适于室内蝴蝶集中观赏的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106139 阅读:287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一种构建适于室内蝴蝶集中观赏的方法,属于园林绿化技术领域。本发明专利技术构建温室内蝴蝶人工饲养所需封闭环境:温度25℃~30℃,湿度70%~90%,通过搭遮荫网控制自然光照强度在10001x以内,蝴蝶对350-500nm短波光具有敏感性,设计350-500nm短波光的蝴蝶诱引灯,将盛有蝴蝶喜食液体食料的食盒放置在蝴蝶诱引灯下,在液体食料中加入食用色素,这样通过利用蝴蝶对短波光的敏感性和食物对蝴蝶的吸引,极大的强化了蝴蝶聚集的作用。本发明专利技术通过制造吸引蝴蝶的光源和喜食食料综合应用于活体蝴蝶的生态旅游中,既满足了蝴蝶的环境需要,又提高了游赏的价值。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的是一种园林
的方法,具体地说,是一种。
技术介绍
20世纪80年代以来,生态旅游成为旅游产品中增长最快的部分,平均年增长率为20%~25%,是21世纪国际旅游业发展的新方向,我国的生态旅游业在20世纪90年代后也迅速的发展起来。作为一种寓教于乐的生态旅游项目,蝴蝶馆、蝴蝶园、蝴蝶谷在90年代以后纷纷出现,供人们观光休闲和开展科普教育活动,深受广大市民,尤其是少年儿童的喜爱。仅英国就有大大小小80余家观赏蝴蝶馆。我国的蝴蝶馆正处于起步时期,主要采用了蝴蝶标本、工艺品、蝶翅画、书画的形式。但随着社会的发展,活蝶观赏以其返朴归真、回归自然、惟妙惟肖的独特之美,越来越受到人们的欢迎,成为了生态旅游的亮点。 经过对现有技术的检索发现,韦公远在《蝴蝶的养殖技术》(中国特产报.2004.4)中谈到蝴蝶饲养的技术方法,这些技术虽然能确保蝴蝶养殖成活,但蝴蝶大多散布在温室内的各个角落,不能使蝴蝶集中的飞舞或栖息,观赏者难以体验到大量蝴蝶窈窕的体态和翩飞的舞姿。而通过灯光、食源的综合控制,既可以满足蝴蝶生存的需要,又能达到在温室内集中观赏蝴蝶的目的,具有较好的应用前景。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温室活体蝴蝶展示中的不足,提出一种,使其在保证蝴蝶生长所需的环境条件下,将蝴蝶吸引到相对集中的区域观赏,达到集中观赏的目的。 本专利技术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的,本专利技术构建温室内蝴蝶人工饲养所需封闭环境温度25℃~30℃,湿度70%~90%,通过搭遮荫网控制自然光照强度在1000lx以内,蝴蝶对350-500nm短波光具有敏感性,设计350-500nm短波光的蝴蝶诱引灯,将盛有蝴蝶喜食液体食料的食盒放置在蝴蝶诱引灯下,在液体食料中加入食用色素,这样通过利用蝴蝶对短波光的敏感性和食物对蝴蝶的吸引,极大的强化了蝴蝶聚集的作用。 以下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的说明,具体包括以下几方面1、蝴蝶诱引灯采用深照型灯具,灯具圆柱型,内径30-50cm,高度50-60cm,顶部封闭,有灯泡固定装置和散热孔(散热孔10个,每个直径为2cm,均匀分布),灯具为不锈钢板,厚度1mm,底部用透明无色玻璃密封,玻璃厚度2mm,光源为高压汞灯,波长350-500nm,电压220v,功率250w,光通量8000~10000lm,色温6000~8000k,灯头型号E40。根据室内屋顶的高度,参考游憩观赏的要求,确定灯具的悬挂高度,一般高度在2.0m~2.5m之间。 2、蝴蝶喜食液体食料将蔗糖与水按0.8~1∶10的比例(重量比)配成蔗糖溶液,溶液中再分别加入红、蓝、黄等不同颜色的食用色素胭脂红、亮蓝、柠檬黄(配比分别为胭脂红0.02~0.05g/L,亮蓝0.02~0.05g/L,柠檬黄0.05~0.1g/L),溶液呈现出不同的颜色,液体食料容器为宽口浅底的透明的塑料培养皿,培养皿直径10cm,高度2cm,蝴蝶食料盛至1.5cm的高度,悬挂于灯具的下方,每个灯具下悬挂3~5个食盒,高低相间、错落有致的悬挂,离灯最近距离为30cm,最远距离为100cm。 本专利技术通过制造吸引蝴蝶的光源和喜食食料综合应用于活体蝴蝶的生态旅游中,可以使蝴蝶聚集,翩翩起舞,集中观赏,既满足了蝴蝶的环境需要,又提高了游赏的价值。本专利技术方法简单,成本低廉,非常适用于活体蝴蝶展示馆。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对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作详细说明本实施例在以本专利技术技术方案为前提下进行实施,给出了详细的实施方式和具体的操作过程,但本专利技术的保护范围不限于下述的实施例。 实施例11、在一个面积1000m2环境稳定的温室内(温度25℃~30℃,湿度70%~90%,通过搭遮荫网控制自然光照强度在500lx以内),放养300只蝴蝶,在室内悬挂蝴蝶诱引灯,灯的底面距地面2.5m处,灯具圆柱型,内径50cm,高度60cm,为不锈钢板,厚度1mm,顶部封闭,有灯泡固定装置和散热孔(散热孔10个,每个直径为2cm,均匀分布),底部用透明无色玻璃密封,玻璃厚度2mm,光源为高压汞灯,波长350-400nm,光通量10000lm,色温6000~7000k。 