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杨通胜专利>正文

蓄电池补充液体的专用塞子及蓄电池补充液体的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0591344 阅读:145 留言:0更新日期:2014-10-29 18:30
一种蓄电池补充液体的专用塞子及蓄电池补充液体的装置,该蓄电池补充液体的专用塞子包括进液管、排气管、塞体,塞体内设有竖向的中心管,中心管向下延伸并伸出塞体一段长度,中心管向上延伸并与排气管连通;在中心管外和塞体的侧壁之间设有环形的夹层,夹层的上部与所述的进液管连通,塞体的下部设有进液孔,进液孔与夹层连通。该蓄电池补充液体的装置包括储液容器,若干个蓄电池补充液体的专用塞子、若干个蓄电池,相邻的蓄电池之间的专用塞子的出液管和进液管之间通过管道串联,相邻的蓄电池之间的专用塞子的排气管与排气管之间通过管道串联,储液容器与第一个蓄电池的专用塞子的进液管通过管道连接。该利利用大气压力和液体的压力达到均衡状态从而达到补液的目的。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专利摘要】一种蓄电池补充液体的专用塞子及蓄电池补充液体的装置,该蓄电池补充液体的专用塞子包括进液管、排气管、塞体,塞体内设有竖向的中心管,中心管向下延伸并伸出塞体一段长度,中心管向上延伸并与排气管连通;在中心管外和塞体的侧壁之间设有环形的夹层,夹层的上部与所述的进液管连通,塞体的下部设有进液孔,进液孔与夹层连通。该蓄电池补充液体的装置包括储液容器,若干个蓄电池补充液体的专用塞子、若干个蓄电池,相邻的蓄电池之间的专用塞子的出液管和进液管之间通过管道串联,相邻的蓄电池之间的专用塞子的排气管与排气管之间通过管道串联,储液容器与第一个蓄电池的专用塞子的进液管通过管道连接。该利利用大气压力和液体的压力达到均衡状态从而达到补液的目的。【专利说明】蓄电池补充液体的专用塞子及蓄电池补充液体的装置
本技术涉及蓄电池的
,特别是涉及一种蓄电池补充液体的专用塞子 及蓄电池补充液体的装置。
技术介绍
现有公知的使用中补充液的蓄电池,除蓄电池极板质量,充放电不当外,更有直接 影响蓄电池寿命的重要因素一蓄电池液体不足,液面过低。不论是酸性还是碱性液体蓄电 池,液体都是纯液(蒸馏液)加入微量酸性或碱性电离物而成,且该电解液面必须淹没电极 板,也就电极板必须淹没在电解液中,电池才能很好地充放电(用电的过程就是蓄电池放 电过程)然而,现有蓄电池在使用过程中大多很机械地给蓄电池加液。人们等充放电不正 常时或以为蓄电池出故障送修理厂修理时才发现是蓄电池的电解液缺少导致了蓄电池充 放电不正常。同时由于没有及时补液造成蓄电池严重受损。蓄电池的额定容量指的是补充 液完全浸没电极板才具备导电面积。因充电放电时的蒸馏液挥发而大量降低液面,此时蓄 电池的有效导放电面积变小,而负载和充电电流不会改变,这时就加重了蓄电池的有效负 载,导致蓄电池过负载充放电,致蓄电池寿命大减。 鉴于上述存在的问题,各个蓄电池生产厂家都在努力的解决这一问题,其中有一 个申请号为201210198188.6的中国专利技术专利,公开了一种蓄电池自动补液装置,包括储液 壶、蓄电池上方的若干控制阀及连接储液壶和若干控制阀的导管,所述控制阀包括阀体和 控制阀体开启或关闭的阀芯,所述阀芯通过连杆连接一带动阀芯活动实现阀体开启或关闭 的浮漂,浮漂设于蓄电池内;通过浮漂来检测液面和控制补液,结构复杂,零件众多,零件之 间还有相互的运动关系,由于电池内部在工作时会产生一些结晶体等,很容易粘结的运动 部件的表面,造成该装置的失效。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为解决上述问题,提供一种蓄电池补充液体的专用塞子及蓄电池补 充液体的装置。 本技术的技术方案是:一种蓄电池补充液体的专用塞子,包括进液管、排气 管、塞体,所述的塞体内设有坚向的中心管,该中心管向下延伸并伸出塞体一段长度,该中 心管向上延伸并与排气管连通;在中心管外和塞体的侧壁之间设有环形的夹层,该夹层的 上部与所述的进液管连通,塞体的下部设有进液孔,该进液孔与夹层连通。 