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储液式书写笔,包括书写笔芯(9)、储液管(11)、引液装置、气压平衡塞(3)和第一透气芯(5);储液管包括储液筒(112)以及同轴地安装在该储液筒后端的固定罩(111);气压平衡塞固定地安装在储液筒的前端,且该气压平衡塞与储液管围成一储液空间;引液装置包括引液转换芯(7)和中继芯(6);气压平衡塞上开设有第一通孔(31);中继芯穿设于该第一通孔中,且该中继芯的前端插设于引液转换芯的后端;书写笔芯插设于引液转换芯的前端;气压平衡塞上还开设有第二通孔(32);第一透气芯固定地穿设于该气压平衡塞的第二通孔中,将储液空间内外连通。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实现了储液空间内气压与外界空气气压一致,结构简单,大大降低生产成本。(*该技术在2024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专利摘要】一种储液式书写笔,包括书写笔芯(9)、储液管(11)、引液装置、气压平衡塞(3)和第一透气芯(5);储液管包括储液筒(112)以及同轴地安装在该储液筒后端的固定罩(111);气压平衡塞固定地安装在储液筒的前端,且该气压平衡塞与储液管围成一储液空间;引液装置包括引液转换芯(7)和中继芯(6);气压平衡塞上开设有第一通孔(31);中继芯穿设于该第一通孔中,且该中继芯的前端插设于引液转换芯的后端;书写笔芯插设于引液转换芯的前端;气压平衡塞上还开设有第二通孔(32);第一透气芯固定地穿设于该气压平衡塞的第二通孔中,将储液空间内外连通。本技术实现了储液空间内气压与外界空气气压一致,结构简单,大大降低生产成本。【专利说明】
本技术涉及书写工具,尤其涉及一种结构简单、书写流畅、不易泄漏的储液式 书写笔。 储液式书写笔
技术介绍
-般的书写笔至少包括储液部分和引液部分,储液部分用于储存液态墨水甚至是 凝胶墨水,作为墨水源;引液部分将墨水引到笔尖,实现书写目的。随着书写时墨水的消耗, 储液部分需要有外界空气的补充,以免储液部分产生负压,影响墨水的流出。这就是说,储 液部分与外界大气还要有气流通道,使储液部分的气压与外界大气相当,它是保证书写笔 书写流畅且不泄露的技术关键。 中国专利01235948. 3公开了一种储液式书写笔,该书写笔通过设置防尘片、迷宫 式透气塞、纳米疏液透片、单向阀来实现储液部分和外界大气相通。这种书写笔虽然能保持 气压平衡,但其结构过于复杂、包含零件数量多、装配工序多,生产成本高。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针对现有的储液式书写笔结构复杂,装配工序多,生产成本 高的问题,提供了一种结构简单,装配简单的储液式书写笔。 本技术解决其技术问题的技术方案是: 本技术提供了一种储液式书写笔,包括书写笔芯、储液管、引液装置、气压平 衡塞和第一透气芯;所述储液管包括储液筒以及同轴地安装在该储液筒后端的固定罩;所 述气压平衡塞固定地安装在所述储液筒的前端,且该气压平衡塞与所述储液管围成一用于 储存液体墨水的储液空间;所述引液装置包括引液转换芯和中继芯; 所述气压平衡塞上开设有贯穿该气压平衡塞的第一通孔;所述中继芯穿设于该第 一通孔中,该中继芯后端固定地卡设于所述固定罩中,且该中继芯的前端插设于所述引液 转换芯的后端,用于将所述储液空间中的所述液体墨水引流到所述引液转换芯中;所述书 写笔芯插设于所述引液转换芯的前端,用于吸收所述引液转换芯中的液体墨水;所述气压 平衡塞上还开设有第二通孔;所述第一透气芯固定地穿设于该气压平衡塞的所述第二通孔 中,将所述储液空间内外连通。 本技术上述的储液式书写笔中,所述中继芯和所述第一通孔之间隔出间隙。 本技术上述的储液式书写笔中,所述第一通孔的横截面呈多边形,所述中继 芯的横截面呈圆形,该中继芯的横截面内切于所述第一通孔的横截面。 本技术上述的储液式书写笔中,所述储液式书写笔还包括笔筒、前座以及后 座;所述前座为一回转体,该前座轴向上开设有穿孔;所述后座呈柱状;所述前座固定地安 装于该笔筒的前端,所述后座固定地安装于该笔筒的后端,使所述前座、所述后座以及所述 笔筒围成容置空间;所述储液管、所述引液装置、所述书写笔芯、所述气压平衡塞以及所述 第一透气芯均安装于该容置空间中;所述书写笔芯穿设于所述穿孔中,并伸出所述容置空 间。 toon] 本技术上述的储液式书写笔中,所述后座的处于所述容置空间中的端面上开 设有第一固定槽;所述固定罩固定地卡设在所述第一固定槽中。 本技术上述的储液式书写笔中,所述前座的处于所述容置空间中的端面上开 设有第二固定槽,所述穿孔在该所述第二固定槽的槽底形成开口;所述引液转换芯卡设在 所述第二固定槽中。 