将塑料饰面粘贴在透气板材表面的方法及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063479 阅读:201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一种将塑料饰面粘贴在透气板材表面的方法及装置,是在背面上胶的塑料饰面,利用具有透气孔的模具架设在一抽真空组件的抽气箱上方将饰面叠合在一具透气孔的板材上,且利用加压组件弹性加压,使饰面平整地贴附在板材上,此上压、下吸的操作,可使透气板材在表面粘贴饰面的加工上更有效率且品质优良。(*该技术在2014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将塑料饰面粘贴在透气板材表面的方法及装置,特别是涉及一种板材上具有透气孔,且表面具有凹凸纹路曲面利用抽真空、加压技术将饰面快速、平整的粘贴在板材上的方法及其装置。以往具有透气孔板材为了使表面产生美感,通常会在板材上雕刻花纹,或者直接压出适当凹凸纹路的曲面,然后再将大小适当且背面上胶的塑料饰面贴附在板材的表面上,由工作人员手持滚轮在板材表面滚压,使饰面平整地粘附在板材上。此种利用人工将饰面粘贴在板材表面的方法,当使用在表面有凹凸曲面的板材上时,为了使饰皮粘贴平整,在加工上较为费时,粘贴的平整度也容易受到人员操作熟练度的影响,而无法确保稳定的品质。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提供一种加工更为快速、省时的板材表面粘贴饰面的方法及其装置。本专利技术的方法的特征在于利用上压下吸的操作步骤,使背面上胶的饰面稳固、均匀地粘着在板材上,以增进具有透气孔板材在粘贴饰面时的效率及品质。本专利技术的方法包括上胶步骤、叠合、定位步骤、抽真空步骤及加压步骤,上胶步骤是在饰面背面上胶,再将上胶后的饰面移到具有透气孔,且表面具有凹凸纹路曲面的板材顶面叠合,两者再架设于具有透气孔,且表面具有与板材相配合的凹凸纹路曲面的模具上,并移至一个抽真空组件的顶面,进行叠合、定位步骤,然后进行加压步骤及抽真空步骤,利用模具及板材上具有透气孔的特性,使相叠合的饰面及板材在上压、下吸的情况下互相粘着。本专利技术装置的特征在于包括一个使饰面吸附在板材顶面的抽真空组件,以及用以加压,使背面上胶的饰面平坦、轻易地贴合在具有透气孔的板材上的加压组件。本专利技术的装置包含一个抽真空组件、一个模具及一个加压组件,该抽真空组件的抽气箱上设有一个开口朝上的抽气室,上述抽气室顶端盖设有透气孔、且表面形成与板材上设置的凹凸纹路曲面相配合的模具,抽气箱上由管路与一个可将气体抽出的真空泵连接,而加压组件是在机架上架设油压缸,上述油压缸的缸轴向下突伸,并组装与抽气箱平行对应的加压座,在此加压座的风室底端组装可适度变形的软弹性加压片,上述加压片可因供气横的供气,而膨胀、紧密贴合在板材的表面。利用上述构造组合,可在饰面贴附在具有透气孔的板材顶面时,因抽真空组件的抽气及加压片的加压,平坦地粘贴在板材上方。下面通过最佳实施例及附图对本专利技术将塑料饰面粘贴在透气板材表面的方法及其装置进行详细说明,附图中附图说明图1是本专利技术较佳实施例的制造流程图。图2是本专利技术较佳实施例的装置侧视示意图。图3是本专利技术较佳实施例的板材与饰面的立体分解图。图4是本专利技术较佳实施例的装置的动作示意图。请参阅图1、2、3,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为了在板材1表面粘贴饰面2,加工时包含以下五个步骤(I)上胶步骤本实施例在制造时,先在饰面2的背面21上胶,为了使加工后的饰面2更完全地粘贴在板材1表面,在板材1的凹凸纹路曲面11上也可上胶。板材11可为纸浆板、甘蔗板或一般的木质板,其本身纤维间具有透气孔,可透过高压的空气。(II)叠合、定位步骤将饰面2平铺、叠合在板材1顶面,为了避免板材1在加工时位移,板材1先放在一个木质纤维材料制成的模具3上,模具3具有自然的透气孔,且顶面设有与板材1凹凸纹路曲面11相互密切配合的凹凸纹路曲面31,防止板材11在加工中变形。为了方便此模具3的位移,可将模具3放置在一个可驱动位移且布设多个穿孔42的金属盖板4上方,此盖板4的位移方式可配合自动化作业利用传动杆将其传动位移,使盖板4沿着滑轨41滑移到一个抽真空组件5上方,并盖设在抽真空组件5的一个抽气箱51上方的开口512上。(III)抽真空步骤利用板材1具透气孔的特性,使板材1内面形成一股真空吸力,将塑料制造的饰面2紧紧地吸附在板材1表面,上述真空吸力的来源为盖板4下方的抽真空组件5。