清洗机 构和紫外线灭菌机构于一体,高度集成化和模块化,进一步提升了系统的水体净化效果,且 有效控制原材料用量,降低制造成本,减少占用空间。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是:一体化压载水系统,它包括压载水外 壳,其特征在于:所述压载水外壳内腔中空,该中空内腔内部设有一筒状过滤网,该筒状过 滤网上端悬空并通过连接部件与压载水外壳内腔固定连接,筒状过滤网的上下两端均呈封 闭状,压载水外壳底部设有进水管,该进水管向上延伸至筒状过滤网的内腔,压载水外壳内 腔的腔体内壁与筒状过滤网之间形成夹套腔,该夹套腔内分布有若干紫外线灯管,该紫外 线灯管外部套接有灯管密封保护套,上述夹套腔内还分布有若干超声波发生棒,该超声波 发生棒与压载水外壳外部的超声波电器控制单元连接,筒状过滤网上端的压载水外壳处设 有出水管,筒状过滤网下端突出于压载水外壳下部,该端突出部分呈封闭状,筒状过滤网下 端内腔内部设有斜向设置的导污板,导污板斜面所正对的筒状过滤网侧壁处开设有排污 管。 本专利技术公开了一体化压载水系统,其集成了物理过滤、超声波杀菌清洗、紫外线灭 菌于一体,配合夹套式容器内腔,最大限度的提升水质处理效果,并能确保适当的进排水 量,高度的集成化和模块化降低了工艺难度,有效节省了原材料成本,一体化集成设计有效 控制了系统的占用空间。 【专利附图】【附图说明】 图1为本专利技术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专利技术侧视图。 图3为本专利技术俯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参照附图,对本专利技术进一步进行描述。 其中: 1、 进水管; 2、 导污板; 3、 排污管; 4、 压载水外壳; 5、 筒状过滤网; 6、 灯管密封保护套; 7、 紫外线灯管; 8、 超声波电器控制单元; 9、 出水管; 10、 夹套腔; 11、 超声波发生棒。 本专利技术为一体化压载水系统,它包括压载水外壳4,其区别于现有技术在于:所述 压载水外壳4内腔中空,该中空内腔内部设有一筒状过滤网5,该筒状过滤网5上端悬空并 通过连接部件与压载水外壳4内腔固定连接,筒状过滤网5的上下两端均呈封闭状,压载水 外壳4底部设有进水管1,该进水管1向上延伸至筒状过滤网5的内腔,压载水外壳4内腔 的腔体内壁与筒状过滤网5之间形成夹套腔10,该夹套腔10内分布有若干紫外线灯管7, 该紫外线灯管7外部套接有灯管密封保护套6,上述夹套腔10内还分布有若干超声波发生 棒11,该超声波发生棒11与压载水外壳4外部的超声波电器控制单元8连接,筒状过滤网5 上端的压载水外壳4处设有出水管9,筒状过滤网5下端突出于压载水外壳4下部,该端突 出部分呈封闭状,筒状过滤网5下端内腔内部设有斜向设置的导污板2,导污板2斜面所正 对的筒状过滤网5侧壁处开设有排污管3。超声波发生棒11和紫外线灯管7相互交替呈环 状分布在环状的夹套腔10内,超声波发生棒11和紫外线灯管7的直线间距为80mm-190mm, 超声波发生棒11与筒状过滤网之间的距离为80mm-190mm。 在具体实施时,所述紫外线灯管7沿筒状过滤网5轴向垂直设置在夹套腔10内。 在具体实施时,所述超声波发生棒11沿筒状过滤网5轴向垂直设置在夹套腔10 内。 在具体实施时,紫外线灯管的紫外线剂量大于250mj,紫外线单管光强为 400mw-550 mw,紫外线单管功率为6KW,超声波发生棒的能量密度为2-3w/cm2,超声波清洗 距离80mm-190mm,超声波发生棒的超频率为15KHZ-25 KHZ 在具体实施时,压载水外壳内设有清洗装置,该清洗装置通过行程机构上下位移,用于 对状过滤网5进行清洗。 当压载水加载时,水从处理容器的下端进水管1,由下往上进入过滤单元(筒状过 滤网),将大颗粒微生物由过滤网阻隔,经自由落体、倾斜的导污板被排污管排出容器就地 排放。同时随着水进入处理容器由下往上升的时间段内,通过紫外灯、超声波发射棒的优化 分布区域,对水内的微生物进行杀灭。而超声波的特性又保证了过滤网的清洁和畅通及紫 外线灯管保护套的清洁以保持其最大的透光度,确保紫外线灯最强光强,从而使进水源源 不断,畅通无阻,确保水中的微生物被杀灭。等水上升至处理容器上端经过出水管到压载舱 时的水将是无菌、无活的水。 以上内容是结合具体的优选实施方式对本专利技术所作的进一步详细说明,不能认定 本专利技术具体实施只局限于上述这些说明。对于本专利技术所属
