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萧慕东专利>正文

椎间孔扩孔钻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0647290 阅读:140 留言:0更新日期:2014-11-12 21:2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一种椎间孔扩孔钻,用于在脊椎手术中对脊椎椎间孔进行钻孔,包括杆状的扩孔钻本体和设于所述扩孔钻本体一端的手柄连接头,所述扩孔钻本体另一端设有钻头,所述钻头远离所述扩孔钻本体的一端的端面为光滑的外凸型曲面,所述钻头的侧壁上设有多个钻齿,所述钻齿的所有齿棱边均设有避免钻齿割损神经组织的倒角。采用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椎间孔扩孔钻在手术中不仅打孔、扩孔效果突出,且不会伤害周围其它健康神经组织或皮肤,保证了手术的安全,同时降低了手术的操作难度。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扩孔钻,特别涉及一种椎间孔扩孔钻
技术介绍
在很多脊椎手术中都需要对脊椎进行钻孔,现有技术中的扩孔钻结构较为简单,且用于钻孔的一端呈锋利的锯齿状,在手术中时很容易伤到其它健康组织,尤其是柔软的神经组织,对于医生或护士来说,在清洗或使用该扩孔钻时也很容易割破手指。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所要解决的问题是,提供一种在脊椎手术时不仅椎间孔扩孔效果好,且不伤害其它健康的神经组织的椎间孔扩孔钻。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技术提供一种椎间孔扩孔钻,用于在脊椎手术中对脊椎进行钻孔,包括杆状的扩孔钻本体和设于所述扩孔钻本体一端的手柄连接头,所述扩孔钻本体另一端设有钻头,所述钻头远离所述扩孔钻本体的一端的端面为光滑的外凸型曲面,所述钻头的侧壁上设有多个钻齿,所述钻齿的所有齿棱边均设有避免钻齿割损神经组织的倒角。作为优选,所述钻齿呈条形,其长度方向与所述扩孔钻本体的中轴线间的夹角度数不等于零度,多个所述钻齿沿所述钻头四周侧壁均匀排列。作为优选,所述钻齿长度方向的两端的端面均为斜面以使所述钻齿与所述钻头贴合的内侧的长度大于所述钻齿背离所述钻头的外侧的长度,所述钻齿背离所述钻头的一侧沿钻齿长度方向设有一凸棱,所述凸棱与所述钻齿间圆滑过渡,所述凸棱的高度不少于0.5mm。作为优选,所述钻齿为5个。作为优选,所述钻头上相邻两个钻齿间形成用于导出切割物的导槽。作为优选,所述导槽两端均沿其长度方向延伸并伸出所述钻头侧壁,所述导槽自靠近所述钻头远离所述扩孔钻本体的一端起至另一端深度逐渐减小。作为优选,所述钻头远离所述扩孔钻本体的一端为球头端。作为优选,所述钻头上所述钻齿和所述球头端间均沿所述球头端底面周缘设有用于收集容纳切割物的容置槽,该容置槽两端与对应的所述钻齿相邻的两个所述导槽相连通。作为优选,所述扩孔钻本体与所述钻头间设有过渡段,所述过渡段包括一自扩孔钻本体端部起逐渐内缩而成的圆台和自所述圆台的端部起向钻头方向直线延伸而成的短柱。本技术的椎间孔扩孔钻的有益效果在于,由于在钻头上采用所有齿棱边均设有倒角的钻齿和端面呈光滑的曲面,且钻齿与扩孔钻本体的中轴线间具有夹角,也就是钻齿沿钻头侧壁斜向设置,使本技术的椎间孔扩孔钻在手术中不仅打孔、扩孔效果突出,且不会伤害周围其它健康神经组织或皮肤,保证了手术的安全,同时降低了手术的操作难度。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椎间孔扩孔钻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的椎间孔扩孔钻的部分结构放大图。附图标记:1-扩孔钻本体;2-手柄连接头;3-钻头;4-接触端;5-连接端;6-钻齿;7-凸棱;8-导槽;9-容置槽。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椎间孔扩孔钻进行详细描述。本技术的一种椎间孔扩孔钻,用于在脊椎手术中对脊椎椎间孔进行钻孔,其包括杆状的扩孔钻本体1和设于扩孔钻本体1一端的手柄连接头2,扩孔钻本体1另一端设有钻头3,该钻头3远离扩孔钻本体1的一端(以下称接触端4,钻孔时该端与手术操作面接触磨削)的端面为光滑的外凸型曲面,钻头3的侧壁上设有多个钻齿6,该钻齿6的所有齿棱边均设有用于避免钻齿6割损神经组织的倒角。如图1和图2所示,本实施例中的扩孔钻本体1呈圆杆状,其一端设有螺栓型的手柄连接头2,另一端设置钻头3,该钻头3同呈圆柱形,当然无论是扩孔钻本体1还是钻头3,其形状都为可变的,如为棱柱状等,本实施例仅以圆杆状的扩孔钻本体1和圆柱形的钻头3为例进行说明。该钻头3包括上述的接触端4和与该接触端4相对的与扩孔钻本体1的一端连接的连接端5,该接触端4为球头端,即其端面为球面,同现有技术中的锯齿面相比大大提高了操作安全性。