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电致发光显示面板、其制备方法及显示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0656446 阅读:103 留言:0更新日期:2014-11-19 17:19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显示领域,公开了一种电致发光显示面板,包括多个发光单元,每个所述发光单元均具有多个显示不同颜色的亚发光单元,在各个所述亚发光单元内设置有电致发光结构,所述电致发光结构包括量子点发光层。此外,本发明专利技术为提高载流子迁移率,在制备电致发光结构时,一方面在传统空穴传输材料中按体积比混入异丙醇提升空穴注入效率;另一方面,发光层转印成膜后,利用3-巯基丙酸对其进行后处理。将量子点外包覆的长链配体置换为短链配体,减少电子传输路径,提升载流子迁移率,使量子点膜层比传统膜层更加致密,载流子复合几率上升,器件亮度提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专利摘要】本专利技术涉及显示领域,公开了一种电致发光显示面板,包括多个发光单元,每个所述发光单元均具有多个显示不同颜色的亚发光单元,在各个所述亚发光单元内设置有电致发光结构,所述电致发光结构包括量子点发光层。此外,本专利技术为提高载流子迁移率,在制备电致发光结构时,一方面在传统空穴传输材料中按体积比混入异丙醇提升空穴注入效率;另一方面,发光层转印成膜后,利用3-巯基丙酸对其进行后处理。将量子点外包覆的长链配体置换为短链配体,减少电子传输路径,提升载流子迁移率,使量子点膜层比传统膜层更加致密,载流子复合几率上升,器件亮度提高。【专利说明】一种电致发光显示面板、其制备方法及显示装置
本专利技术涉及显示领域,具体地说,涉及一种电致发光的显示面板、其制备方法及显 示装置。
技术介绍
传统彩色显示屏的三原色是利用白色背光透过彩膜来实现的,其透过率一直处于 较低的水平,亮度也因此受到制约,而利用电致发光的0LED能够取代彩膜,使光透过率升 高的同时,功耗还能相应降低。电致发光的很多专利技术受到其他面板厂商的垄断保护。 基于量子点电致发光显示面板的现有技术存在发光效率不高的问题,是由于发光 量子点外部包覆着较长的有机物链,这些较长的有机物链阻碍了空穴和电子的迁移,不利 于复合发光。 有鉴于此,特提出本专利技术。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第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电致发光显示面板,以在传统显示面板的基础上 进一步提高显示面板的色域和色彩还原性,改善其综合性能。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种电致发光显示面板,包括多个发光单元,每个所述发光单元均具有多个显示 不同颜色的亚发光单元,在各个所述亚发光单元内设置有电致发光结构,所述电致发光结 构包括量子点发光层。 其中,在每个所述发光单元包括的不同颜色的亚发光单元的电致发光结构中,至 少一个所述量子点发光层包括复合量子点层。 其中,在每个所述发光单元包括的不同颜色的亚发光单元的电致发光结构中,所 述量子点发光层还包括单色量子点层。 本专利技术所述的显示面板,所述复合量子点层位于不同颜色的所述单色量子点之 间。 其中,所述单色量子点层为红色量子点层、绿色量子点层或蓝色量子点层。 其中,所述复合量子点层包括红色量子点、绿色量子点和蓝色量子点混合而成的 量子点层。 本专利技术所述的显示面板,所述电致发光结构依次包括阳极、空穴传输层、量子点发 光层及阴极,其中,所述空穴传输层由包括聚(3, 4-亚乙二氧基噻吩)-聚(苯乙烯磺酸) 的材料制作而成。 其中,所述电致发光结构还包括空穴阻挡层,所述空穴阻挡层由包括1,3, 5-三 (1-苯基-1H-苯并咪唑-2-基)苯的材料制作而成。 同时,本专利技术还提供了一种制备电致发光显示面板的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形成多个发光单元,每个所述发光单元均具有多个显示不同颜色的亚发光单元, 其中,在各个所述亚发光单元内形成电致发光结构,所述电致发光结构包括量子点发光层。 其中,在每个所述发光单元包括的不同颜色的亚发光单元的电致发光结构中,至 少一个所述量子点发光层包括复合量子点层。 其中,在每个所述发光单元包括的不同颜色的亚发光单元的电致发光结构中,所 述量子点发光层还包括单色量子点层。 其中,所述复合量子点层位于不同颜色的所述单色量子点层之间。 