2、在蝴蝶诱引灯下面悬挂5只蝴蝶诱引食盒,2只红色,2只黄色,1只蓝色,悬挂高度距离诱引灯底面分别为30cm,40cm,50cm,50cm,70cm,食盒内食料溶液的蔗糖和水的比例为1∶10,食用色素的比例为每升溶液胭脂红0.03g、柠檬黄0.08g、亮蓝0.03g。 3、按照以上设计,在1000m2的温室内悬挂5个同样的装置,经测定,每个诱引灯下,在同一时间内平均有25只蝴蝶聚集在灯光下,有的在取食,有的在飞舞,形成美丽的景观。 实施例21、在一个面积1000m2环境稳定的温室内(温度25℃~30℃,湿度70%~90%,通过搭遮荫网控制自然光照强度在500lx以内),放养200只蝴蝶,在室内悬挂蝴蝶诱引灯,灯的底面距地面2.0m处,灯具圆柱型,内径40cm,高度50cm,为不锈钢板,厚度1mm,顶部封闭,有灯泡固定装置和散热孔(散热孔10个,每个直径为2cm,均匀分布),底部用透明无色玻璃密封,玻璃厚度2mm,光源为高压汞灯,波长400-500nm,光通量8000lm,色温7000~8000k。 2、在蝴蝶诱引灯下面悬挂3只蝴蝶诱引食盒,1只红色,1只黄色,1只蓝色,悬挂高度距离诱引灯底面分别为40cm,40cm,50cm,食盒内食料溶液的蔗糖和水的比例为0.8∶10,食用色素的比例为每升溶液胭脂红0.03g、柠檬黄0.1g、亮蓝0.04g。 3、按照以上设计,在1000m2的温室内悬挂5个同样的装置,经测定,每个诱引灯下,在同一时间内平均有20只蝴蝶聚集在灯光下,有的在取食,有的在飞舞,形成美丽的景观。 实施例31、在一个面积500m2环境稳定的温室内(温度25℃~30℃,湿度70%~90%,通过搭遮荫网控制自然光照强度在500lx以内),放养300只蝴蝶,在室内悬挂蝴蝶诱引灯,灯的底面距地面2.5m处,灯具圆柱型,内径30cm,高度40cm,为不锈钢板,厚度1mm,顶部封闭,有灯泡固定装置和散热孔(散热孔10个,每个直径为2cm,均匀分布),底部用透明无色玻璃密封,玻璃厚度2mm,光源为高压汞灯,波长45-500nm,光通量9000lm,色温7000~7500k,。 2、在蝴蝶诱引灯下面悬挂5只蝴蝶诱引食盒,2只红色,1只黄色,2只蓝色,悬挂高度距离诱引灯底面分别为30cm,50cm,40cm,50cm,60cm,食盒内饲料溶液的蔗糖和水的比例为1∶10,食用色素的比例为每升溶液胭脂红0.04g、柠檬黄0.05g、亮蓝0.05g。 3、按照以上设计,在500m2的温室内悬挂5个同样的装置,经测定,每个诱引灯下,在同一时间内平均有35只蝴蝶聚集在灯光下,有的在取食,有的在飞舞,形成美丽的景观。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构建适于室内蝴蝶集中观赏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构建温室内蝴蝶人工饲养所需封闭环境:温度25℃~30℃,湿度70%~90%,通过搭遮荫网控制自然光照强度在1000lx以内,蝴蝶对350-500nm短波光具有敏感性,设计350-500nm短波光的蝴蝶诱引灯,将盛有蝴蝶喜食液体食料的食盒放置在蝴蝶诱引灯下,在液体食料中加入食用色素,这样通过利用蝴蝶对短波光的敏感性和食物对蝴蝶的吸引,极大的强化了蝴蝶聚集的作用。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构建适于室内蝴蝶集中观赏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构建温室内蝴蝶人工饲养所需封闭环境温度25℃~30℃,湿度70%~90%,通过搭遮荫网控制自然光照强度在1000lx以内,蝴蝶对350-500nm短波光具有敏感性,设计350-500nm短波光的蝴蝶诱引灯,将盛有蝴蝶喜食液体食料的食盒放置在蝴蝶诱引灯下,在液体食料中加入食用色素,这样通过利用蝴蝶对短波光的敏感性和食物对蝴蝶的吸引,极大的强化了蝴蝶聚集的作用。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构建适于室内蝴蝶集中观赏的方法,其特征是所述的蝴蝶诱引灯,采用深照型灯具,灯具为圆柱型,顶部封闭,有灯泡固定装置和散热孔,底部用透明无色玻璃密封,光源为高压汞灯,波长350-500nm。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构建适于室内蝴蝶集中观赏的方法,其特征是所述的圆柱型,直径为30-50cm,高度为50-60cm,为不锈钢板,不锈钢板的厚度为1mm,底部透明无色玻璃厚度为2mm。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或3所述的构建适于室内蝴蝶集中观赏的方法,其特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车生泉宫宾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交通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31[中国|上海]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