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搅拌磨的磨盘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0631913 阅读:253 留言:0更新日期:2014-11-07 20:4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搅拌磨的磨盘结构,用于搅拌磨上,包括搅拌轴,搅拌轴的端部同轴固定连接有内磨筒,内磨筒的底端具有环形凸起,内磨筒外套设有固定的外磨筒,外磨筒具有环形凹槽,环形凸起与环形凹槽相互配合形成上下曲折的物料通道,外磨筒的底端中心位置开设有与物料通道连通的进料口,外磨筒的顶部固定连接有封盖。通过搅拌轴转动带动内磨筒转动,同时自外磨筒的底部中心的进料口进料,物料在离心力的作用下进入上下曲折的物料通道,在物料通道内经过充分的挤压研磨,最后进入出料通道,自出料口流出。实用该搅拌磨的磨盘结构,混料均匀,离心后形成的剪切力较大,破碎效果较好,从而提升了研磨质量,进而同时提升了研磨效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专利摘要】本技术涉及一种搅拌磨的磨盘结构,用于搅拌磨上,包括搅拌轴,搅拌轴的端部同轴固定连接有内磨筒,内磨筒的底端具有环形凸起,内磨筒外套设有固定的外磨筒,外磨筒具有环形凹槽,环形凸起与环形凹槽相互配合形成上下曲折的物料通道,外磨筒的底端中心位置开设有与物料通道连通的进料口,外磨筒的顶部固定连接有封盖。通过搅拌轴转动带动内磨筒转动,同时自外磨筒的底部中心的进料口进料,物料在离心力的作用下进入上下曲折的物料通道,在物料通道内经过充分的挤压研磨,最后进入出料通道,自出料口流出。实用该搅拌磨的磨盘结构,混料均匀,离心后形成的剪切力较大,破碎效果较好,从而提升了研磨质量,进而同时提升了研磨效率。【专利说明】一种搅拌磨的磨盘结构
本技术涉及一种搅拌磨的磨盘结构,属于超细粉碎设备

技术介绍
在染料、颜料、涂料、油墨、医药、化工、生化、皮革、农药、食品、化妆品、磁记录材料、非金属矿粉等行业的超细粉碎领域,原有的搅拌磨结构,通常利用分散叶片或棒销的高速旋转产生离心力,使物料打散破碎,但传统的这种结构一般研磨空间较大一般研磨空间较大,使得作用于物料与研磨介质的离心力有限,研磨后介质容易沉积,造成物料分散不均匀,大大削弱了物料与研磨介质之间的剪切力,导致破碎效果较差,研磨效率低,研磨质量也不理想。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克服上述现有技术的问题,提供一种搅拌磨的磨盘结构,用于搅拌磨上,其混料均匀,离心后形成的剪切力较大,破碎效果较好,可提升研磨质量,进而同时提升研磨效率。 本技术的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 一种搅拌磨的磨盘结构,包括搅拌轴,所述搅拌轴的端部同轴固定连接有内磨筒,所述内磨筒的底端具有环形凸起,所述内磨筒外套设有固定的外磨筒,所述外磨筒具有环形凹槽,所述环形凸起与所述环形凹槽相互配合形成上下曲折的物料通道,所述外磨筒的底端中心位置开设有与所述物料通道连通的进料口,所述外磨筒的顶部固定连接有封盖,所述封盖与所述内磨筒的顶端端面之间形成出料通道,所述封盖上设有出料口,所述封盖与所述搅拌轴之间设有动密封。 通过搅拌轴转动带动内磨筒转动,同时自外磨筒的底部中心的进料口进料,物料在离心力的作用下进入上下曲折的物料通道,在物料通道内经过充分的挤压研磨,最后进入出料通道,自出料口流出。 为了进一步充分保证研磨的时间,所述物料通道对称分部,所述物料通道的侧半部包括至少一段下降通道及至少两段上升通道。 为了进一步提高研磨粉碎的质量,所述物料通道内设有上下交错的螺旋凸起。 进一步地,所述螺旋凸起分别固定设置在所述环形凸起及所述环形凹槽上。 更进一步地,为了避免堵塞,位于所述上升通道内的螺旋凸起旋转向上设置,位于所述下降通道内的螺旋凸起旋转向下设置。 为了保证研磨时的温度,提供及时有效地降温,所述外磨筒的底部外侧固定连接有水套,所述水套具有进水口及出水口,所述进料口密封贯穿所述水套。 进一步地,所述动密封为具有密封性能的轴承安装结构。 进一步地,所述动密封与所述内磨筒之间设有轴套。 为了便于拆装,所述封盖的中间固定套设有带所述出料口的小封板,所述小封板与所述动密封连接。 本技术所述的搅拌磨的磨盘结构,包括搅拌轴,搅拌轴的端部同轴固定连接有内磨筒,内磨筒的底端具有环形凸起,内磨筒外套设有固定的外磨筒,外磨筒具有环形凹槽,环形凸起与环形凹槽相互配合形成上下曲折的物料通道,外磨筒的底端中心位置开设有与物料通道连通的进料口,外磨筒的顶部固定连接有封盖,封盖与内磨筒的顶端端面之间形成出料通道,封盖上设有出料口,封盖与搅拌轴之间设有动密封。