带有脱扣限速机构的柔性材料卷盘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0629641 阅读:110 留言:0更新日期:2014-11-07 15:50
一种带有脱扣限速机构的柔性材料卷盘属于柔性材料卷盘装置领域,该卷盘包括脱扣限速机构、驱动机构和磁力卷盘,驱动机构包括电机和联轴器。脱扣限速机构包括第一驱动轴、第二驱动轴、弹簧组、弹簧前端座、弹簧后端座、压力调整螺母。本装置具有基于机械原理的限速功能,其核心部件能自动对过载扭矩进行释放和复位,从而间接限制柔性材料在卷盘上的最大盘卷速度,进而使得柔性材料的盘卷速度在不超过极限速度的一个区间内周期性地改变,使其满足特殊检测场合下的速度控制需求。另外,本装置无需复杂昂贵的电气检测元件和反馈、控制系统,也无需对驱动电机进行调速控制,并能确保盘卷装置以最高的平均转速连续运转,从而获得最佳效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专利摘要】一种带有脱扣限速机构的柔性材料卷盘属于柔性材料卷盘装置领域,该卷盘包括脱扣限速机构、驱动机构和磁力卷盘,驱动机构包括电机和联轴器。脱扣限速机构包括第一驱动轴、第二驱动轴、弹簧组、弹簧前端座、弹簧后端座、压力调整螺母。本装置具有基于机械原理的限速功能,其核心部件能自动对过载扭矩进行释放和复位,从而间接限制柔性材料在卷盘上的最大盘卷速度,进而使得柔性材料的盘卷速度在不超过极限速度的一个区间内周期性地改变,使其满足特殊检测场合下的速度控制需求。另外,本装置无需复杂昂贵的电气检测元件和反馈、控制系统,也无需对驱动电机进行调速控制,并能确保盘卷装置以最高的平均转速连续运转,从而获得最佳效率。【专利说明】带有脱扣限速机构的柔性材料卷盘
本技术属于柔性材料卷盘装置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带有脱扣限速机构的柔性材料卷盘。
技术介绍
转印带属于可以盘卷的连续柔性材料,通常使用卷盘进行盘卷。经过热转印工艺处理后的转印带在向印码产品上印制了一个出厂编码的同时,转印带自身下表面上则残留下与其对应出厂编码一致的透明转印码条,转印带上连续的转印码条是由机械码盘通过热和压力连续转印生成的,偶尔会出现错误。通过核对和校验转印带上与出厂编码唯一对应的转印码是否有重复、错误或遗漏,可以追踪检验印码产品的出厂编码是否有同样的错误发生。然而,引入机器视觉技术对转印带上的转印编码识别,转印带在电机带动下以较高转速盘卷,其上的每个转印编码在盘卷装置的带动下顺次经过高速工业摄像机拍照和识别。为获得最高的识别效率,转印带上的各个转印编码的运行速度就需要与摄像机的拍摄频率相匹配,转印带的盘卷速度太慢会造成检测效率低下,而盘卷速度太快又会导致拍摄画面产生模糊,进而导致图像中的转印编码无法被有效识别。 为解决上述问题,人们通常给盘卷装置的驱动电机设定一个与摄像机拍摄频率相匹配的最佳恒定转速。但这又造成了新的问题,因为在电机转速恒定的前提下,随着柔性材料所形成的卷盘的外径不断增大,盘卷轮扭矩也会不断加大、盘卷线速度也随之增加。这将致使转印带在摄像机下的运行速度只能在初始阶段满足需求,当转印带的卷盘外径增大到一定程度后,其线速度又会逐渐加快,从而重新产生模糊图像。 目前,可选的解决方案是,采用基于电流过载保护原理的电气检测负反馈系统对盘卷速度进行检测,并采用电机调速系统对电机转速进行降速调制,但这种方式通常包括结构复杂的检测、反馈装置,成本高昂。 因此,研发一种机械限速的柔性材料卷盘具有重要意义。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解决柔性材料卷盘装置通常采用基于电气原理的过载、过速保护系统,或者需要对驱动电机进行调速控制,否则无法应用机器视觉技术进行高效率的转印带转印编码检验;目前缺少结构相对简单、具有机械限速功能的柔性材料卷盘的技术问题,本技术提供一种带有脱扣限速机构的柔性材料卷盘。 