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混凝土搅拌运输车的自动向轴心双托轮机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0641163 阅读:169 留言:0更新日期:2014-11-12 15:5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混凝土搅拌运输车的自动向轴心双托轮机构,包括底座、连接轴、调节壳体、两组托轮组件,两组托轮组件安装在调节壳体内,每组托轮组件包括滚轮托架、定位轴、轮轴、滚轮;调节壳体通过其底部固定的连接轴可转动连接底座,调节壳体内中部有隔板;滚轮托架置于调节壳体侧壁与隔板之间,滚轮托架外侧壁分别固定两根定位轴,滚轮托架通过定位轴分别可转动地连接调节壳体侧壁和隔板;轮轴穿过滚轮中心,轮轴两端分别固定连接滚轮托架的两侧壁;滚轮与罐体轨道贴合,形成滚动支承。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双托轮机构具有罐体轨道与滚轮良好贴合、自动调整向轴心力、减少罐体抖动及滑动和磨损、延长轨道和托轮使用寿命、制作简单、成本低的优点。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专利摘要】本技术公开了一种混凝土搅拌运输车的自动向轴心双托轮机构,包括底座、连接轴、调节壳体、两组托轮组件,两组托轮组件安装在调节壳体内,每组托轮组件包括滚轮托架、定位轴、轮轴、滚轮;调节壳体通过其底部固定的连接轴可转动连接底座,调节壳体内中部有隔板;滚轮托架置于调节壳体侧壁与隔板之间,滚轮托架外侧壁分别固定两根定位轴,滚轮托架通过定位轴分别可转动地连接调节壳体侧壁和隔板;轮轴穿过滚轮中心,轮轴两端分别固定连接滚轮托架的两侧壁;滚轮与罐体轨道贴合,形成滚动支承。本技术双托轮机构具有罐体轨道与滚轮良好贴合、自动调整向轴心力、减少罐体抖动及滑动和磨损、延长轨道和托轮使用寿命、制作简单、成本低的优点。【专利说明】 一种混凝土搅拌运输车的自动向轴心双托轮机构
本技术属于混凝土搅拌运输车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混凝土搅拌运输车的自动向轴心双托轮机构。
技术介绍
现有的混凝土搅拌运输车托轮部分大多采用单体式的单托轮方式,与罐体轨道呈一线接触,且罐体重量都集中于后支座的两个托轮上,承载压力较为集中;另外,轨道与托轮的配合要求较高,一方面保证轨道加工精度达到要求,另一方面保证托轮安装角度精确,除此之外,由于装载混凝土重量较大,罐体容易出现轻微变形,轨道与托轮接触易出现偏斜,造成轨道与托轮相对转动不一致,致使整个罐体出现抖动、表面滑动现象,轨道表面易受到磨损,同时易造成托轮不均匀磨损,缩短托轮使用寿命;在此情况下,托轮与轨道未能完全接触,这时轨道会加速磨损,或导致托轮容易损坏,间而影响搅拌运输车运行状态;基于此,目前,混凝土搅拌运输车部分厂家采用双托轮模式,将承载压力分散至四个小托轮上,同时减少对罐体的冲击,且具有自动向轴心功能;但是,对于轨道偏磨或轨道安装角度存在较大误差时,上述双托轮并未能与轨道很好配合运行,此时仍然易导致托轮损坏或轨道加速磨损。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罐体轨道与滚轮良好贴合、自动调整向轴心力、减少罐体抖动及滑动和磨损现象、延长轨道和托轮的使用寿命、制作简单、成本低的混凝土搅拌运输车的自动向轴心双托轮机构。 本技术采用如下技术方案解决上述技术问题: 一种混凝土搅拌运输车的自动向轴心双托轮机构,该双托轮机构包括底座、连接轴、调节壳体、两组托轮组件,两组托轮组件并排安装在调节壳体内,每组托轮组件包括滚轮托架、定位轴、轮轴、滚轮; 调节壳体通过其底部固定的连接轴可转动地连接底座,调节壳体内中部有隔板;滚轮托架置于调节壳体侧壁与隔板之间,滚轮托架外侧壁分别固定有两根定位轴,滚轮托架通过该定位轴分别可转动地连接调节壳体侧壁和隔板;轮轴穿过滚轮中心,轮轴两端分别固定连接滚轮托架的两侧壁;滚轮与罐体轨道贴合,二者形成滚动支承。 调节壳体为开口向上的“m”状。 所述滚轮托架为框形。 所述轮轴一端设有缺角,滚轮托架外侧壁上设有与该轮轴一端缺角配合的限位块,用于防止轮轴转动。 本技术的有益效果在于:能够保证罐体轨道与托轮良好贴合,能根据实际受力情况调整向轴心力从而保证整个罐体运行平稳,减少罐体抖动、滑动和磨损等现象,延长罐体轨道和托轮的使用寿命,并且制作简单、成本低、使用灵活、实用性强, 【专利附图】【附图说明】 图1是本技术一种混凝土搅拌运输车的自动向轴心双托轮机构安装在搅拌运输车后支撑座上的结构示意图,图中罐体轨道贴合在双托轮上。 图2是本技术一种混凝土搅拌运输车的自动向轴心双托轮机构结构示意图。 