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集成脱硫脱硝的烟气净化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10634535 阅读:94 留言:0更新日期:2014-11-12 10:2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集成脱硫脱硝的烟气净化系统,包括:臭氧发生装置、洗涤吸收塔、烟囱,其中,所述洗涤吸收塔包括从上至下依次设置的除雾层、喷淋层和塔釜,所述塔釜的外部设置一循环泵;所述臭氧发生装置通过第一管道与所述洗涤吸收塔的烟气进口连通,使烟气在进入所述洗涤吸收塔之前与臭氧混合;所述臭氧发生装置通过第二管道与所述喷淋层连通,并向所述喷淋管道中导入臭氧,使臭氧与吸收液混合后从所述喷淋层喷出;所述塔釜通过所述循环泵与所述喷淋层连通;所述洗涤吸收塔的净烟气出口与所述烟囱连通。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流程简单,占地面积小,投资成本低,臭氧气相液相氧化结合增加吸收效果,提高系统的脱硫脱硝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专利摘要】本技术提供了一种集成脱硫脱硝的烟气净化系统,包括:臭氧发生装置、洗涤吸收塔、烟囱,其中,所述洗涤吸收塔包括从上至下依次设置的除雾层、喷淋层和塔釜,所述塔釜的外部设置一循环泵;所述臭氧发生装置通过第一管道与所述洗涤吸收塔的烟气进口连通,使烟气在进入所述洗涤吸收塔之前与臭氧混合;所述臭氧发生装置通过第二管道与所述喷淋层连通,并向所述喷淋管道中导入臭氧,使臭氧与吸收液混合后从所述喷淋层喷出;所述塔釜通过所述循环泵与所述喷淋层连通;所述洗涤吸收塔的净烟气出口与所述烟囱连通。本技术流程简单,占地面积小,投资成本低,臭氧气相液相氧化结合增加吸收效果,提高系统的脱硫脱硝率。【专利说明】一种集成脱硫脱硝的烟气净化系统
本技术涉及冶炼、烧结机、燃煤锅炉、化工等烟气治理
,具体涉及一种集成脱硫脱硝的烟气净化系统。
技术介绍
火电厂大气污染物的排放新标准大幅收紧了氮氧化物、二氧化硫和烟尘的排放限值,针对重点环境和环境敏感地区制定了更严格的大气污染物特别排放限值,并增设了汞和燃气锅炉的排放限值。 随着污染物控制标准的日益严格,必须同时对多种污染物进行脱除,但如果对多污染物分别脱除则需引入多套设备,并面临投资巨大,占地面积多等问题。对多污染物同时脱除能够有效避免上述问题,因而在世界范围内广泛开展了对烟气多污染物控制技术的研究。 近年来各种烟气多污染物新型控制技术不断涌现,在NOx和SO2的脱除中,NOx的脱除要比SO2困难得多,因此主要从脱除NOx的角度出发,研究烟气多污染物的集成脱除净化处理。基于脱除NOx的角度,可将同时脱硫脱硝技术分为两类:一类是催化还原法,主要利用催化剂、还原剂等将NOx进行还原,同时脱硫;另一类是氧化吸收法,利用各种强氧化剂和活性自由基将不溶于水的NO氧化生成NO2,从而与SO2在后期同时吸收。 (I)催化还原法: 我国火电厂脱硝普遍采用选择性催化还原法(SCR)工艺,而SCR装置对工作温度(烟气温度)的要求较高,但是在机组低负荷下,锅炉排烟温度降低,SCR的工作烟温将不能维持较高温度,而低温运行则易导致催化剂中毒失效。 (2)氧化吸收法: 氧化吸收法中较常用的是臭氧氧化法,能够有效避免上述催化还原法产生的问题,应用前景更为广泛。其主要是利用臭氧的强氧化性将烟气中的多种污染物氧化到高价态后脱除。臭氧氧化法相对其他方法来说能耗低,且脱除过程中不需要引入其他物质造成二次污染,同时工作温度较低,是一种比较有前景的烟气脱硫脱硝技术。现有技术对臭氧氧化法也有较多的具体应用,例如专利CN102350190A公开了一种同时脱硫脱硝的烟气集成净化工艺及装置。其在引风机之后加入强氧化剂臭氧,来对烟气中的一氧化氮进行处理,并通过喷淋氨水吸收剂对烟气中的二氧化硫及氮氧化物进行脱除,同时利用强氧化剂对吸收塔内亚硫酸盐和亚硝酸盐进行氧化处理。这种传统的“先中和后氧化”的过程,存在亚硫酸盐氧化困难,氧化不彻底以及副产物成分复杂等问题,限制了臭氧氧化法的推广应用。 综上,如何解决上述“先中和后氧化”方法产生的技术问题并进一步推广臭氧氧化法的应用是本领域技术人员需要重点解决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集成脱硫脱硝的烟气净化系统,能够对烟气中的氮氧化物和硫氧化物进行充分的氧化处理,有效解决氧化不彻底的问题。 