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于与电子设备相结合以识别防伪标识的电子插件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0594182 阅读:96 留言:0更新日期:2014-10-29 23:4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一种用于与电子设备相结合以识别防伪标识的电子插件,包括壳体、处理器、以及分别与其电连接的LED光头、解密IC模块、充电电池、SPI-FLASF编码器和USB端口电连接,充电电池还分别与充电电路模块和开关电连接,USB端口还与充电电路模块电连接。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设计结构简单、合理,通过USB端口与电子设备相连接后,可为充电电池进行充电;通过LED光头获取植入在物品表面的防伪标识图像,通过解密IC模块与SPI-FLASF编码器对防伪标识图像进行解码,并将解码信息输入电子设备中。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专利摘要】本技术提供一种用于与电子设备相结合以识别防伪标识的电子插件,包括壳体、处理器、以及分别与其电连接的LED光头、解密IC模块、充电电池、SPI-FLASF编码器和USB端口电连接,充电电池还分别与充电电路模块和开关电连接,USB端口还与充电电路模块电连接。本技术设计结构简单、合理,通过USB端口与电子设备相连接后,可为充电电池进行充电;通过LED光头获取植入在物品表面的防伪标识图像,通过解密IC模块与SPI-FLASF编码器对防伪标识图像进行解码,并将解码信息输入电子设备中。【专利说明】
本技术涉及一种电子插件,尤其是一种用于与电子设备相结合以识别防伪标 识的电子插件。 用于与电子设备相结合以识别防伪标识的电子插件
技术介绍
目前,对防伪标识进行辨别的装置一般都是通过专用的防伪标识辨别装置完成 的,其结构较为复杂,无法与电子设备相结合使用。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上述问题中存在的不足之处,本技术提供一种设计结构简单、合理,通过 USB端口与电子设备相连接,以对防伪标识进行解码的用于与电子设备相结合以识别防伪 标识的电子插件。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一种用于与电子设备相结合以识别防伪标识的 电子插件,包括壳体、处理器、以及与其电连接的USB端口,所述处理器还分别与LED光头、 解密1C模块、SPI-FLASF编码器和充电电池电连接。 上述的用于与电子设备相结合以识别防伪标识的电子插件,其中,所述充电电池 还分别与充电电路模块和开关电连接,所述USB端口还与所述充电电路模块电连接。 上述的用于与电子设备相结合以识别防伪标识的电子插件,其中,所述处理器还 与耳机插孔相连接。 上述的用于与电子设备相结合以识别防伪标识的电子插件,其中,所述LED光头、 所述开关以及所述耳机插孔均是设置在所述壳体上。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具有以下优点: 本技术设计结构简单、合理,通过USB端口与电子设备相连接后,可为充电电 池进行充电; 通过LED光头获取植入在物品表面的防伪标识图像,通过解密1C模块与 SPI-FLASF编码器对防伪标识图像进行解码,并将解码信息输入电子设备中。 【专利附图】【附图说明】 图1为本技术的结构框图; 图2为图1中解密1C模块的电路图; 图3为图1中充电电路模块的电路图。 主要附图标记说明如下: 1-处理器2-LED光头 3-解密1C模块 4-USB端口 5-充电电池 6-充电电路模块 7-开关 8-耳机插孔 9-SPI-FLASF编码器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所示,本技术提供一种用于与电子设备相结合以识别防伪标识的电子 插件,包括壳体(图中未描述)、设置在壳体中的处理器1、以及分别与其电连接的LED光头 2、解密1C模块3、USB端口 4、充电电池5、SPI-FLASF编码器9与耳机插孔8。其中,充电 电池5还分别与充电电路模块6和开关7电连接,USB端口 4还与充电电路模块6电连接。 LED光头2、开关7以及耳机插孔8均是设置在壳体上。 