通过搅拌轴转动带动内磨筒转动,同时自外磨筒的底部中心的进料口进料,物料在离心力的作用下进入上下曲折的物料通道,在物料通道内经过充分的挤压研磨,最后进入出料通道,自出料口流出。实用该搅拌磨的磨盘结构,混料均匀,离心后形成的剪切力较大,破碎效果较好,从而提升了研磨质量,进而同时提升了研磨效率。 【专利附图】【附图说明】 图1为本技术所述一种搅拌磨的磨盘结构一具体实施例中的结构原理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根据附图和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如图1所示,本技术实施例所述的一种搅拌磨的磨盘结构,用于搅拌磨上。该搅拌磨的磨盘结构包括搅拌轴1,搅拌轴I的端部同轴固定连接有内磨筒2,内磨筒2的底端具有环形凸起21,内磨筒2外套设有固定的外磨筒3,外磨筒3具有环形凹槽31,环形凸起21与环形凹槽31相互配合形成上下曲折的物料通道4,外磨筒3的底端中心位置开设有与物料通道4连通的进料口 32,外磨筒3的顶部固定连接有封盖5,封盖5与内磨筒2的顶端端面之间形成出料通道6,封盖5上设有出料口 51,封盖5与搅拌轴I之间设有动密封7。 通过搅拌轴I转动带动内磨筒2转动,同时自外磨筒3的底部中心的进料口 32进料,物料在离心力的作用下进入上下曲折的物料通道4,在物料通道4内经过充分的挤压研磨,最后进入出料通道6,自出料口 51流出。 搅拌轴I的转动实现方式多种多样,但都应当属于现有技术范畴,例如电机直接带动,如何具体安装实施不再赘述。 为了进一步充分保证研磨的时间,物料通道4对称分部,物料通道4的侧半部包括至少一段下降通道41及至少两段上升通道42,从而确保物料自底部中心进入,自顶部边缘流出。 为了进一步提高研磨粉碎的质量,物料通道4内设有上下交错的螺旋凸起8。螺旋凸起8分别固定设置在环形凸起21及环形凹槽31上。 为了避免堵塞,位于上升通道42内的螺旋凸起旋转向上设置,位于下降通道41内的螺旋凸起旋转向下设置。 为了保证研磨时的温度,提供及时有效地降温,外磨筒3的底部外侧固定连接有水套9,水套9具有进水口 91及出水口 92,进料口 32密封贯穿水套9。 应该理解的是,动密封7的具体结构对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说应当属于现有技术范畴,例如动密封7为具有密封性能的轴承安装结构,不再赘述。同时动密封7与内磨筒2之间还设有轴套10,起到进一步地加强轴向定位的作用。 为了便于拆装,封盖5的中间固定套设有带出料口 51的小封板52,小封板52与动密封7连接。 以上所述仅为说明本技术的实施方式,并不用于限制本技术,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凡在本技术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权利要求】1.一种搅拌磨的磨盘结构,包括搅拌轴,其特征在于,所述搅拌轴的端部同轴固定连接有内磨筒,所述内磨筒的底端具有环形凸起,所述内磨筒外套设有固定的外磨筒,所述外磨筒具有环形凹槽,所述环形凸起与所述环形凹槽相互配合形成上下曲折的物料通道,所述外磨筒的底端中心位置开设有与所述物料通道连通的进料口,所述外磨筒的顶部固定连接有封盖,所述封盖与所述内磨筒的顶端端面之间形成出料通道,所述封盖上设有出料口,所述封盖与所述搅拌轴之间设有动密封。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搅拌磨的磨盘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物料通道对称分部,所述物料通道的侧半部包括至少一段下降通道及至少两段上升通道。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搅拌磨的磨盘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物料通道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搅拌磨的磨盘结构,包括搅拌轴,其特征在于,所述搅拌轴的端部同轴固定连接有内磨筒,所述内磨筒的底端具有环形凸起,所述内磨筒外套设有固定的外磨筒,所述外磨筒具有环形凹槽,所述环形凸起与所述环形凹槽相互配合形成上下曲折的物料通道,所述外磨筒的底端中心位置开设有与所述物料通道连通的进料口,所述外磨筒的顶部固定连接有封盖,所述封盖与所述内磨筒的顶端端面之间形成出料通道,所述封盖上设有出料口,所述封盖与所述搅拌轴之间设有动密封。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平亮
申请(专利权)人:无锡科技职业学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