本技术提供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集成脱硫脱硝的烟气净化系统,包括: 臭氧发生装置、洗涤吸收塔、烟囱, 其中,所述洗涤吸收塔包括从上至下依次设置的除雾层、喷淋层和塔釜,所述塔釜的外部设置一循环泵; 所述臭氧发生装置通过第一管道与所述洗涤吸收塔的烟气进口连通,使烟气在进入所述洗涤吸收塔之前与臭氧混合;所述臭氧发生装置通过第二管道与所述喷淋层连通,并向所述喷淋管道中导入臭氧,使臭氧与吸收液混合后从所述喷淋层喷出; 所述塔釜通过所述循环泵与所述喷淋层连通; 所述洗涤吸收塔的净烟气出口与所述烟囱连通。 进一步优选地,所述的集成脱硫脱硝的烟气净化系统进一步包括: 引风机,所述第一管道通过所述引风机与所述洗涤吸收塔的烟气进口连通,且所述引风机的入口同时连通有一烟气管道,以使所述第一管道的臭氧和所述烟气管道中的烟气在进入所述弓I风机之前混合。 进一步优选地,所述烟气管道中设置有均布器; 进一步优选地,所述洗涤吸收塔的烟气进口位于所述塔釜的上方; 进一步优选地,所述喷淋层包括喷淋管、喷嘴,且所述喷淋管为多层;所述喷嘴具有空心锥切线型结构; 进一步优选地,所述循环泵通过一流量控制阀控制所述喷淋层的喷淋量; 进一步优选地,所述塔釜的外部还设有一酸液排出泵,所述酸液排出泵与所述塔釜的接口位置高于所述循环泵与所述塔釜的接口位置。 进一步优选地,所述塔釜内设有用于监测所述塔釜内溶液pH值的pH值传感器; 所述塔釜处连通有一用于向所述塔釜补充吸收液的吸收液管道,且所述吸收液管道中设置一吸收液补充阀。 进一步优选地,所述除雾层包括除雾滤网和清洗喷嘴,所述清洗喷嘴具有空心结构。 进一步优选地,所述臭氧发生装置包括液氧储罐、汽化器和臭氧发生器; 进一步优选地,所述第二管道通过一双流体管道与所述喷淋层连通,该双流体管道为套管,包括内管和套于该内管外的外管,且所述内管的管壁上开设有均布的小孔。 本技术还提供了一种集成脱硫脱硝的烟气净化方法,其采用如前述的集成脱硫脱硝的烟气净化系统,包括以下步骤: 臭氧与烟气在进入所述洗涤吸收塔的烟气进口前混合,臭氧对烟气进行气相氧化; 臭氧与所述循环泵出口的液体混合,形成臭氧-水混合吸收液; 与臭氧混合后的烟气进入所述洗涤吸收塔,所述臭氧-水混合吸收液经喷淋层喷淋对烟气进行进一步的液相氧化,同时对烟气脱硫脱硝; 脱硫脱硝后的烟气经所述除雾器进行除雾干燥后进入所述烟?排放。 进一步优选地,臭氧与烟气混合后,通过引风机将其引入所述洗涤吸收塔; 进一步优选地,臭氧与烟气混合,并在管道中均布后进入所述洗涤吸收塔; 进一步优选地,在所述臭氧-水混合吸收液对烟气进行氧化和脱硫脱硝后,对回落至所述塔釜内的溶液在排出塔釜后进行氮和硫的提取回收。 进一步优选地,监测所述塔釜中的吸收液的pH值,当其pH彡5时,将所述塔釜中的吸收液排出; 进一步优选地,通过所述吸收液管道向所述塔釜补充吸收液,并通过所述吸收液补充阀控制吸收液在所述塔釜中的液位。 进一步优选地,在所述臭氧与烟气在进入所述洗涤吸收塔的烟气进口前混合中,通入的臭氧与烟气中的NO的摩尔比为0.8-1.2 ; 进一步优选地,在所述臭氧与所述喷淋层处的吸收液混合中,通入的臭氧与烟气中的SO2的摩尔比为0.8-1.2 ; 进一步优选地,所述洗涤吸收塔内的液气比为7?10L/m3。 通过本技术提供的集成脱硫脱硝的烟气净化系统与烟气净化方法,能够带来以下至少一种有益效果: 1.本技术将臭氧的气相和液相氧化两种方式结合,强化吸收效果。臭氧发生装置中的一部分臭氧通过第一管道与进入洗涤吸收塔前的烟气混合,对烟气中的NO进行充分的气相氧化;同时还有一部分臭氧通过第二管道与洗涤吸收塔中的喷淋层中的吸收液相混合,可在喷淋时对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集成脱硫脱硝的烟气净化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臭氧发生装置、洗涤吸收塔、烟囱,其中,所述洗涤吸收塔包括从上至下依次设置的除雾层、喷淋层和塔釜,所述塔釜的外部设置一循环泵;所述臭氧发生装置通过第一管道与所述洗涤吸收塔的烟气进口连通,使烟气在进入所述洗涤吸收塔之前与臭氧混合;所述臭氧发生装置通过第二管道与所述喷淋层连通,并向所述喷淋管道中导入臭氧,使臭氧与吸收液混合后从所述喷淋层喷出;所述塔釜通过所述循环泵与所述喷淋层连通;所述洗涤吸收塔的净烟气出口与所述烟囱连通。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傅月梅翁淑容潘敏李卫卫刘强张九杉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克硫环保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上海;3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