本技术解决技术问题所采取的技术方案如下: 带有脱扣限速机构的柔性材料卷盘,包括脱扣限速机构、驱动机构和磁力卷盘,驱动机构包括电机和联轴器;脱扣限速机构包括第一驱动轴、第二驱动轴、弹簧组、弹簧前端座、弹簧后端座、压力调整螺母、键和多个弹簧定位销;第一驱动轴包括光杆、挡板、螺杆和驱动轴孔,光杆和螺杆分别同轴固连于挡板的两侧,其三者一体成型;驱动轴孔位于螺杆的顶端,其内侧壁上设有沿轴向的第一键槽; 所述弹簧前端座包括主动摩擦轮盘和销轴,销轴同轴固连于主动摩擦轮盘的前端面上,其二者一体成型;销轴的外侧壁上设有沿轴向的第二键槽;多个弹簧定位销按相同的圆周角同轴固连在主动摩擦轮盘的后侧端面上;多个弹簧定位销按相同的圆周角同轴固连在弹簧后端座的后侧端面上;第二驱动轴包括从动摩擦轮盘和卷盘轴,卷盘轴同轴固连于从动摩擦轮盘的后侧端面上,其二者一体成型;弹簧后端座为圆环结构,圆环的外径与主动摩擦轮盘相同,圆环的内侧壁光滑;弹簧组包括多根弹簧,所述的每一个弹簧完全相同,弹簧的两端分别套在一个弹簧定位销上; 所述第一驱动轴的螺杆顺次穿过压力调整螺母和弹簧后端座,压力调整螺母与螺杆螺纹连接,弹簧后端座的一端与压力调整螺母连接,其另一端与弹簧组的一端连接,弹簧组的另一端与主动摩擦轮盘的前端面连接;销轴插入到驱动轴孔内部,第一键槽通过键与第二键槽连接; 所述磁力卷盘包括卷盘挡板、卷盘芯轴和芯轴压板,其三者顺次同轴固连,卷盘芯轴的后端面设有沿其径向的通槽,芯轴压板嵌入通槽内; 所述电机的动力轴通过联轴器与第一驱动轴的光杆连接,主动摩擦轮盘的前端面与从动摩擦轮盘的前端面连接,卷盘轴的末端与磁力卷盘同轴固连。 所述多个弹簧定位销为六个,三个弹簧定位销分别按度的圆周角间隔固连在主动摩擦轮盘的后侧端面上,另外三个弹簧定位销按相同的方式固连在弹簧后端座的后侧端面上;所述主动摩擦轮盘上设有三个沉孔螺孔,它们分别按度的圆周角间隔均布在主动摩擦轮盘的后侧端面上;所述弹簧后端座上也设有与沉孔螺孔完全相同的三个沉孔螺孔;所述六个弹簧定位销均为螺栓,它们以螺纹连接的形式与三个沉孔螺孔或弹簧后端座上的三个沉孔螺孔连接。 所述通槽内设有磁块,芯轴压板为铁磁材料,所述磁块与芯轴压板通过磁力固连。 所述弹簧组可以由一个大扭簧代替,该扭簧直接套在螺杆上与弹簧组对应的位置,扭簧的两端分别与弹簧后端座和主动摩擦轮盘固连。 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本装置具有基于机械原理的限速功能,其核心部件能自动对传动轴上的过载扭矩进行释放和复位,从而间接限制印带等柔性材料在卷盘上的最大盘卷速度,进而使得柔性材料的盘卷速度在不超过极限速度的一个区间内周期性地改变,使其满足特殊检测场合下的速度控制需求。另外,本装置无需复杂昂贵的电气检测元件和反馈、控制系统,也无需对驱动电机进行调速控制,并能确保盘卷装置以最高的平均转速连续运转,从而获得最佳效率。 【专利附图】【附图说明】 图1是本技术带有脱扣限速机构的柔性材料卷盘的立体图; 图2是图1的爆炸视图; 图3是本技术中脱口限速机构的爆炸视图; 图4是本技术中第一驱动轴的立体图; 图5是图4的轴向剖面图; 图6是本技术中弹簧前端座的立体图; 图7是本技术中第二驱动轴的立体图; 图8是本技术中卷盘芯轴的立体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做进一步详细说明。 如图1至图8所示,本技术带有脱扣限速机构的柔性材料卷盘,包括脱扣限速机构1、驱动机构2和磁力卷盘3,驱动机构2包括电机2-1和联轴器2-2 ;脱扣限速机构I包括第一驱动轴1-1、第二驱动轴1-2、弹簧组1-3、弹簧前端座1-4、弹簧后端座1-5、压力调整螺母1-6、键1-7和多个弹簧定位销1-8。