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重庆大学专利>正文

夜光塑像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064690 阅读:212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一种夜光塑像,包括塑像胚,其特征在于:在像胚的表面具有增强附着力的底层、夜光层和光亮保护层。所述像胚(1)可为人物、动物植物造型,瓷器或玻璃器皿;也可以是各种平面或立体的几何造型。这种塑像能在黑暗中显示出各种颜色的亮光。(*该技术在2013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夜光塑像
:本实用新设计可工厂化生产的工艺装饰品。
技术介绍
:塑像--作为城市的景点已经得到广泛的应用。为了使塑像在夜间也具有可视性,现有技术中采用由聚光灯等光源照射方式来增加塑像的装饰性。然而,采用外加光源照射的方式存在耗能及增加灯具投入,并且需要专人维护的不足。此外,家庭中摆放的各种塑像类的装饰物,在夜间就失去了装饰性。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具有夜光表层的结构的塑像类装饰物,通过其表层的自发光,不但省去外加光源的投入,并可使塑像获得独特的装饰效果。为解决上述问题,本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是这样的,即一种夜光塑像,包括塑像胚,其特征在于:在像胚的表面具有增强附着力的底层、夜光层和光亮保护层。底层为既能与各种塑像胚材料,如水泥、金属、陶瓷强力粘附,又能与夜光层粘附的聚氨脂清漆,或硝基漆。夜光材料为可储存和发出各色光的稀土材料,它是一种长余辉材料,产品呈粉沫状。将此粉沫调到选定的透明聚氨脂清漆或硝基漆中后,加稀释剂调成适当的稠度,涂附到像胚上。-->对大、中型塑像,采用稠的发光层膏,用刮刀将发光层膏一次涂成约0.3mm厚的层,增强储光和发光效果。对于小型塑像,采用喷枪涂布。附图说明:图1为像胚和底层、发光层和光亮层的关系图。图中:1--像胚、2--底层、3--发光层、4光亮层。具体实施方式:下面通过附图,对本技术具体实施方式进一步说明。图1中像胚1可为人物,如女神像,其它如领袖像、伟人像等;也可为各种动物造型,如十二生肖等;甚至可以是瓷器或玻璃器皿。制作过程是:将光亮的像胚打毛,以便于与漆粘合,然后去油,喷上底层,如聚氨脂清漆。然后将发光粉调到聚氨脂清漆中,发光粉的比例越高,发光的效果越好,因此,为了增加发光粉与清漆的比例,需在清漆中增加稀释剂的成份,可选用香蕉水或化白水为稀释剂。因为,稀释剂在干燥时会挥发掉,不会影响深层发光粉光亮的射出,其中聚氨脂清漆∶发光粉∶稀释剂的重量比为10∶70∶30,调成膏状,可刮刀涂布。在发光层干燥后,再喷光亮层,光亮层仍用聚氨脂清漆。小型塑像的轮廓变化很大,采用喷枪喷夜光层,一次喷涂厚度为0.01~0.02mm,根据厚度需要决定喷涂次数。像胚1也可以是各种平面或立体的几何造型。例如采用上述方法将夜光材料涂到玻璃珠上,可以作成夜光珠。将夜光层涂到大型球上,可作成夜光球。采用不同颜色,如将绿色涂到大型地球仪的海洋表面,黄色涂到陆地表面,可作成发各色光的地球等。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夜光塑像,包括塑像胚,其特征在于:在像胚的表面具有依次附着有底层、夜光层和光亮保护层。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夜光塑像,包括塑像胚,其特征在于:在像胚的表面具有依次附着有底层、夜光层和光亮保护层。2、根...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梁锡昌
申请(专利权)人:重庆大学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85[中国|重庆]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