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 在不脱离本专利技术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简单推演或替换,都应当视为属于本专利技术 的保护范围。【权利要求】1. 一体化压载水系统,它包括压载水外壳(4),其特征在于:所述压载水外壳(4)内腔 中空,该中空内腔内部设有一筒状过滤网(5),该筒状过滤网(5)上端悬空并通过连接部件 与压载水外壳(4)内腔固定连接,筒状过滤网(5)的上下两端均呈封闭状,压载水外壳(4) 底部设有进水管(1),该进水管(1)向上延伸至筒状过滤网(5)的内腔,压载水外壳(4)内腔 的腔体内壁与筒状过滤网(5)之间形成夹套腔(10),该夹套腔(10)内分布有若干紫外线灯 管(7),该紫外线灯管(7)外部套接有灯管密封保护套(6),上述夹套腔(10)内还分布有若 干超声波发生棒(11 ),该超声波发生棒(11)与压载水外壳(4)外部的超声波电器控制单元 (8 )连接,筒状过滤网(5 )上端的压载水外壳(4 )处设有出水管(9 ),筒状过滤网(5 )下端突 出于压载水外壳(4)下部,该端突出部分呈封闭状,筒状过滤网(5)下端内腔内部设有斜向 设置的导污板(2),导污板(2)斜面所正对的筒状过滤网(5)侧壁处开设有排污管(3)。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体化压载水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紫外线灯管(7)沿筒状 过滤网(5)轴向垂直设置在夹套腔(10)内。3.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体化压载水系统,其特征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体化压载水系统,它包括压载水外壳(4),其特征在于:所述压载水外壳(4)内腔中空,该中空内腔内部设有一筒状过滤网(5),该筒状过滤网(5)上端悬空并通过连接部件与压载水外壳(4)内腔固定连接,筒状过滤网(5)的上下两端均呈封闭状,压载水外壳(4)底部设有进水管(1),该进水管(1)向上延伸至筒状过滤网(5)的内腔,压载水外壳(4)内腔的腔体内壁与筒状过滤网(5)之间形成夹套腔(10),该夹套腔(10)内分布有若干紫外线灯管(7),该紫外线灯管(7)外部套接有灯管密封保护套(6),上述夹套腔(10)内还分布有若干超声波发生棒(11),该超声波发生棒(11)与压载水外壳(4)外部的超声波电器控制单元(8)连接,筒状过滤网(5)上端的压载水外壳(4)处设有出水管(9),筒状过滤网(5)下端突出于压载水外壳(4)下部,该端突出部分呈封闭状,筒状过滤网(5)下端内腔内部设有斜向设置的导污板(2),导污板(2)斜面所正对的筒状过滤网(5)侧壁处开设有排污管(3)。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杰夏亮杨睿王勇华李少峰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亨远船舶设备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上海;3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