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新型减震限矩型永磁涡流耦合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0620999 阅读:121 留言:0更新日期:2014-11-06 13:32
一种新型减震限矩型永磁涡流耦合器,其特征是包括主动轴轴套(1)、永磁体固定盘(6)、永磁体(7)、铜盘(8)、从动盘(9)、动盘连接件(11)和从动法兰(15),电机输出的主动轴与主动轴轴套(1)相连接,主动轴轴套(1)通过键将扭矩传递到永磁体固定盘(6),永磁体固定盘(6)带动永磁体(7)旋转,旋转的永磁体(7)与铜盘(8)之间由于磁感应将扭矩传递到从动盘(9)。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新型减震限矩型永磁涡流耦合器能够解决普通涡流耦合器在实际使用过程中主动轴和从动轴难以对中和震动较大的问题,可以大大延长限矩型永磁涡流耦合器的实用寿命。(*该技术在2024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专利摘要】一种新型减震限矩型永磁涡流耦合器,其特征是包括主动轴轴套(1)、永磁体固定盘(6)、永磁体(7)、铜盘(8)、从动盘(9)、动盘连接件(11)和从动法兰(15),电机输出的主动轴与主动轴轴套(1)相连接,主动轴轴套(1)通过键将扭矩传递到永磁体固定盘(6),永磁体固定盘(6)带动永磁体(7)旋转,旋转的永磁体(7)与铜盘(8)之间由于磁感应将扭矩传递到从动盘(9)。本技术的新型减震限矩型永磁涡流耦合器能够解决普通涡流耦合器在实际使用过程中主动轴和从动轴难以对中和震动较大的问题,可以大大延长限矩型永磁涡流耦合器的实用寿命。【专利说明】一种新型减震限矩型永磁涡流耦合器
本技术是一种适用于电力、煤炭、建材、化工、钢铁、有色、造纸、纺织等8大重点高耗能行业的工业调速设备,连接在驱动端与负载端之间,用于改变输入输出转速和扭矩的一种新型减震限矩型永磁涡流耦合器。
技术介绍
我国是能耗大国,能源利用率较低,能源储备不足,节能降耗已成为全社会关注的重点。风机、水泵负载是量大面广的常用设备,其耗能在交流电机总能耗中占很大的比例。由于风机、水泵等的驱动设备陈旧落后,有很大的节电潜力。目前很多地方大部分风机、泵类负载都采用挡板或阀门的机械节流方式来调节风量或流量,系统调节方式落后,设备长期低负荷运行,能量浪费非常严重。 采用永磁涡流耦合器对风机、泵类负载采用调速控制,其节电效果显著,而且能够很好地应用在易燃易爆、潮湿、粉尘含量高、电压波动大、谐波含量较高、冲击负载等恶劣环境。该产品实现电动机和负载间无机械链接的传动方式,在满足现场工况的同时,减振和隔振效果好,可以增加整个系统的可靠性和大大延长轴承和密封件的寿命。还有它本身是机械设备,能够很好地适应电网质量不稳定、谐波干扰、易燃易爆、潮湿、粉尘含量高、电流变化冲击负载等环境。同时,恒速的耦合器大量应用在重负载,环境恶劣的,振动较厉害,维护工作量大的环境。 目前工业用的限矩型永磁涡流耦合器在装配过程中存在一些问题,其一,一般限矩型永磁涡流耦合器在装配过程中,主动轴和从动轴难以对中。其二,一般限矩型永磁涡流耦合器在使用过程中由于悬臂过长而引起的振动过大,噪音较大,较大的震动将导致涡流耦合器实用寿命大大减小。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新型减震限矩型永磁涡流耦合器,以克服主动轴和从动轴难以对中、振动过大、噪音较大、较大的震动将导致涡流耦合器实用寿命大大减小的缺陷。 本技术的技术方案是: —种新型减震限矩型永磁涡流耦合器,包括主动轴轴套1、永磁体固定盘6、永磁体7、铜盘8、从动盘9、动盘连接件11和从动法兰15,电机输出的主动轴与主动轴轴套I相连接,主动轴轴套I通过键将扭矩传递到永磁体固定盘6,永磁体固定盘6带动永磁体7旋转,旋转的永磁体7与铜盘8之间由于磁感应将扭矩传递到从动盘9,从动盘9将扭矩传递到从动盘连接件11,从动盘连接件11通过螺栓将扭矩传递到从动法兰15,最终通过从动法兰15将扭矩传递给从动轴输出扭矩。 还包括轴承2、主动盘连接件3、气隙调整装置4和气隙调整支座5 ;电机输出的主动轴与主动轴轴套I相连接,主动轴轴套I与轴承内圈2过渡配合,轴承外圈2与主动盘连接件3内孔过渡配合,主动盘连接件3与从动盘9通过螺栓连接,铜盘8固定在从动盘9上,永磁体7固定在永磁体固定盘6上,气隙调整支座5固定在永磁体固定盘6上,气隙调整装置4与气隙调整支座5相连接。 