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复合电源管理装置以及通信装置,特别是涉及具有在1个电子部件内置基板内集成有多个非绝缘型降压(或者升压)DC/DC转换器的构造的复合电源管理装置以及具备这样的多个电源管理装置的通信装置。
技术介绍
近年来,在正在快速普及的智能电话等通信装置中,为了将从外部提供的电源电压降压或者升压并提供给内部的处理器,而使用非绝缘型DC/DC转换器。非绝缘型的DC/DC转换器是由晶体管的开关来转换电压的转换器,由于不使用变压器因此适用于小型化。近年来,内置这样的非绝缘型DC/DC转换器的电子部件内置基板也得到使用,在专利文献1中公开了内置降压DC/DC转换器的电子部件内置基板的例子。现有技术文献专利文献专利文献1:日本专利第4953034号公报
技术实现思路
专利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可是,在最近的智能电话等通信装置中,有内置频带处理器或应用处理器等需要互为不同的电源电压的多个部件。在该情况下,从单一的电源电压生 ...
【技术保护点】
一种复合电源管理装置,其特征在于:具备:多个非绝缘型DC/DC转换器,其分别具有提供外部电源的第1节点、连接于负载的第2节点、以及提供接地电位的接地端子;以及共用基准线,其共同连接于所述多个非绝缘型DC/DC转换器;所述多个非绝缘型DC/DC转换器分别具有:串联连接在所述第1节点与所述第2节点之间的第1开关元件和电感器、一个端部连接于作为所述第1开关元件与所述电感器的连接点的第3节点且另一个端部连接于相对应的所述接地端子的第2开关元件、以及基于作为所述第2开关元件的所述另一个端部的第4节点的电压来排他性地控制所述第1和第2开关元件的ON/OFF状态的输出电压调整电路,所述共 ...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2013.05.10 JP 2013-1000051.一种复合电源管理装置,其特征在于:
具备:
多个非绝缘型DC/DC转换器,其分别具有提供外部电源的第1节
点、连接于负载的第2节点、以及提供接地电位的接地端子;以及
共用基准线,其共同连接于所述多个非绝缘型DC/DC转换器;
所述多个非绝缘型DC/DC转换器分别具有:
串联连接在所述第1节点与所述第2节点之间的第1开关元件和
电感器、
一个端部连接于作为所述第1开关元件与所述电感器的连接点的
第3节点且另一个端部连接于相对应的所述接地端子的第2开关元件、
以及
基于作为所述第2开关元件的所述另一个端部的第4节点的电压
来排他性地控制所述第1和第2开关元件的ON/OFF状态的输出电压
调整电路,
所述共用基准线连接于第5节点,所述第5节点设置在连接所述
多个非绝缘型DC/DC转换器各自的所述第2开关元件与所述接地端子
的配线。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复合电源管理装置,其特征在于:
还具备:
多层基板,其具有第1至第3配线层、位于所述第1配线层与所
述第2配线层之间的第1树脂层、位于所述第2配线层与所述第3配
线层之间的第2树脂层、贯通所述第1树脂层并将所述第1与第2配
线层相互连接的第1通孔导体、贯通所述第2树脂层并将所述第2与
第3配线层相互连接的第2通孔导体、以及设置在所述第2树脂层的
IC用通孔导体;以及
半导体电子部件,其集成有所述多个非绝缘型DC/DC转换器各自
的所述第1和第2开关元件以及所述输出电压调整电路,并埋入到所
述第2树脂层;
所述多个非绝缘型DC/DC转换器各自的所述接地端子形成在所述
第1配线层,并且经由所述第1和第2通孔导体而连接于所述第2和
第3配线层,
所述半导体电子部件经由所述IC用通孔导体而连接于与相对应的
所述接地端子相连接的所述第2配线层内的配线,
所述共用基准线设置在所述第3配线层,
所述多个非绝缘型DC/DC转换器各自的所述接地端子连接于作为
所述第3配线层内的所述共用基准线的配线。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复合电源管理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多层基板还具有第4配线层、位于所述第3配线层与所述第4
配线层之间的第3树脂层、以及贯通所述第3树脂层并将所述第3与
第4配线层相互连接的第3通孔导体,
所述电感器是连接于所述第4配线层的贴片部件。
技术研发人员:阿部敏之,千叶博典,公文干宏,辻裕史,
申请(专利权)人:TDK株式会社,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日本;JP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