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大型反向加载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0645608 阅读:92 留言:0更新日期:2014-11-12 19:05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大型反向加载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试验装置和安全装置:所述试验装置包括下垫板(1)、千斤顶(2)、压力传感器(3)、加载分配梁(4)、分配梁支座(5)、试验梁(6)、试验梁支座(7)、反力架(8);所述安全装置包括安全托梁墩(9)、试验梁安全托梁(10)、木制安全垫块(11)、分配梁托墩(12),试验人员的安全性提高,试验梁(6)和加载分配梁(4)的防落梁装置的设置,使试验装置和试验人员的安全得到保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专利涉及一种大型反向加载装置
技术介绍
利用简支钢-混凝土组合梁研究负弯矩作用下受力性能研究,采用正向加载方式,由于钢筋混凝土翼板朝下,试验过程中观测不便,而采用反向加载方式,钢筋混凝土翼板顶面朝上,可以方便试验人员观测钢筋混凝土翼板的受力性能。试验装置从下往上包括下垫板、千斤顶、压力传感器、加载分配梁、分配梁支座、试验梁、试验梁支座、反力架等(如图1),装置总重量(包括试验梁、加载分配梁、支座等)为3.5T,装置高度(从地面到反力架梁底)为1.8m,试验施加总荷载达120T,因此,保证试验安全是试验能否成功的关键。试验安全包括试验装置的安全、试验人员的安全两个方面。试验装置安全是要求保证试验装置安装方便、加载安全等,为防止试验过程中试验装置产生意外侧向失稳造成落梁危险,设置了试验梁安全托梁和分配梁安全吊索装置;试验人员安全是要求保证在试验观测中的安全,尤其是试验过程中方便试验人员在翼板上观测的安全,为此在试验梁安全托梁与试验梁底之间设置了安全垫块。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专利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大型反向加载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试验装置和安全装置:所述试验装置包括下垫板(1)、千斤顶(2)、压力传感器(3)、加载分配梁(4)、分配梁支座(5)、试验梁(6)、试验梁支座(7)、反力架(8);所述安全装置包括安全托梁墩(9)、试验梁安全托梁(10)、木制安全垫块(11)、分配梁托墩(12);所述加载分配梁(4)下部具有依次具有压力传感器(3)和千斤顶(2),该千斤顶(2)通过下垫板(1)和地面接触,所述加载分配梁(4)的上部两端各具有一个分配梁支座(5)用于支撑试验梁(6),该支撑试验梁(6)的上部两端个具有一个试验梁支座(7),所述试验梁支座(7)上部均具有一个反力架(8);所述支撑试验梁(6)的下部两侧个具有一个安全托梁墩(9),所述安全托梁墩(9)和支撑试验梁(6)之间自下而上依次具有试验梁安全托梁(10)和木制安全垫块(11);所述加载分配梁(4)的下部两侧各具有一个分配梁托墩(12)。所述加载分配梁(4)两侧具有钩子,该钩子上连接分配梁安全吊索(13),该分配梁安全吊索(13)和支撑试验梁(6)相连。有益效果:(1)试验梁的安全性提高,设置了试验梁安全托梁(10)和木制安全垫块(11),可防止试验过程中试验梁的落梁危险;(2)试验装置的安全性提高,用安全吊索(13)将加载分配梁(4),可防止试验过程中加载分配梁(4)的落梁危险;(3)试验人员的安全性提高,试验梁(6)和加载分配梁(4)的防落梁装置的设置,使用试验人员的安全得到保障;(4)试验观测的便利性提高,试验人员可以在试验梁翼板上观测裂缝的开展过程,测量裂缝宽度等内容;(5)试验装置的安装便利性提高,利用结构实验室的行吊车可以方便地安装试验装置;(6)加载的便利性提高,通过加载分配梁(4),利用液压泵和液压千斤顶(2)可以方便地对试验梁(6)施加反向两点对称荷载;附图说明下面结合附图及实施方式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进一步阐述本专利技术。一种大型反向加载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试验装置和安全装置:所述试验装置包括下垫板(1)、千斤顶(2)、压力传感器(3)、加载分配梁(4)、分配梁支座(5)、试验梁(6)、试验梁支座(7)、反力架(8);所述安全装置包括安全托梁墩(9)、试验梁安全托梁(10)、木制安全垫块(11)、分配梁托墩(12);所述加载分配梁(4)下部具有依次具有压力传感器(3)和千斤顶(2),该千斤顶(2)通过下垫板(1)和地面接触,所述加载分配梁(4)的上部两端各具有一个分配梁支座(5)用于支撑试验梁(6),该支撑试验梁(6)的上部两端个具有一个试验梁支座(7),所述试验梁支座(7)上部均具有一个反力架(8);所述支撑试验梁(6)的下部两侧个具有一个安全托梁墩(9),所述安全托梁墩(9)和支撑试验梁(6)之间自下而上依次具有试验梁安全托梁(10)和木制安全垫块(11);所述加载分配梁(4)的下部两侧各具有一个分配梁托墩(12)。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大型反向加载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加载分配梁(4)两侧具有钩子,该钩子上连接分配梁安全吊索(13),该分配梁安全吊索(13)和支撑试验梁(6)相连。应理解,这些实施例仅用于说明本专利技术而不用于限制本专利技术的范围。此外应理解,在阅读了本专利技术讲授的内容之后,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对本专利技术作各种改动或修改,这些等价形式同样落于本申请所附权利要求书所限定的范围。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大型反向加载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试验装置和安全装置:所述试验装置包括下垫板(1)、千斤顶(2)、压力传感器(3)、加载分配梁(4)、分配梁支座(5)、试验梁(6)、试验梁支座(7)、反力架(8);所述安全装置包括安全托梁墩(9)、试验梁安全托梁(10)、木制安全垫块(11)、分配梁托墩(12);所述加载分配梁(4)下部具有依次具有压力传感器(3)和千斤顶(2),该千斤顶(2)通过下垫板(1)和地面接触,所述加载分配梁(4)的上部两端各具有一个分配梁支座(5)用于支撑试验梁(6),该支撑试验梁(6)的上部两端个具有一个试验梁支座(7),所述试验梁支座(7)上部均具有一个反力架(8);所述支撑试验梁(6)的下部两侧个具有一个安全托梁墩(9),所述安全托梁墩(9)和支撑试验梁(6)之间自下而上依次具有试验梁安全托梁(10)和木制安全垫块(11);所述加载分配梁(4)的下部两侧各具有一个分配梁托墩(12)。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大型反向加载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试验装置和安全装置:
所述试验装置包括下垫板(1)、千斤顶(2)、压力传感器(3)、加载分
配梁(4)、分配梁支座(5)、试验梁(6)、试验梁支座(7)、反力架(8);
所述安全装置包括安全托梁墩(9)、试验梁安全托梁(10)、木制安全垫
块(11)、分配梁托墩(12);
所述加载分配梁(4)下部具有依次具有压力传感器(3)和千斤顶(2),
该千斤顶(2)通过下垫板(1)和地面接触,所述加载分配梁(4)的上部两端
各具有一个分配梁支座(5)用于支撑试验梁(6),该支撑试验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郑艳莫时旭周迎春周晓冰席季柳张堃
申请(专利权)人:桂林理工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广西;4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