第一驱动轴1-1包括光杆1-1-1、挡板1_1_2、螺杆1-1-3和驱动轴孔1-1-4,光杆1-1-1和螺杆1-1-3分别同轴固连于挡板1_1_2的两侦牝其三者一体成型;驱动轴孔1-1-4位于螺杆1-1-3的顶端,其内侧壁上设有沿轴向的第一键槽 1-1-4-1。 弹簧前端座1-4包括主动摩擦轮盘1-4-1和销轴1-4-2,销轴1_4_2同轴固连于主动摩擦轮盘1-4-1的前端面上,其二者一体成型;销轴1-4-2的外侧壁上设有沿轴向的第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带有脱扣限速机构的柔性材料卷盘,其特征在于:该柔性材料卷盘包括脱扣限速机构(1)、驱动机构(2)和磁力卷盘(3),驱动机构(2)包括电机(2‑1)和联轴器(2‑2);脱扣限速机构(1)包括第一驱动轴(1‑1)、第二驱动轴(1‑2)、弹簧组(1‑3)、弹簧前端座(1‑4)、弹簧后端座(1‑5)、压力调整螺母(1‑6)、键(1‑7)和多个弹簧定位销(1‑8);第一驱动轴(1‑1)包括光杆(1‑1‑1)、挡板(1‑1‑2)、螺杆(1‑1‑3)和驱动轴孔(1‑1‑4),光杆(1‑1‑1)和螺杆(1‑1‑3)分别同轴固连于挡板(1‑1‑2)的两侧,其三者一体成型;驱动轴孔(1‑1‑4)位于螺杆(1‑1‑3)的顶端,其内侧壁上设有沿轴向的第一键槽(1‑1‑4‑1);所述弹簧前端座(1‑4)包括主动摩擦轮盘(1‑4‑1)和销轴(1‑4‑2),销轴(1‑4‑2)同轴固连于主动摩擦轮盘(1‑4‑1)的前端面上,其二者一体成型;销轴(1‑4‑2)的外侧壁上设有沿轴向的第二键槽(1‑4‑2‑1);多个弹簧定位销(1‑8)按相同的圆周角同轴固连在主动摩擦轮盘(1‑4‑1)的后侧端面上;多个弹簧定位销(1‑8)按相同的圆周角同轴固连在弹簧后端座(1‑5)的后侧端面上;第二驱动轴(1‑2)包括从动摩擦轮盘(1‑2‑1)和卷盘轴(1‑2‑2),卷盘轴(1‑2‑2)同轴固连于从动摩擦轮盘(1‑2‑1)的后侧端面上,其二者一体成型;弹簧后端座(1‑5)为圆环结构,圆环的外径与主动摩擦轮盘(1‑4‑1)相同,圆环的内侧壁光滑;弹簧组(1‑3)包括多根弹簧,所述的每一个弹簧完全相同,弹簧的两端分别套在一个弹簧定位销(1‑8)上;所述第一驱动轴(1‑1)的螺杆(1‑1‑3)顺次穿过压力调整螺母(1‑6)和弹簧后端座(1‑5),压力调整螺母(1‑6)与螺杆(1‑1‑3)螺纹连接,弹簧后端座(1‑5)的一端与压力调整螺母(1‑6)连接,其另一端与弹簧组(1‑3)的一端连接,弹簧组(1‑3)的另一端与主动摩擦轮盘(1‑4‑1)的前端面连接;销轴(1‑4‑2)插入到驱动轴孔(1‑1‑4)内部,第一键槽(1‑1‑4‑1)通过键(1‑7)与第二键槽(1‑4‑2‑1)连接;所述磁力卷盘(3)包括卷盘挡板(3‑3)、卷盘芯轴(3‑2)和芯轴压板(3‑1),其三者顺次同轴固连,卷盘芯轴(3‑2)的后端面设有沿其径向的通槽(3‑2‑1),芯轴压板(3‑1)嵌入通槽(3‑2‑1)内;所述电机(2‑1)的动力轴通过联轴器(2‑2)与第一驱动轴(1‑1)的光杆(1‑1‑1)连接,主动摩擦轮盘(1‑4‑1)的前端面与从动摩擦轮盘(1‑2‑1)的前端面连接,卷盘轴(1‑2‑2)的末端与磁力卷盘(3)同轴固连。...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周晓东朱成伟尚金红
申请(专利权)人:长春工业大学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吉林;2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