图中,1:底座,2:连接轴,3:轮轴,4:调节壳体,5:滚轮托架,6:滚轮,7:定位轴,8:隔板,9 体轨道,10:轮轴缺角,11:限位块,12:后支撑座。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图1、图2对本技术【具体实施方式】进行详细说明。 如图1和图2所示,一种混凝土搅拌运输车的自动向轴心双托轮机构,该双托轮机构包括底座1、连接轴2、调节壳体3、两组托轮组件,两组托轮组件并排安装在调节壳体3内,每组托轮组件包括滚轮托架5、定位轴7、轮轴3、滚轮6 ;调节壳体4为开口向上的“ΠΙ”状,“III”状中部为隔板8 ;调节壳体4底部固定有连接轴2,调节壳体4通过连接轴2可转动地连接底座1,调节壳体4通过连接轴2的摆动使所述双托轮机构具有了自动向轴心功倉泛。 滚轮托架5为框形,置于调节壳体4侧壁与调节壳体4中部的隔板8之间,滚轮托架5外侧壁分别固定有两根定位轴7,滚轮托架5通过该定位轴7分别可转动地连接调节壳体4侧壁和隔板8,滚轮托架5通过定位轴7自动调整角度使滚轮6与罐体轨道9很好贴合,保证滚轮6与罐体轨道表面9充分接触,保持旋转一致;当罐体焊接或装载混凝土致使筒体轻微变形,罐体轨道9安装角度偏离时,托轮滚架5上的滚轮6随着罐体转动自适应罐体轨道9表面。轮轴3穿过滚轮6中心,滚轮6绕轮轴3旋转,轮轴3两端分别固定连接滚轮托架5的两侧壁;滚轮6与罐体轨道9贴合,二者形成滚动支承。 所述轮轴3 —端设有缺角10,滚轮托架5外侧壁上设有与该轮轴3 —端缺角10配合的限位块11,用于防止轮轴转动。 混凝土搅拌运输车的后支撑座12上安装有两组所述的自动向轴心双托轮机构,共有4个滚轮6均匀分布于罐体轨道9下部,可实现罐体轨道9与自动向轴心双托轮机构的多点配合,降低了每个托轮组件的承载压力,延长了使用寿命。本技术的自动向轴心双托轮机构通过四个方向的调节(调节壳体的摆动和滚轮托架5的摆动进行上下、前后调节)很好缓解了罐体轨道9对托轮机构的瞬间冲击,从根本上降低了托轮机构的工作强度,减少了罐体轨道9变形的几率与磨损,延长了罐体轨道9与托轮机构的使用寿命,更好地满意客户的需求。【权利要求】1.一种混凝土搅拌运输车的自动向轴心双托轮机构,其特征在于,该双托轮机构包括底座、连接轴、调节壳体、两组托轮组件,两组托轮组件并排安装在调节壳体内,每组托轮组件包括滚轮托架、定位轴、轮轴、滚轮; 调节壳体通过其底部固定的连接轴可转动地连接底座,调节壳体内中部有隔板;滚轮托架置于调节壳体侧壁与隔板之间,滚轮托架外侧壁分别固定有两根定位轴,滚轮托架通过该定位轴分别可转动地连接调节壳体侧壁和隔板;轮轴穿过滚轮中心,轮轴两端分别固定连接滚轮托架的两侧壁;滚轮与罐体轨道贴合,二者形成滚动支承。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混凝土搅拌运输车的自动向轴心双托轮机构,其特征在于,调节壳体为开口向上的“ΠΙ”状。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种混凝土搅拌运输车的自动向轴心双托轮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滚轮托架为框形。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混凝土搅拌运输车的自动向轴心双托轮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轮轴一端设有缺角,滚轮托架外侧壁上设有与该轮轴一端缺角配合的限位块。【文档编号】B28C5/42GK203937023SQ201420360158【公开日】2014年11月12日 申请日期:2014年6月29日 优先权日:2014年6月29日 【专利技术者】赖世耀 申请人:广西科亮路桥机械有限公司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混凝土搅拌运输车的自动向轴心双托轮机构,其特征在于,该双托轮机构包括底座、连接轴、调节壳体、两组托轮组件,两组托轮组件并排安装在调节壳体内,每组托轮组件包括滚轮托架、定位轴、轮轴、滚轮;调节壳体通过其底部固定的连接轴可转动地连接底座,调节壳体内中部有隔板;滚轮托架置于调节壳体侧壁与隔板之间,滚轮托架外侧壁分别固定有两根定位轴,滚轮托架通过该定位轴分别可转动地连接调节壳体侧壁和隔板;轮轴穿过滚轮中心,轮轴两端分别固定连接滚轮托架的两侧壁;滚轮与罐体轨道贴合,二者形成滚动支承。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赖世耀
申请(专利权)人:广西科亮路桥机械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西;4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