起重机起升机构用机械式无动力同步检测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0598011 阅读:109 留言:0更新日期:2014-10-30 11:16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起重机起升机构用机械式无动力同步检测装置,包括:箱体以及安装于箱体内部的齿轮传动机构;齿轮传动机构包括:A轴传动系、B轴传动系、C轴传动系、D轴传动系和差动轮系;通过纯机械结构传动,且通过圆台、摩擦片、齿轮C、弹簧、圆挡板和大螺母组成的过力矩保护机构;通过十字轴、与涡轮同步转动装配的大锥形齿轮、两个小锥齿轮和单独装配的大锥齿轮组成差动轮系,在不需要额外动力及电气控制的条件下,进行同步性检测,纯机械结构不需要额外动力及电气控制的条件下即可安全可靠工作;过力矩保护的设计,使该装置在使用的过程中,不会因输入转矩过大而损坏的显著优点,且整体结构简单紧凑,制造、安装及维护方便。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专利摘要】本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起重机起升机构用机械式无动力同步检测装置,包括:箱体以及安装于箱体内部的齿轮传动机构;齿轮传动机构包括:A轴传动系、B轴传动系、C轴传动系、D轴传动系和差动轮系;通过纯机械结构传动,且通过圆台、摩擦片、齿轮C、弹簧、圆挡板和大螺母组成的过力矩保护机构;通过十字轴、与涡轮同步转动装配的大锥形齿轮、两个小锥齿轮和单独装配的大锥齿轮组成差动轮系,在不需要额外动力及电气控制的条件下,进行同步性检测,纯机械结构不需要额外动力及电气控制的条件下即可安全可靠工作;过力矩保护的设计,使该装置在使用的过程中,不会因输入转矩过大而损坏的显著优点,且整体结构简单紧凑,制造、安装及维护方便。【专利说明】起重机起升机构用机械式无动力同步检测装置
本专利技术涉及起重运输机械行业,特别适用于具有高安全性要求的起重机起升机构 的同步性检测装置。
技术介绍
在核电站等特殊工况下工作的起重机,通常具有较高的安全性要求,该类起重机 的起升机构,通常要在电动机和卷筒之间设置一套同步性检测装置,以适时的检测电动机 和卷筒之间的转速是否发生变化,一旦变化超出了误差区间,就说明电动机到卷筒之间的 传动链发生了故障,需要立即将制动器上闸,停止起升或下降,并进行故障检查。 传统的同步性检测装置,通过采用在电动机和卷筒两端分别安装一套增量型编码 器,通过PLC适时对两个编码器的转速进行比对,当两者的比值变化超出了误差区间,认为 电动机到卷筒之间的传动链发生了故障。该检测形式具有以下缺点: 1.编码器等及电气控制元件对工作环境的要求较高,再加上电气件的老化,故障 率较高; 2.编码器等及电气控制组成的同步性检测装置,需要依靠电源才能工作,具有局 限性; 3.过多的采用编码器及电气控制,综合成本较高。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针对上述技术问题,提出针对核电站等特殊工况下工作的起重机,具有较 高的安全性要求,其起升机构通常要在电动机和卷筒之间设置一套同步性检测装置,传统 形式采用设置增量型编码器,通过PLC适时对编码器的转速进行比对,进而检测,该形式具 有对工作环境的要求较高,电气件易老化,故障率较高,需依靠电源才能工作,综合成本较 高等缺点,提出的通过圆台、摩擦片、齿轮C、弹簧、圆挡板和大螺母组成的过力矩保护机构, 使整个装置不会因输入力矩过大而被破坏;通过十字轴、涡轮下端的锥形齿轮、两个小锥齿 轮和大锥齿轮组成差动轮系,在不需要额外动力及电气控制的条件下,进行同步性检测,通 过纯机械结构设计解决了传统同步性检测装置的缺点和不足的起重机起升机构用机械式 无动力同步检测装置。 为达到以上目的,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起重机起升机构用机械式无动力同步检测装置,包括:箱体以及安装于箱体内部 的齿轮传动机构; 齿轮传动机构包括:A轴传动系、B轴传动系、C轴传动系、D轴传动系和差动轮系; A轴传动系包括;转动装配于箱体内部的轴A和与轴A同步转动装配的齿轮A ;轴 A -端伸出于箱体,且轴A伸出于箱体部分与起重机起升机构低速端卷筒相联接; B轴传动系包括:转动装配于箱体内部的轴B和与轴B同步转动装配的齿轮B ; 齿轮A与齿轮B啮合; C轴传动系包括:转动装配于箱体内部的轴C和与轴C同步转动装配的齿轮c; D轴传动系包括:转动装配于箱体内部的轴D和与轴D同步转动装配的齿轮D ;轴 D -端伸出于箱体,且轴D伸出于箱体部分与起重机起升机构高速端电动机相联接; 齿轮C与齿轮D啮合; 差动轮系包括:涡轮、十字轴、两个小锥齿轮和两个大锥齿轮;十字轴的纵轴一端 与轴B同步转动联接,另一端无扭矩传递转动装配大锥齿轮;另一个大锥齿轮无扭矩传递 转动装配于十字轴纵轴与轴B联接端;十字轴的横轴两端各无扭矩传递装配一个小锥齿 轮,且每一个小锥齿轮都与两个大锥齿轮啮合; 涡轮套置装配于轴B上,且与轴B无扭矩传递; 装配于十字轴纵轴与轴B联接端的大锥齿轮与涡轮同步转动装配; 轴C位于涡轮位置设置有用于驱动涡轮转动的涡杆部分; 轴A和轴B与十字轴纵轴平行装配;轴C和轴D与十字轴横轴平行装配;其中轴B 与十字轴纵轴联接端设置有用于十字轴纵轴轴向插入的嵌入凹槽,且十字轴纵轴与轴B通 