本专利技术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形成电致发光结构的步骤包括: 在基板上形成阳极; 在所述阳极上形成空穴传输层; 在空穴传输层上制备量子点发光层; 在所述量子点发光层上依次形成空穴阻挡层和阴极。 其中,在所述阳极上形成所述空穴传输层的步骤具体为: 将聚(3, 4-亚乙二氧基噻吩)_聚(苯乙烯磺酸)分散在异丙醇中,通过转印的 方法在所述阳极上形成所述空穴传输层,其中,所述异丙醇与所述聚(3, 4-亚乙二氧基噻 吩)_聚(苯乙烯磺酸)的体积用量比范围为1:1-3:1,优选2:1。 其中,在所述空穴传输层上制备量子点发光层具体包括: 通过转印的方法在所述空穴传输层上形成所述量子点发光层; 将3-巯基丙酸溶解在乙腈溶液中用旋涂方式对所述量子点发光层进行清洗,所 述3-巯基丙酸和所述乙腈的体积比为1:8-1:12,优选1:10 ; 用纯乙腈进行再次清洗,形成所述量子点发光层。 此外,本专利技术还提供了含有上述显示面板的显示装置,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预见, 由于对显示面板做出改进,使得含有该结构的显示装置同样具备理想的性能,如显著提高 显不面板的壳度和效率等。 【专利附图】【附图说明】 图1为发光单元a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单个亚发光单元a'(发光层为复合量子点层)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电致发光显示面板的不同量子点层分布示意图; 图4为使用3-巯基丙酸/乙腈溶液清洗前后显示面板的光谱对比图; 图5-1和5-2分别为未使用空穴阻挡层的显示面板光谱及对应的色坐标随电压变 化情况示意图; 图6-1和图6-2分别为使用了空穴阻挡层的显示面板光谱及对应的色坐标随电压 变化情况示意图; 图7为制备电致发光结构的流程示意图; 图8为对发光层后处理的流程示意图; 其中a为发光单元,a'为亚发光单元;1为阳极,2为空穴传输层,3为量子点发光 层;3-1为量子点外包覆的长链配体;3-2为量子点,4是黑色矩阵,5为空穴阻挡层,6为阴 极,7是蓝色量子点层,8是红色量子点层,9是绿色量子点层,10是白色量子点层。 【具体实施方式】 传统显示屏利用红绿蓝三色彩膜来实现彩色显示,本专利技术中利用量子点电致发 光,一方面去掉了传统的彩膜层,另一方面还可以通过对量子点发光层进行颜色设计,能显 著提高显示面板的亮度和效率。 本专利技术所述的电致发光显示面板,包括多个发光单元,每个所述发光单元均具有 多个显示不同颜色的亚发光单元,在各个所述亚发光单元内设置有电致发光结构,所述电 致发光结构包括量子点发光层。 其中,在每个所述发光单元包括的不同颜色的亚发光单元的电致发光结构中,至 少一个所述量子点发光层包括复合量子点层,同时,所述量子点发光层还包括单色量子点 层,复合量子点层位于不同颜色的所述单色量子点之间。 其中,所述单色量子点层包括但不局限于为红色量子点层、绿色量子点层或蓝色 量子点层。所述复合量子点层包括红色量子点、绿色量子点和蓝色量子点混合而成的量子 点层。 本专利技术发光层的主要材料是量子点,利用其自发光的特性,取代了传统的彩膜和 背光,使显示面板更轻薄。利用量子点电致发光得到的三原色半峰宽窄,单色性好,显示面 板的色域和色彩还原性都较高。同时,本专利技术混合了三种量子点材料,利用混合量子点的电 致发光得到了白光,白色子像素的引入,能够大幅提升显示面板的亮度。 本专利技术所述电致发光结构依次包括阳极、空穴传输层、量子点发光层及阴极,其 中,所述空穴传输层由包括聚(3, 4-亚乙二氧基噻吩)_聚(苯乙烯磺酸)的材料制作而成。 所述电致发光结构还包括空穴阻挡层,所述空穴阻挡层由包括1,3,5_三(1-苯 基-1H-苯并咪唑-2-基)苯(TPBI)的材料制作而成。 为了解决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一种电致发光显示面板、其制备方法及显示装置

【技术保护点】
一种电致发光显示面板,包括多个发光单元,每个所述发光单元均具有多个显示不同颜色的亚发光单元,在各个所述亚发光单元内设置有电致发光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电致发光结构包括量子点发光层。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鹏董学郭仁炜
申请(专利权)人: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北京京东方光电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北京;1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