该抽真空组件5包含一个抽气箱51,抽气箱51上形成一个四周封闭的抽气室511,在此抽气室511朝上的开口512上盖设该盖板4,抽气室51侧壁上再由一个管路513和一个真空泵53相连接。因为盖板4上设有穿孔42,以及模具3及板材1上形成有透气孔,当真空泵53抽真空时,可将表面具有特定纹路的饰面2紧紧地吸附在板材1表面。(IV)加压步骤本实施例为了使饰面2可稳固地粘贴在板材1上方,另一步骤是利用一个加压组件6将饰面2加压在板材1顶面,为了使加压能顺利、均匀进行,此加压组件6加压在饰面2顶面是一个可适度变形的软质弹性加压片65。加压组件6包含一个架设在抽真空组件5抽气箱51上方的机架61,上述机架61的横向架板611上组装两个对应的油压缸62,此油压缸62的缸轴621向抽气箱51呈垂直突伸,在缸轴621底端共同架设一个与盖板4平行的加压座63,上述加压座63有一个中空内设有多数个电热管64的风室631,在风室631底端开口632上组装一个由耐热橡胶制成且可适当膨胀、变形的弹性加压片65,在加压座63上再利用一个控制阀66、一个管路661与一个供气机67相连接。在正常状态下,加压座63维持一定高度,而在必要时,加压座63受油压缸62的缸轴621驱动而下移,并逐步地靠近抽真空组件5的抽气箱51,位在加压座63内的电热管64同时通电加热,利用供气机67的吹气、加压,使柔软的加压片65撑持、膨胀,并压在饰面2与板材1顶面。本专利技术在风室631内加设电热管64的目的是在对塑料(一般为PVC)的饰面2略为加热,使饰面2延展性更佳,当加压片65加压在板材1及饰面2上方时,四周已受紧压的饰面2就可适当的延展,且因加压片65的加压而紧密贴合且深入板材1的曲面11,使饰面2更平整且紧密地贴附在板材1表面。(V)退料步骤当饰面2在上压下吸的双重作用下粘贴在板材1表面后,抽真空组件5停止抽气,加压组件6也停止送风并上移,置放在盖板4上方的模具3、表面粘贴饰面2的板材1等构件也会横向移出抽真空组件5外,以方便板材1的取下。上述退料步骤可利用传动杆(图未示)配合自动化作业横向位移,就本专利技术而言,上述退料步骤的可行实施例极多,缺少上述退料步骤,也不会影响到饰面2粘贴在板材1表面的快速性与平稳性,所以,此步骤在本专利技术不再详述。请参阅图3、4,当本专利技术在制造时,事先在盖板4上方置放该模具3,再将一板材1置放在模具3上,且使板材1上的曲面11对应放置在模具3的曲面31上。在饰面2的背面21进行上胶加工,并在板材1的凹凸纹路曲面11上上胶,然后将饰面2对应地铺设在板材1顶面。当盖板4移到抽真空组件5的抽气箱51上方时,可封闭抽气箱51的开口512,再利用真空泵53抽气,使气室511内的气体被抽出而形成一股真空吸力,由于抽气箱51顶端至饰面2间所架设的盖板4、模具3及板材1,分别具有相通的穿孔42及木质纤维间的自然透气孔,所以,此股真空吸力会透过穿孔42及木质纤维间的自然透气孔,而将饰面2吸附且紧密贴附在板材1上。另一方面,加压组件6的油压缸62的缸轴621受驱动而向下突出,使加压座63下移,控制阀66也同时开启,并将气体引入风室631内,使电热客64产生的电热与气体相混合,并充满风室631内,以造成加压片65的向下膨胀,且被适当加温,当此加压片65持续下移而加压在饰面2顶端时,因其适度变形,使原本悬空位在板材1曲面11上方的饰面2受压且深入贴合于曲面11内。热压的力也会使饰面2略为延展,使饰面2稳固地粘结在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将塑料饰面粘贴在透气板材表面的方法,其包括以下步骤:(Ⅰ)上胶步骤:在饰面背面上胶;(Ⅱ)叠合、定位步骤:将饰面平铺、叠合在板材表面,此板材具有透气孔及凹凸纹路曲面并置放在一横具上,模具也具有透气孔,且模具表面也具有与板材上曲面 相密切配合的凹凸纹路曲面,并且将模具位移、盖设在一个抽真空组件上方;(Ⅲ)抽真空步骤:利用抽真空组件在模具底面形成一真空吸力,真空吸力透过模具及板材的透气孔,在板材表面吸附贴着饰面;及(Ⅳ)加压步骤:利用空气顶推一个柔软可变形且具弹 性的加压片,对饰面进行加压,将饰面压贴在板材上方。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智星
申请(专利权)人:溢利塑胶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71[中国|台湾]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