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与有关。
技术介绍
南方鲇(Silurus meridionalis Chen)又名大口鲇,曾叫南方大口鲶(Silurus soldatovi meridionalis 1977),分类学上隶属于鲇形目、鲇科、鲇属,因其口裂比鲇属其他鱼类为大,其末端已达眼球后缘的下方,故叫大口鲇。 大口鲇主产于长江流域的大江河中闽江和珠江亦有分布。常见的渔获个体重3~5千克,最大有愈40千克的记载,因此,它是属于大型经济鱼类之一。大口鲇肉质细嫩,肥而不腻,又无肌间细刺,还有一定的药用滋补价值,所以倍受国内外消费者的青睐。随着广大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对大口鲇的市场需求也与日俱增。但由于它是凶猛的肉食性鱼类,故不能靠增殖江河天然资源大幅度提高其产量,只能通过人工养殖的途径来满足社会的需求。生产实践证明,大口鲇具有下列七大优良的养殖性状1、生长速度快;2、饲养周期短;3、适温能力强,因而推广面特别宽度;4、食性可以转变础;5、苗种供应有保证;6、消费市场广阔;7、经济效益高。 四川是最早从事大口鲇移养驯化及工作养殖技术研究的省份。 目前常规的大口鲇亲鱼培育是在 ...
【技术保护点】
大口鲇亲鱼的早繁培育方法,该方法是在面积为250~350m↑[2]的培育池中放养密度为每10~20m↑[2]水面放养1组亲鱼,定期投喂动物性饲料或配有鲜鱼肉浆的配合饲料,定期进行流水刺激,逐渐增加流水量和次数。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杜军,赵刚,陈先均,刘光迅,
申请(专利权)人:四川省农业科学院水产研究所,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90[中国|成都]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