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李顾民专利>正文

白蚁检测棒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60261 阅读:287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白蚁检测棒,包括表面开有多个小孔的管形外壳,所述管形外壳内套装有木棒,该木棒外包裹有吸附了白蚁诱剂的包覆层;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结构简单、成本低廉并能够检测到地下是否有白蚁存在,通过检测人们可以对地底所存在的白蚁及时进行消灭,是一种广泛用于对地下白蚁进行检测的白蚁检测棒。(*该技术在2018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白蚁防治工具,特别是一种白蚁检测棒
技术介绍
白蚁是世界性的重要害虫之一,全球热带、亚热带各国普遍受其 危害,在我国长江以南各省市白蚁危害遍及国民经济建筑的各个行业及民众衣食住行的各个方面;通常大多数的白蚁都属土栖性,白蚁蚁 巢筑于地下,巢穴里的白蚁在地下四处乱窜,^旦由于白蚁是隐蔽危害, 即使地下遍布白蚁人们也不为所知,直到当白蚁咬烂或咬死树木或把 建筑物内的装饰装修吃空且不经意咬破物体时才被人们发现,此时已 给人们的财产带来了严重的损害,因此,如何在白蚁危害物体前及时 发现白蚁并进行消灭成为了一项重要的研究课题;目前,市面上出现了一种白蚁检测仪器,该仪器通过声发射检测 技术对物体进行检测,根据物体在受力或高温变形的过程中产生的应 力波来推断发声源和材料的性能,可以实时的反映状态或缺陷的动态 信息,实施监测和报警;然而,这种仪器价格高昂,且并不能对地下 物体进行才企测,以至于对藏于地下的白蚁无能为力。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本技术提供一种结构简单、成本 低廉并能够检测到地下是否有白蚊存在,以便及时消灭白蚁,减少损 失的白蚊检测棒。本技术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釆用的技术方案是白蚁检测棒,包括表面开有多个小孔的管形外壳,所述管形外壳内套装有木棒,该木棒外包裹有吸附了白蚁诱剂的包覆层。 在本技术中,所述管形外壳底部卡装有环形底盖。 在本技术中,所述木棒顶部设有手把。 在本技术中,所述管形外壳顶部设有顶盖。 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使用时,将白蚊^r测棒埋藏于地下, 如果该地下附近有白蚁活动,那么白蚁就会被管形外壳内的木棒及包 裹在木棒外吸附了白蚁诱剂的包覆层所吸引,很快就会被引诱过来取 食,当经过一段时间后,再取出白蚁检测棒即可判断出此区域地下是 否有白蚁活动,这样就可以进一步采取相关灭蚁措施,将地下所存在 的白蚁及时的进行消灭。以下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技术进一步说明。 图l是本技术的结构拆分图; 图2是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技术中底盖的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参照附图说明图1、图2,白蚊^r测棒,包括表面开有多个小孔11的管形 外壳l,所述管形外壳1内套装有木纟奉2,该木棒2外包裹有吸附了 白蚁诱剂的包覆层3,通常改包覆层为纸质, 一般的废旧报纸或其他 软性纸张都可以。使用时,将白议检测棒埋藏于地下,如果该地下附近有白蚁活动,那么白蚁就会被管形外壳1内的木棒2及包裹在木棒2外吸附了白蚁诱剂的包覆层所吸引,很快就会被引诱过来穿过管形外壳1上的小孔 11进行取食,当经过一段时间后,再取出白议检测棒即可判断出此 区域地下是否有白蚁活动,这样就可以进一步采取相关灭蚁措施,将 地下所存在的白议及时的进行消灭。在本技术中,管形外壳l底部卡装有环形底盖4 (如图3所 示),由于木棒2不一定与管形外壳1的大小刚好匹配, 一旦过小就 不能被管形外壳1卡住,通过管形外壳1底部的环形底盖4可以起到 很好的支撑作用。在本技术中,木棒2顶部设有手把5,这样可以捏住手把5直接将木棒2从管形外壳1内取出,令产品使用起来更为方便。在本技术中,管形外壳1顶部i殳有顶盖6,通过顶盖6可以将管形外壳l顶部盖住,令产品外形更为美观。本技术结构简单、成本低廉并能够检测到地下是否有白蚁存在,通过检测人们可以对地底所存在的白蚁及时进行消灭,是一种广泛用于对地下白蚁进行;险测的白蚊检测棒。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白蚁检测棒,其特征在于:包括表面开有多个小孔(11)的管形外壳(1),所述管形外壳(1)内套装有木棒(2),该木棒(2)外包裹有吸附了白蚁诱剂的包覆层(3)。

【技术特征摘要】
1. 白蚁检测棒,其特征在于包括表面开有多个小孔(11)的管形外壳(1),所述管形外壳(1)内套装有木棒(2),该木棒(2)外包裹有吸附了白蚁诱剂的包覆层(3)。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白蚊检测棒,其特征在于所述管形...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顾民
申请(专利权)人:李顾民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44[中国|广东]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