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可调节的万能扶手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0641051 阅读:148 留言:0更新日期:2014-11-12 15:44
一种可调节的万能扶手,包括扶手垫、支撑架,其特征在于:所述扶手垫可前后调节地设置在支撑架上,支撑架通过上下调节机构与设置在车架上的支撑管相连接,在扶手垫与支撑架之间还设有可使扶手垫作前后、左右转动调节的上下摆动机构和左右摆动机构。结构合理紧凑,不仅可对扶手进行上下前后调节,还可进行前后左右摆动调节,对于不同身高、操作习惯的人来说可根据自己的舒适程度进行调节扶手位置。由于所有调节部件都是机械结构制作而成,调整方便、可靠性高,且调节位置准确。这样就可以让扶手来支撑人的手臂承担一部分人的重力,当感觉到腿部受力疲劳后可将身体的一部分通过手臂来承担,减轻操作者的疲劳强度,同时起到安全驾驶的功效。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专利摘要】一种可调节的万能扶手,包括扶手垫、支撑架,其特征在于:所述扶手垫可前后调节地设置在支撑架上,支撑架通过上下调节机构与设置在车架上的支撑管相连接,在扶手垫与支撑架之间还设有可使扶手垫作前后、左右转动调节的上下摆动机构和左右摆动机构。结构合理紧凑,不仅可对扶手进行上下前后调节,还可进行前后左右摆动调节,对于不同身高、操作习惯的人来说可根据自己的舒适程度进行调节扶手位置。由于所有调节部件都是机械结构制作而成,调整方便、可靠性高,且调节位置准确。这样就可以让扶手来支撑人的手臂承担一部分人的重力,当感觉到腿部受力疲劳后可将身体的一部分通过手臂来承担,减轻操作者的疲劳强度,同时起到安全驾驶的功效。【专利说明】一种可调节的万能扶手
本技术属于站驾式叉车
,具体是一种可调节的万能扶手。
技术介绍
现有的站驾式叉车的扶手大多都是固定的,或者有的也只能做高度方向的调节。不能随着人的高矮、前后位置、人的站立方向进行高度、位置、方向的调节,这样就会给操作者产生操作的不适感,驾驶员长时间开车就会容易产生疲劳,更有甚者会造成安全事故。 对于站驾式操作的叉车来说,由于人的重力全部集中在两只腿上,长时间开车就会长生疲劳。设计一款能够让操作者将身体的一部分重量分担到手臂上,让身体的重力由扶手分担一部分的装置,会大大减轻操作者的疲劳强度,延长操作者的疲劳时间和工作安全可靠度。 经查,现有专利号为CN201320319075.7的中国专利《多向可调叉车电磁阀操控扶手机构》,包括座椅和扶手机构总成,扶手机构总成包括装饰部分、调节部分和操控部分,其特征在于:调节机构包括下支撑板组件、上支撑板组件和上固定板组件,座椅和扶手机构总成之间固定相连,操控机构利用气弹簧作为上升动力,代替以往利用牙杆旋转升降的方式,扶手与叉车座椅安装成一体,能实现整体移动,更能单独实现上下及前后可调。这种扶手虽然比较灵活,但是只能作上下前后调节,不能进行前后、左右的摆动,因此还不能很好地满足操作人员的要求,另外结构也比较复杂,还要设置下罩等部件,成本也较高。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针对上述的技术现状而提供一种结构合理、使用方便的可调节的万能扶手,不仅可以对扶手进行上下前后调节,还可以进行前后左右摆动调节。 本技术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可调节的万能扶手,包括扶手垫、设置在扶手垫下方的支撑架,其特征在于:所述扶手垫可前后调节地设置在支撑架上,支撑架通过上下调节机构与设置在车架上的支撑管相连接,在扶手垫与支撑架之间还设有可使扶手垫作上下摆动调节的上下摆动机构及左右转动调节的左右摆动机构。 作为改进,所述支撑架的纵截面呈倒U形结构,是由上平板和二个侧板连接而成,在支撑架的上平板上方设有一 T形导轨,扶手垫的下表面凹设有供T形导轨置入的T形滑槽,扶手垫通过T形滑槽和T形导轨的配合可前后移动地设置在支撑架上,在支撑架的上平板底部后端设有用于锁紧扶手垫的前后锁紧手柄。 作为改进,所述左右摆动机构包括左右锁紧手柄,在支撑架的上平板前端开有一左右方向的弧形孔,支撑架的上平板后端开有一轴孔,T形导轨上设有对应的前、后螺纹孔,前后锁紧手柄的上端设置在轴孔与后螺纹孔内采用螺纹连接,左右锁紧手柄的上端穿过弧形孔、前螺纹孔设置在支撑架的上平板的底部前端采用螺纹连接,通过左右锁紧手柄实现T形导轨沿着弧形孔作左右转动并锁定,从而带动扶手垫的左右转动调节。 