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有机电致发光器件及其制备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10599299 阅读:80 留言:0更新日期:2014-10-30 12:59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有机电致发光器件及其制备方法,所述有机电致发光器件包括依次层叠的导电阳极玻璃基底、空穴注入层、空穴传输层、发光层、电子传输层、电子注入层和复合阴极,所述复合阴极由依次层叠的金属氧化物掺杂层、小分子有机硅层和导电薄膜层组成;金属氧化物掺杂层利用金属氧化物与硅化合物进行掺杂,金属氧化物可提高电子的注入能力,而硅化合物制备后形成排列有序的微球结构,对光进行散射;小分子有机硅层材料在室温下即可结晶,结晶后的晶体有序结构可进一步加强光的散射,减少侧向发射的光;导电薄膜材料可以有效提高电子的注入效率,可对透过的光进行反射,使光反射回到器件的底部,这种复合阴极可有效提高器件发光效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专利摘要】本专利技术公开了,所述有机电致发光器件包括依次层叠的导电阳极玻璃基底、空穴注入层、空穴传输层、发光层、电子传输层、电子注入层和复合阴极,所述复合阴极由依次层叠的金属氧化物掺杂层、小分子有机硅层和导电薄膜层组成;金属氧化物掺杂层利用金属氧化物与硅化合物进行掺杂,金属氧化物可提高电子的注入能力,而硅化合物制备后形成排列有序的微球结构,对光进行散射;小分子有机硅层材料在室温下即可结晶,结晶后的晶体有序结构可进一步加强光的散射,减少侧向发射的光;导电薄膜材料可以有效提高电子的注入效率,可对透过的光进行反射,使光反射回到器件的底部,这种复合阴极可有效提高器件发光效率。【专利说明】
本专利技术涉及有机电致发光领域,特别涉及。
技术介绍
1987年,美国Eastman Kodak公司的C. W. Tang和VanSlyke报道了有机电致发光 研究中的突破性进展。利用超薄薄膜技术制备出了高亮度,高效率的双层有机电致发光器 件(OLED)。10V下亮度达到1000cd/m 2,其发光效率为1. 511m/W,寿命大于100小时。 0LED的发光原理是基于在外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有机电致发光器件,包括依次层叠的导电阳极玻璃基底、空穴注入层、空穴传输层、发光层、电子传输层、电子注入层和复合阴极,其特征在于,所述复合阴极由依次层叠的金属氧化物掺杂层、小分子有机硅层和导电薄膜层组成,所述金属氧化物掺杂层的材质为金属氧化物和硅化合物按质量比1:0.2~1:0.5混合形成的混合材料,所述金属氧化物为三氧化钼、三氧化钨和五氧化二钒中的一种,所述硅化合物为一氧化硅、二氧化硅和硅酸钠中的一种;所述小分子有机硅层的材质为二苯基二(o‑甲苯基)硅、p‑二(三苯基硅)苯、1,3‑双(三苯基硅)苯和p‑双(三苯基硅)苯中的一种;所述导电薄膜层的材质为铟锡氧化物、铝锌氧化物和铟锌氧化物中的...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周明杰黄辉张振华王平
申请(专利权)人:海洋王照明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深圳市海洋王照明技术有限公司深圳市海洋王照明工程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