过键D连接同步转动;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的本专利技术,轴A通过键A实现与起升机构的低速端卷筒同步转 动联接,轴D通过键F实现与起升机构的高速端电动机同步转动联接;进而卷筒的转动带动 轴A转动,从而带动齿轮A转动,通过齿轮A与齿轮B啮合,齿轮B转动,齿轮B带动轴B转 动,带动十字轴转动,十字轴横轴同步转动; 电动机的转动带动轴D转动,从而带动齿轮D转动,通过齿轮D与齿轮C啮合,带 动齿轮C转动,通过弹簧的预紧力,促使齿轮C、摩擦片和圆台贴合,进而产生旋转摩擦力带 动涡杆,涡杆带动涡轮转动,涡轮带动与其同步转动的大锥齿轮; 十字轴、与涡轮同步转动的大锥形齿轮、两个小锥齿轮和大锥齿轮组成差动轮 系; 设涡轮的转速为nl,设十字轴的转速为n2 ;通过齿轮A、齿轮B、齿轮D、齿轮C、涡 杆和涡轮之间的配比,使nl和n2之间满足如下关系:nl = 2Xn2 ;根据差速器的设计要求 满足:左半轴转速(为本文件中与涡轮同步转动的大锥形齿轮转速)+右半轴转速(单独装 配的大锥齿轮转速)=2*行星轮架转速(本文件中十字轴转速);则电动机和卷筒正常旋 转时,左半轴转速(为本文件中与涡轮同步转动的大锥形齿轮转速)已经等于2倍的行星 轮架转速(本文件中十字轴转速),进而右半轴转速(单独装配的大锥齿轮转速)为零;当 电动机和卷筒之间的转动链出现故障,导致两者之间的转速比发生变化,左半轴转速(为 本文件中与涡轮同步转动的大锥形齿轮转速)已经不等于2倍的行星轮架转速(本文件中 十字轴转速)则右半轴转速(单独装配的大锥齿轮转速)将大于零进而发生转动,起到了 检测电动机和卷筒转动同步性的作用。 轴C与涡杆轴心线同线;涡杆与轴C连接端设置有圆台;齿轮C套置于轴C上,齿 轮C位于圆台侧的端面设置有摩擦片,且摩擦片另一端面与圆台轴向对接端面贴合;轴C位 于齿轮C非摩擦片端通过螺纹装配有大螺母,且大螺母与齿轮C之间设置有弹簧;此结构当 轴D输入的转矩过大时,摩擦片和齿轮C之间会发生打滑,从而不会将过大的转矩转递到该 装置的其他部件,起到保护作用。 上述说明仅是本专利技术技术方案的概述,为了能够更清楚了解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手段, 而可依照说明书的内容予以实施,并且为了让本专利技术的上述和其他目的、特征和优点能够 更明显易懂,以下特举较佳实施例,并配合附图,详细说明如下。 【专利附图】【附图说明】 本专利技术共5幅附图,其中: 图1为本专利技术的主视图。 图2为图1的A-A剖视图。 图3为差动轮系装配位置B放大图。 图4为十字轴主视图。 图5为图4的旋转侧视图。 图中:1、螺栓A,2、垫圈A,3、端盖A,4、轴A,5、键A,6、轴承A,7、齿轮A,8、键B,9、螺 栓B,10、垫圈B,11、端盖B,12、轴承B,13、轴B,14、齿轮B,15、键C,16、轴承J,17、隔套,18、 大耐磨环,19、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起重机起升机构用机械式无动力同步检测装置,包括:箱体(51)以及安装于箱体(51)内部的齿轮传动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齿轮传动机构包括:A轴传动系、B轴传动系、C轴传动系、D轴传动系和差动轮系;所述A轴传动系包括;转动装配于箱体(51)内部的轴A(4)和与轴A(4)同步转动装配的齿轮A(7);所述轴A(4)一端伸出于箱体(51),且轴A(4)伸出于箱体(51)部分与起重机起升机构低速端卷筒相联接;所述B轴传动系包括:转动装配于箱体(51)内部的轴B(13)和与轴B(13)同步转动装配的齿轮B(14);所述齿轮A(7)与齿轮B(14)啮合;所述C轴传动系包括:转动装配于箱体(51)内部的轴C(23)和与轴C(23)同步转动装配的齿轮C(54);所述D轴传动系包括:转动装配于箱体(51)内部的轴D(62)和与轴D(62)同步转动装配的齿轮D(42);所述轴D(62)一端伸出于箱体(51),且轴D(62)伸出于箱体(51)部分与起重机起升机构高速端电动机相联接;所述齿轮C(54)与齿轮D(42)啮合;所述差动轮系包括:涡轮(24)、十字轴(26)、两个小锥齿轮(36)和两个大锥齿轮(27);十字轴(26)的纵轴一端与轴B(13)同步转动联接,另一端无扭矩传递转动装配大锥齿轮(27);另一个大锥齿轮(27)无扭矩传递转动装配于十字轴(26)纵轴与轴B(13)联接端;十字轴(26)的横轴两端各无扭矩传递装配一个小锥齿轮(36),且每一个小锥齿轮(36)都与两个大锥齿轮(27)啮合;所述涡轮(24)套置装配于轴B(13)上,且与轴B(13)无扭矩传递;所述装配于十字轴(26)纵轴与轴B(13)联接端的大锥齿轮(27)与涡轮(24)同步转动装配;所述轴C(23)位于涡轮(24)位置设置有用于驱动涡轮(24)转动的涡杆(84)部分。...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时军奎范鑫睿
申请(专利权)人:大连华锐重工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辽宁;2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