所述从动盘9与从动盘连接件11通过螺栓连接,轴承支承座10与主动轴轴套I通过螺栓相连接,轴承支承座10与轴承内圈12过渡配合。 所述轴承12设置在轴承支承座10上,轴承内圈12外侧设有从动轴承端盖13。 所述从动盘连接件11与从动法兰15通过螺栓连接,并且在螺栓连接处增加橡胶圈14。橡胶圈14可以吸收主动轴的震动,起到减震作用。 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 一般限矩型永磁涡流耦合器在装配过程中,主动轴和从动轴难以对中,实用过程中涡流耦合器震动较大,噪音较大,较大的震动将导致涡流耦合器实用寿命大大减小。本技术的新型减震限矩型永磁涡流耦合器能够解决普通涡流耦合器在实际使用过程中主动轴和从动轴难以对中和震动较大的问题,可以大大延长限矩型永磁涡流耦合器的实用寿命O 【专利附图】【附图说明】 图1是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描述: 如图1,一种新型减震限矩型永磁涡流耦合器,包括主动轴轴套1、永磁体固定盘 6、永磁体7、铜盘8、从动盘9、动盘连接件11和从动法兰15,电机输出的主动轴与主动轴轴套I相连接,主动轴轴套I通过键将扭矩传递到永磁体固定盘6,永磁体固定盘6带动永磁体7旋转,旋转的永磁体7与铜盘8之间由于磁感应将扭矩传递到从动盘9,从动盘9将扭矩传递到从动盘连接件11,从动盘连接件11通过螺栓将扭矩传递到从动法兰15,最终通过从动法兰15将扭矩传递给从动轴输出扭矩。 包括轴承2、主动盘连接件3、气隙调整装置4和气隙调整支座5 ;电机输出的主动轴与主动轴轴套I相连接,主动轴轴套I与轴承内圈2过渡配合,轴承外圈2与主动盘连接件3内孔过渡配合,主动盘连接件3与从动盘9通过螺栓连接,铜盘8固定在从动盘9上,永磁体7固定在永磁体固定盘6上,气隙调整支座5固定在永磁体固定盘6上,气隙调整装置4与气隙调整支座5相连接。 从动盘9与从动盘连接件11通过螺栓连接,轴承支承座10与主动轴轴套I通过螺栓相连接,轴承支承座10与轴承内圈12过渡配合。 轴承12设置在轴承支承座10上,轴承内圈12外侧设有从动轴承端盖13。 从动盘连接件11与从动法兰15通过螺栓连接,并且在螺栓连接处增加橡胶圈14。橡胶圈14可以吸收主动轴的震动,起到减震作用。 本技术的新型减震限矩型永磁涡流耦合器增加轴承2,轴承12及辅助部分,即轴承支承座10和从动轴承端盖13,使得从动部分:主动盘连接件、从动盘、从动轴承端盖、橡胶圈和从动法兰,通过轴承支撑在主动轴套15上,增加主动部分的刚度,同时使得主动部分与从动部分通过轴承刚性约束,解决装配过程中从动轴与主动轴对中难的问题,减小联轴器的震动,降低噪音。 本技术的新型减震限矩型永磁涡流耦合器增加橡胶圈14,当震动通过11从动盘连接件传递到15从动法兰时,橡胶圈14可以吸收部分震动,进一步减小震动,降低噪曰? 本技术的工作原理如下: 电机输出的扭矩通过键传递到主动轴轴套I,主动轴轴套I通过键将扭矩传递到永磁体固定盘6,永磁体固定盘6带动永磁体7旋转,旋转的永磁体7与铜盘8之间由于磁感应将扭矩传递到从动盘9,从动盘9将扭矩传递到从动盘连接件11,从动盘连接件11通过螺栓将扭矩传递到从动法兰15,最终通过从动法兰15将扭矩传递给从动轴输出扭矩。 上面所述的实施例仅仅是对本技术的优选实施方式进行描述,并非对本技术的构思和范围进行限定,在不脱离本技术设计构思前提下,本领域中普通工程技术人员对本技术的技术方案作出的各种变型和改进,均应落入本技术的保护范围,本技术请求保护的
技术实现思路
已经全部记载在权利要求书中。【权利要求】1.一种新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新型减震限矩型永磁涡流耦合器,其特征是包括主动轴轴套(1)、永磁体固定盘(6)、永磁体(7)、铜盘(8)、从动盘(9)、动盘连接件(11)和从动法兰(15),电机输出的主动轴与主动轴轴套(1)相连接,主动轴轴套(1)通过键将扭矩传递到永磁体固定盘(6),永磁体固定盘(6)带动永磁体(7)旋转,旋转的永磁体(7)与铜盘(8)之间由于磁感应将扭矩传递到从动盘(9),从动盘(9)将扭矩传递到从动盘连接件(11),从动盘连接件(11)通过螺栓将扭矩传递到从动法兰(15),最终通过从动法兰(15)将扭矩传递给从动轴输出扭矩。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海燕
申请(专利权)人:南京中信达动力传动技术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