进一步地,钻头3的连接端5与扩孔钻本体1间还设有一过渡段10,该过渡段10包括由扩孔钻本体1与钻头3相连的一端起逐渐内缩而成的圆台和由该圆台内径较小端起向钻头3方向直线延伸而成的短圆柱,该种设置可便于切割物的导出。优选地,本实施例中为五个钻齿6(也可为其它数量,如四个,六个等),该钻齿6呈条形,其宽度和高度等均可随实际需要而改变,该钻齿6的长度方向与扩孔钻本体1的中轴线间具有夹角,该夹角不为零度,也就是钻齿6斜向设置于钻头3的侧壁上,其倾斜的方向及角度均可变化以适应不同的需求,本实施例中,该五个钻齿6沿钻头3四周侧壁均匀排列,且钻齿6由靠近钻头3的接触端4的一端起逐渐向右侧倾斜(此处的右侧为图2中的右侧)。本实施例中,该钻齿6长度方向的两端的端面均为斜面,以使钻齿6与钻头3贴合的内侧的长度大于其背离钻头3的外侧的长度,即该钻齿6类似梯状体,进一步地,该钻齿6背离钻头的一侧,即朝外的一侧,沿钻齿6长度方向设有一贯穿钻齿6前后端的凸棱7,该凸棱7与钻齿6间圆滑过渡,且其棱边同样设有倒角,该凸棱7的高度优选不少于0.5mm,设置该凸棱7的作用是为增强钻孔时的磨削力,使钻孔效果更佳同时节省宝贵的手术时间。优选地,继续结合图2,钻头3上相邻两个钻齿6间形成用于导出切割物的导槽8。该导槽8两端均沿其长度方向延伸并伸出钻头侧壁,也就是导槽8一端伸至接触端4(球头端)上,另一端伸至过渡段10的短圆柱上。由于在钻孔时,位于接触端4处的切割物较多,所以该导槽8自靠近钻头3远离扩孔钻本体1的一端起至另一端深度逐渐减小,即导槽8自位于接触端4上的一端的槽体深度大于位于过渡段10上的一端的槽深,以容纳更多的切割物,并能够使切割物在导出时更顺畅,不会由于导出的动力不足而堆积在导槽8中造成堵塞,影响钻孔效果。另外,该导槽8的槽面为具有一折角的折面形,更方便切割物的导出。钻头3上位于钻齿6和接触端4(球头端)间均沿接触端4底面周缘设有用于收集容纳切割物的容置槽9,该容置槽9与导槽8连通,以将收集的切割物导入导槽8内排出。本实施例中的椎间孔扩孔钻还设有一贯通其手柄连接头2、扩孔钻本体1和钻头3的通孔(图中未示出),该通孔内可拆卸式设有一根长于所述通孔的定位针(图中未示出),在实际应用时,该定位针一端伸出通孔位于钻头3的一端,并抵顶至所需钻孔的位置处,该椎间孔扩孔钻整体以该定位针为轴转动进行钻孔工作,该定位针的设置能够有效保证钻孔位置的准确性。以上实施例仅为本技术的示例性实施例,不用于限制本技术,本技术的保护范围由权利要求书限定。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在本实用新型的实质和保护范围内,对本技术做出各种修改或等同替换,这种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椎间孔扩孔钻,用于在脊椎手术中对脊椎椎间孔进行钻孔,包括杆状的扩孔钻本体和设于所述扩孔钻本体一端的手柄连接头,其特征在于,所述扩孔钻本体另一端设有钻头,所述钻头远离所述扩孔钻本体的一端的端面为光滑的外凸型曲面,所述钻头的侧壁上设有多个钻齿,所述钻齿的所有齿棱边均设有避免钻齿割损神经组织的倒角。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椎间孔扩孔钻,用于在脊椎手术中对脊椎椎间孔进行钻孔,包括杆状的扩孔钻本体和设于所述扩孔钻本体一端的手柄连接头,其特征在于,所述扩孔钻本体另一端设有钻头,所述钻头远离所述扩孔钻本体的一端的端面为光滑的外凸型曲面,所述钻头的侧壁上设有多个钻齿,所述钻齿的所有齿棱边均设有避免钻齿割损神经组织的倒角。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椎间孔扩孔钻,其特征在于,所述钻齿呈条形,其长度方向与所述扩孔钻本体的中轴线间的夹角度数不等于零度,多个所述钻齿沿所述钻头四周侧壁均匀排列。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椎间孔扩孔钻,其特征在于,所述钻齿长度方向的两端的端面均为斜面以使所述钻齿与所述钻头贴合的内侧的长度大于所述钻齿背离所述钻头的外侧的长度,所述钻齿背离所述钻头的一侧沿钻齿长度方向设有一凸棱,所述凸棱与所述钻齿间圆滑过渡,所述凸棱的高度不少于0.5mm。 
4.根据权利要求1-3之一所述的椎间孔扩孔钻,其特征在于,所述钻齿为5个。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椎间孔扩孔钻,其特征在于,所述钻头...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萧慕东
申请(专利权)人:萧慕东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中国香港;8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