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无机房货梯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0660698 阅读:120 留言:1更新日期:2014-11-19 20:09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电梯技术领域,具体公开了一种无机房货梯,包括设置在井道内的轿厢、曳引轮、对重返绳轮、绳头固定梁和对重绳头板固定梁;绳头固定梁包括承重梁,承重梁上焊接有绳头固定板和导轨固定板,绳头固定板和导轨固定板位于承重梁的相邻面,导轨固定板与轿厢导轨固定连接;对重绳头板固定梁包括主机固定梁、辅梁和对重绳头板,对重绳头板设置在主机固定梁和辅梁上;在轿厢底部设有两个轿底返绳轮,两轿底返绳轮以轿底中心对称设置,两轿底返绳轮连线与轿门平行线有夹角;所述绳头固定板与钢丝绳的一端固定连接,钢丝绳依次经轿底返绳轮、曳引轮和重返绳轮后固定在对重绳头板上。本发明专利技术在运行过程中稳定可靠、安全系数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专利摘要】本专利技术涉及电梯
,具体公开了一种无机房货梯,包括设置在井道内的轿厢、曳引轮、对重返绳轮、绳头固定梁和对重绳头板固定梁;绳头固定梁包括承重梁,承重梁上焊接有绳头固定板和导轨固定板,绳头固定板和导轨固定板位于承重梁的相邻面,导轨固定板与轿厢导轨固定连接;对重绳头板固定梁包括主机固定梁、辅梁和对重绳头板,对重绳头板设置在主机固定梁和辅梁上;在轿厢底部设有两个轿底返绳轮,两轿底返绳轮以轿底中心对称设置,两轿底返绳轮连线与轿门平行线有夹角;所述绳头固定板与钢丝绳的一端固定连接,钢丝绳依次经轿底返绳轮、曳引轮和重返绳轮后固定在对重绳头板上。本专利技术在运行过程中稳定可靠、安全系数高。【专利说明】一种无机房货梯
本专利技术涉及电梯
,尤其涉及一种无机房货梯。
技术介绍
众所周知,在现有的无机房中,对于无机房货梯轿厢绳头固定梁的固定,有的电梯厂家将绳头固定梁的一端固定在轿厢导轨上的悬臂梁结构上,有的电梯厂家采用绳头固定梁两端固定的方法,即,绳头固定梁的一端固定在轿厢导轨上,另一端通过底板固定在井道壁之上。无论采用一端固定的的悬臂梁结构,还是两端固定的简支梁结构,在安装过程中都存在一定的坠落安全隐患,严重影响安装工人的人身安全;除此之外,因轿厢导轨要承担了轿厢绳头固定梁一半的压弯力,为了提高轿厢导轨强度,对于最为标准外购件的导轨,也需要进行二次加强设计及加工,以适应其要额外承担的轿厢绳头固定梁的压弯力,但对导轨的二次加强设计及加工增加了投入成本,不利于企业竞争力的提高。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无机房货梯,以解决现有技术存在的坠落对安装工人造成的安全隐患和二次加强设计及加工使其投入成本大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无机房货梯,包括设置在井道内的轿厢、曳引轮和对重返绳轮,在井道顶部预留洞内设置有绳头固定梁和对重绳头板固定梁;所述绳头固定梁包括两端固定在井道顶部预留洞内的承重梁,承重梁上焊接有绳头固定板和导轨固定板,绳头固定板和导轨固定板位于承重梁的相邻面,导轨固定板与轿厢导轨固定连接;所述对重绳头板固定梁包括设置在井道顶部预留洞内的主机固定梁、辅梁和对重绳头板,对重绳头板设置在主机固定梁和辅梁上;在轿厢底部设有两个轿底返绳轮,两轿底返绳轮以轿底中心对称设置,两轿底返绳轮连线与轿门平行线有夹角;所述绳头固定板与钢丝绳的一端固定连接,钢丝绳依次经轿底返绳轮、曳引轮和重返绳轮后固定在对重绳头板上。 所述绳头固定梁,还包括定位弯板,定位弯板与导轨固定板通过螺栓固定连接,在螺栓与定位弯板之间设置有平垫。 在所述平垫和螺栓之间设置有弹垫。 在所述定位弯板上设置塞焊孔。 在所述导轨固定板上设置至少一组导轨固定孔,承重梁上设置有与导轨固定板相匹配的承重梁固定孔。 在所述导轨固定板上设置三组导轨固定孔,每组导轨固定孔包括两个导轨固定孔。 所述导轨固定孔呈矩阵式分布在导轨固定板的上。 所述承重梁由槽钢制成,绳头固定板设置在承重梁的侧表面上,导轨固定板设置在承重梁的上表面上;在所述承重梁的凹槽内设置至少两根加强筋I,加强筋I与绳头固定板对应设置,在绳头固定板相对于承重梁的凸出部与承重梁的上表面之间设置至少两根加强筋II。 所述导轨固定板的形状为长方体,其长度a不小于300mm,宽度b不小于180mm,厚度c不小于12mm。 所述两轿底返绳轮连线与轿门平行线的夹角范围为14°?20°。 现有技术相比,采用上述方案的本专利技术具有以下优点:1、本专利技术对轿厢的固定采用三点固定方式,即承重梁两端固定在井道顶部的预留洞上,承重梁通过导轨固定板与轿厢导轨固定连接,采用三点固定方式安装后,可使轿厢在运行过程中稳定可靠、安全系数高,可有效避免工作人员在安装过程中出现的坠落情况的发生,提高了电梯运行的安全性; 2、因为设置在轿厢底部的两轿底返绳轮的连线与轿底水平中心线有夹角且贯穿轿底的中心,因此本专利技术适合于井道特别小的场合,如长、宽分别为3m的井道。 