本技术上述的储液式书写笔中,所述储液式书写笔还包括三个挡片,该三个 挡片分别插接在所述气压平衡塞上,并分别与所述引液转换芯相抵持。 本技术上述的储液式书写笔中,所述第一透气芯还与所述引液转换芯接触。 本技术上述的储液式书写笔中,所述引液转换芯包括由棉絮材质制成的芯体 以及套设在该芯体上的包皮。 本技术通过中继芯和书写笔芯之间的间隙、第一透气芯以及第二透气芯,实 现了储液空间内气压与外界空气气压保持一致,结构简单,并且透气芯的制造工艺已经相 当成熟,可大大降低生产成本。 【专利附图】【附图说明】 下面将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说明,附图中: 图1是本技术实施例的储液式书写笔的示意图; 图2是图1所示的储液式书写笔的爆炸图; 图3是图1所示的储液式书写笔的气压平衡塞的示意图; 图4为本技术的相匹配的中继芯与第一通孔的第一实施例的示意图; 图5为本技术的相匹配的中继芯与第一通孔的第二实施例的示意图; 图6为本技术的相匹配的中继芯与第一通孔的第三实施例的示意图; 图7为本技术的相匹配的中继芯与第一通孔的第四实施例的示意图; 图8为本技术的相匹配的中继芯与第一通孔的第五实施例的示意图。 (备注:第一通孔的横截面在三角到无数角范围内授权;第一通孔的带圆角横截面 的圆角在R0. 05到无数圆角范围内授权,圆形第一通孔的数量从一个到无数范围内授权)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附图及具体实施例对本技术做进一步详细的描述。 图1示出了本技术实施例的储液式书写笔。图2为该储液式书写笔的爆炸图。 为了表述的方便,本技术中,将该储液式书写笔的笔头位置定义为该储液式 书写笔的前端,将该储液式书写笔的笔尾位置定义为该储液式书写笔的后端。 如图1和图2所示,本实施例中,该储液式书写笔包括书写笔芯9、笔筒2、前座8、 后座1、笔帽10、储液管11、引液装置、气压平衡塞3、第一透气芯5和第二透气芯4 ;引液装 置包括引液转换芯7、中继芯6。本实施例中,书写笔芯9和中继芯6均由纤维制成。 具体地,本实施例中,参照图1,笔筒2呈筒状;前座8为一回转体,该前座8轴向 上开设有穿孔81。后座1呈柱状。前座8固定地安装于该笔筒2的前端,后座1固定地安 装于该笔筒2的后端。 本实施例中,参照图1,前座8和后座1分别通过螺接方式与笔筒2连接。可以理 解,前座8、后座1与笔筒2之间的连接方式并不限于螺接方式,还可以是胶粘或一体成型方 式。 进一步地,本实施例中,前座8、后座1以及笔筒2围成容置空间。进一步地,储液 管11、引液装置、书写笔芯9、气压平衡塞3、第一透气芯5和第二透气芯4均安装于该容置 空间中。 具体地,参照图1,后座1的处于容置空间中的端面上开设有第一固定槽101。储 液管11包括储液筒112以及与该第一固定槽101形状匹配,并同轴地安装在储液筒112后 端的固定罩111。优选地,本实施例中,储液筒112与固定罩111 一体成型。可以理解,储液 筒112还可以是通过胶粘、螺接等方式与固定罩111相连。 优选地,本实施例中,该第一固定槽101呈圆锥台状,固定罩111与之匹配,也呈圆 锥台状,则储液筒112呈圆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储液式书写笔,其特征在于,包括书写笔芯(9)、储液管(11)、引液装置、气压平衡塞(3)和第一透气芯(5);所述储液管(11)包括储液筒(112)以及同轴地安装在该储液筒(112)后端的固定罩(111);所述气压平衡塞(3)固定地安装在所述储液筒(112)的前端,且该气压平衡塞(3)与所述储液管(11)围成一用于储存液体墨水的储液空间;所述引液装置包括引液转换芯(7)和中继芯(6);所述气压平衡塞(3)上开设有贯穿该气压平衡塞(3)的第一通孔(31);所述中继芯(6)穿设于该第一通孔(31)中,该中继芯(6)后端固定地卡设于所述固定罩(111)中,且该中继芯(6)的前端插设于所述引液转换芯(7)的后端,用于将所述储液空间中的所述液体墨水引流到所述引液转换芯(7)中;所述书写笔芯(9)插设于所述引液转换芯(7)的前端,用于吸收所述引液转换芯(7)中的液体墨水;所述气压平衡塞(3)上还开设有第二通孔(32);所述第一透气芯(5)固定地穿设于该气压平衡塞(3)的所述第二通孔(32)中,将所述储液空间内外连通。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许维中,
申请(专利权)人:东益企业国际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中国香港;81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