作为改进,所述上下调节机构包括一伸缩管和上下锁紧手柄,伸缩管的下端通过过盈配合可上下伸缩地插置在支撑管内,伸缩管的上端与支撑架的下端相连接,支撑管的侧部开有一贯穿孔,另一侧部设置成螺纹孔,第一锁紧螺柱穿过支撑管的贯穿孔、伸缩管的条形孔与支撑管的螺纹孔相螺纹连接,上下锁紧手柄设置在第一锁紧螺柱的端部,并在上下锁紧手柄上设有锁紧螺钉,通过上下锁紧手柄实现伸缩管的锁紧定位。 再改进,所述支撑管为矩形管,呈倾斜状设置,伸缩管为对应的矩形管结构,在支撑管的内腔底部设有一弹簧,弹簧的上端与伸缩管的底部相抵,使伸缩管具有始终向上移动的趋势。 再改进,所述上下摆动机构设置在支撑架的侧部,支撑架的左右侧板下端开设有供固定螺栓穿置的固定孔,支撑架的左右侧板的上端前部设有一腰形孔,矩形管的上端设有对应的连接孔,第二锁紧螺柱穿过腰形孔、连接孔在另一端与上下摆动锁紧手柄相螺纹连接,支撑架可沿着腰形孔作前后转动,并通过上下摆动锁紧手柄锁紧固定。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优点在于:结构合理紧凑,不仅可以对扶手进行上下前后调节,还可以进行前后左右摆动调节,对于不同身高、操作习惯的操作者来说可根据自己的舒适程度进行调节扶手的位置。由于所有的调节部件都是机械结构制作而成,调整方便、可靠性高,同时调节位置准确。这样就可以让手臂承担一部分人的重力,当一个人感觉到腿部受力疲劳后可将身体的一部分通过手臂来承担,减轻操作者的疲劳强度,同时起到安全驾驶的功效。 【专利附图】【附图说明】 图1为本技术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的侧视图; 图3?图5分别为图1中支撑架的前视图、侧视图和俯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描述。 如图1?5所示,本实施例的可调节的万能扶手,包括扶手垫1、设置在扶手垫I下方的支撑架2、T形导轨3以及上下调节机构、上下摆动机构和左右摆动机构,支撑架2的纵截面呈倒U形结构,是由上平板和二个侧板连接组成,T形导轨3设置在支撑架2的上平板上,扶手垫I的下表面凹设有供T形导轨3置入的T形滑槽la,扶手垫I通过T形滑槽Ia和T形导轨3的配合可前后移动地设置在支撑架2上,T形导轨3的作用是用来让扶手垫I作前后的直线移动,而不能发生旋转运动,在支撑架2的上平板底部后端设有用于锁紧扶手垫I的前后锁紧手柄9,支撑架2的上平板后端开有一轴孔23,T形导轨3上设有对应的后螺纹孔,前后锁紧手柄9的上端是螺纹端,穿过轴孔23后与T形导轨3上的后螺纹孔进行螺纹连接,这样只要旋转前后锁紧手柄9,能使T形导轨3实现升降动作,T形导轨3和T形滑槽Ia配合,从而锁紧或者松开扶手垫I ;左右摆动机构包括左右锁紧手柄10,在支撑架2的上平板前端开有一左右方向的弧形孔24,支撑架2的上平板后端开有一轴孔23,T形导轨3上设有对应的前、后螺纹孔,前后锁紧手柄9的上端纵向穿置在轴孔23与后螺纹孔内,左右锁紧手柄10的上端穿过弧形孔24、前螺纹孔设置在支撑架2的上平板的底部前端采用螺纹连接,通过左右锁紧手柄10实现T形导轨3沿着弧形孔24作左右转动并锁定,从而带动扶手垫I的左右转动调节;上下调节机构包括一伸缩管4和上下锁紧手柄7,伸缩管4为矩形管,伸缩管4的下端通过过盈配合可上下伸缩地插置在支撑管5内,支撑管5为矩形管,呈倾斜状设置在机架上,伸缩管4与支撑管5设计成矩形是为了使得整个扶手部件只能上下移动而不能发生转动,伸缩管4的上端通过固定螺栓11与支撑架2的下端相连接,支撑管5的侧部开有一贯穿孔51,另一侧部设置成螺纹孔52,伸缩管4上纵向开有对应的条形孔41,第一锁紧螺柱8穿过支撑管5的贯穿孔、伸缩管4的条形孔41与支撑管5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可调节的万能扶手,包括扶手垫、设置在扶手垫下方的支撑架,其特征在于:所述扶手垫可前后调节地设置在支撑架上,支撑架通过上下调节机构与设置在车架上的支撑管相连接,在扶手垫与支撑架之间还设有可使扶手垫作上下摆动调节的上下摆动机构及左右转动调节的左右摆动机构。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高恩良
申请(专利权)人:宁波如意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