【专利附图】【附图说明】 图1是本专利技术提供的一种无机房货梯实施例的俯视图。 图2是图1的绕绳示意图。 图3是图1中绳头固定梁的主视图。 图4是图3的俯视图。 图5是图3的分解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至图3所示,本专利技术提供的一种无机房货梯实施例包括设置在井道I内的轿厢5、曳引轮11和对重返绳轮6,在井道I顶部预留洞内设置有绳头固定梁2和对重绳头板固定梁;所述绳头固定梁2包括两端固定在井道顶部预留洞内的承重梁12,承重梁12上焊接有绳头固定板3和导轨固定板4,绳头固定板3和导轨固定板4位于承重梁12的相邻面,导轨固定板4与轿厢导轨24固定连接;所述对重绳头板固定梁包括设置在井道顶部预留洞内的主机固定梁9、辅梁8和对重绳头板7,对重绳头板7设置在主机固定梁9和辅梁8上;在轿厢5底部设有两个轿底返绳轮10,两轿底返绳轮10以轿底中心对称设置,两轿底返绳轮连线与轿门25平行线有夹角;所述绳头固定板3与钢丝绳的一端固定连接,钢丝绳依次经轿底返绳轮10、曳引轮11和重返绳轮6后固定在对重绳头板7上。 如图4和图5所示,所述绳头固定梁,还包括定位弯板17,定位弯板与导轨固定板4通过螺栓16固定连接,在螺栓与定位弯板之间设置有平垫14。平垫14增大了螺栓与定位弯板之间的受力面积,可有延长无机房货梯的使用寿命;定位弯板17的设置可有效避免承重梁12在工作中的晃动。 在所述平垫14和螺栓16之间设置有弹垫15,因弹垫15具有防松的作用,所以,弹垫的设置可有效预防因长期运行导致的松动及松动后带来的安全隐患问题。 在所述定位弯板17上设置塞焊孔23,如图5所示,工作人员将定位弯板17通过螺栓16固定在导轨固定板4之后,然后通过塞焊孔23将定位弯板17焊接在导轨固定板4上,与仅仅通过螺栓将定位弯板与导轨固定板固定连接相比,再次利用赛焊孔加强定位弯板与导轨固定板之间的连接,在效延长本实施例使用寿命的同时,可提高电梯运行的安全性。 在所述导轨固定板4上设置I组导轨固定孔22,此组导轨固定孔22包括两个导轨固定孔,除此之外,工作人员可根据需要,将导轨固定板4上的导轨固定孔22的组数设置为2组、3组、4组,或者将导轨固定板4上的导轨固定孔22的组数设置为任意正整数,每组包括两个导轨固定孔,且导轨固定孔呈矩阵式分布在述导轨固定板4上,承重梁12上设置有与导轨固定板4相匹配的承重梁固定孔21。 所述承重梁12由槽钢制成,绳头固定板3设置在承重梁12的侧表面19上,导轨固定板4设置在承重梁12的上表面20上;在所述承重梁12的凹槽内设置2根加强筋I 13,加强筋I 13与绳头固定板3对应设置,在绳头固定板3相对于承重梁的凸出部与承重梁12的上表面20之间设置2两根加强筋II 18,除此之外,工作人员也可根据需要,将加强筋 I13和加强筋II 18的根数设置为3根、4根,或是大于2的任意正整数根,加强筋I 2和加强筋II 9的根数可相等,也可不相等。 所述导轨固定板4的形状为长方体,其长度a为300mm,宽度b为180mm,厚度c为12_,此种结构的导轨固定板4的承受力可以满足需要,当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无机房货梯,其特征在于:包括设置在井道(1)内的轿厢(5)、曳引轮(11)和对重返绳轮(6),在井道(1)顶部预留洞内设置有绳头固定梁(2)和对重绳头板固定梁;所述绳头固定梁(2)包括两端固定在井道顶部预留洞内的承重梁(12),承重梁(12)上焊接有绳头固定板(3)和导轨固定板(4),绳头固定板(3)和导轨固定板(4)位于承重梁(12)的相邻面,导轨固定板(4)与轿厢导轨(24)固定连接;所述对重绳头板固定梁包括设置在井道顶部预留洞内的主机固定梁(9)、辅梁(8)和对重绳头板(7),对重绳头板(7)设置在主机固定梁(9)和辅梁(8)上;在轿厢(5)底部设有两个轿底返绳轮(10),两轿底返绳轮(10)以轿底中心对称设置,两轿底返绳轮连线与轿门(25)平行线有夹角;所述绳头固定板(3)与钢丝绳的一端固定连接,钢丝绳依次经轿底返绳轮(10)、曳引轮(11)和重返绳轮(6)后固定在对重绳头板(7)上。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继坤褚伋高起鹏刘成辉李京春张召军张占奎
申请(专利权)人:西继迅达许昌电梯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河南;4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1条评论
  • 来自[美国加利福尼亚州圣克拉拉县山景市谷歌公司] 2014年12月05日 04:26
    机房旧时手工丝棉织业的工作场所和生产单位的通称现在指电脑学习室在IT业机房普遍指的是电信网通移动双线电力以及政府或者企业等存放服务器的为用户以及员工提供IT服务的地方
    0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