如图2所示,解密1C模块包括CPU、总线、存储器,其中存储器包括RAM、FLASH、 0ΤΡ,分别作为用户不可读但可更改的程序区、数据区、不可读和不可再更改的程序区这种 设计可以有效的防止用户恶意寻址ESPU解密1C内部的空间,使其只能访问自己数据区的 空间,从而加密性更强。本技术的解密1C模块包括IS07816、UART、SPI、I2C四种总线 接口,用户可以自行选择其中的一种实现和主CPU之间的数据通讯,其中SPI和I2C接口是 全方位的接口,可以工作在主机方式也可以工作在从机方式,方便设计人员扩展系统的设 计,节约系统的成本。本技术的解密1C模块还引入了一些国际上标准算法的硬件协处 理器:DES、CRC-16校验、AES、RSA、SMI、SSF33、真随机数发生器,加快系统对数据的加解密 的速度。另外,本技术的解密1C模块还包括为的CPU提供当前时间的时钟模块,省去 外围时钟的输入,从而进一步简化外围电路,便于后期应用。除此之外本技术的解密1C 模块还包括一些常规模块比如电源模块等。 如图3所示,该充电电路模块包括整流电路、振荡电路和充电电路,整流电路包括 第一晶体二极管D1、第一电容C1和第二晶体二极管D2,第一晶体二极管D1、第一电容C1和 第二晶体二极管D2依次正向连接;振荡电路包括有两个初级线圈的变压器T1、第一 NPN三 极管Q1、光电耦合器U1,变压器T1的第一初级线圈L1的正向端和第一晶体二极管D1的负 极连接,反向端和第一 NPN三极管Q1的集电极连接,第一 NPN三极管Q1的基极通过第四电 阻R4和第一晶体二极管D1的负极连接,发射极通过第十二电阻R12和第二晶体二极管D2 的正极连接,变压器T1的第二初级线圈L2的正向端和第三电容C3连接,第三电容C3的另 一端和第一电阻R1连接,第一电阻R1的另一端和第一 NPN三极管Q1的基极连接,第二初 级线圈L2的反向端和第二电容C2连接,第二电容C2的另一端和第一 NPN三极管Q1的发 射极连接,光电耦合器U1中三极管的集电极和第一 NPN三极管Q1的发射极连接,发射极和 第二线圈L2的反向端连接,光电耦合器U1中三极管的集电极还和第四晶体二极管D4的负 极连接,第四晶体二极管D4的正极连接在第二电容C2和第十二电阻R12之间;充电电路包 括红绿双色发光二极管D6、第三NPN三极管Q3,红绿双色发光二极管D6中绿色发光二极管 的负极连接在串联的第九电阻R9和第十电阻R10之间,串联的第九电阻R9和第十电阻R10 两端并联有第五电容C5,变压器T1的次级线圈L3的正向端通过第五晶体二极管D5和第五 电容C5的一端连接,次级线圈L3的反向端和第五电容C5的另一端连接,绿色发光二极管 的正极和第三NPN三极管Q3的发射极连接,第三NPN三极管Q3的发射极还通过第十一电阻 R11和次级线圈L3的反向端连接,集电极和第五晶体二极管D5的负极连接,基极通过第七 电阻R7和集电极连接,第七电阻R7两端并联有第八电阻R8,基极还和光电耦合器U1中发 光二极管的正极连接,发光二极管的负极和次级线圈L3的反向端连接,第一晶体二极管D1 的正极和第二晶体二极管D2的负极作为输入端口,第三NPN三极管Q3的基极和次级线圈 L3的反向端作为输出端口。上述的充电电路模块,振荡电路中还包括第二NPN三极管Q2, 第二NPN三极管Q2的集电极和第一 NPN三极管Q1的基极连接,第一 NPN三极管Q1的发射 极和第十二电阻R12连接线路上还有第二电阻R2,第二NPN三极管Q2的基极通过第三电阻 R3连接在第一 NPN三极管Q1的发射极和第二电阻R2之间,第二NPN三极管Q2的发射极和 第四晶体二极管D4的正极连接,第三电阻R3两端还并联有第四电容C4。上述的充电电路 模块,变压器T1的第一初级线圈L1两端反向并联有第三晶体二极管D3。上述的充电电路 模块,第三晶体二极管D3所在的支路上还串联有第五电阻R5。上述的充电电路模块,第三 NPN三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用于与电子设备相结合以识别防伪标识的电子插件,包括壳体、处理器、以及与其电连接的USB端口,其特征在于,所述处理器还分别与LED光头、解密IC模块、SPI‑FLASF编码器和充电电池电连接。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姚为姜云通
申请(专利权)人:立德高科北京数码科技有限责任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北京;1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