所述的塞体的侧壁上设有安装外螺纹,所述的进液管和排气管位于安装外螺纹的 上部;所述的进液口位于安装外螺栓的下部。 所述的塞体的上部还设有与夹层连通的出液管。 所述的排气管包括两个,两个排气管与中心管上端形成三通结构。 -种蓄电池补充液体的装置,包括储液容器,若干个蓄电池补充液体的专用塞子、 若干个蓄电池,所述的蓄电池补充液体的专用塞子包括进液管、排气管、塞体,所述的塞体 内设有坚向的中心管,该中心管向下延伸并伸出塞体一段长度,该中心管向上延伸并与排 气管连通;在中心管外和塞体的侧壁之间设有环形的夹层,该夹层的上部与所述的进液管 连通,塞体的下部设有进液孔,该进液孔与夹层连通;所述的塞体的侧壁上设有安装外螺 纹,所述的进液管和排气管位于安装外螺纹的上部,所述的进液口位于安装外螺栓的下部; 所述的塞体的上部还设有与夹层连通的出液管;所述的排气管包括两个,两个排气管与中 心管上端形成三通结构;每个蓄电池上面安装有一个上述的蓄电池补充液体的专用塞子, 塞子上的中心管下端和补液孔位于蓄电池内部,相邻的蓄电池之间的专用塞子的出液管和 进液管之间通过管道串联,相邻的蓄电池之间的专用塞子的排气管与排气管之间通过管道 串联,所述的储液容器与第一个蓄电池的专用塞子的进液管通过管道连接。 本技术的有益效果 本技术的蓄电池补充液体的专用塞子及蓄电池补充液体的装置,通过内部产 生的气体的压强和外部即将进入的液体的压强之间的平衡来控制电池内部的液面位于一 个恒定的区域内,不含有运动部件,不会产生结晶体粘结的现象,可靠性大幅度提升。 【专利附图】【附图说明】 图1为该蓄电池补充液体的专用塞子的主视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的侧视结构示意图; 图3为图2的A-A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4为蓄电池补充液体的专用塞子在蓄电池上的安装结构示意图; 图5为蓄电池补充液体的装置的使用状态示意图; 图中1.排气管、2.出液管、3.塞体、4.中心管、5.进液孔、6.夹层、7.安装外螺 纹、8.进液管、9.蓄电池壳体、10.液体、101.储液容器、102.管道、103.管道、104.蓄电池 补充液体的专用塞子、105.蓄电池。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参见图1-4,图中一种蓄电池补充液体的专用塞子,包括进液管、排气管、 塞体,所述的塞体内设有坚向的中心管,该中心管向下延伸并伸出塞体一段长度,该中心管 向上延伸并与排气管连通;在中心管外和塞体的侧壁之间设有环形的夹层,该夹层的上部 与所述的进液管连通,塞体的下部设有进液孔,该进液孔与夹层连通。所述的塞体的侧壁上 设有安装外螺纹,所述的进液管和排气管位于安装外螺纹的上部;所述的进液口位于安装 外螺栓的下部。所述的塞体的上部还设有与夹层连通的出液管。所述的排气管包括两个, 两个排气管与中心管上端形成三通结构。 实施例二:参见图5,图中一种蓄电池补充液体的装置,包括储液容器,若干个蓄 电池补充液体的专用塞子、若干个蓄电池,所述的蓄电池补充液体的专用塞子包括进液管、 排气管、塞体,所述的塞体内设有坚向的中心管,该中心管向下延伸并伸出塞体一段长度, 该中心管向上延伸并与排气管连通;在中心管外和塞体的侧壁之间设有环形的夹层,该夹 层的上部与所述的进液管连通,塞体的下部设有进液孔,该进液孔与夹层连通;所述的塞体 的侧壁上设有安装外螺纹,所述的进液管和排气管位于安装外螺纹的上部,所述的进液口 位于安装外螺栓的下部;所述的塞体的上部还设有与夹层连通的出液管;所述的排气管包 括两个,两个排气管与中心管上端形成三通结构;每个蓄电池上面安装有一个上述的蓄电 池补充液体的专用塞子,塞子上的中心管下端和补液孔位于蓄电池内部,相邻的蓄电池之 间的专用塞子的出液管和进液管之间通过管道串联,相邻的蓄电池之间的专用塞子的排气 管与排气管之间通过管道串联,所述的储液容器与第一个蓄电池的专用塞子的进液管通过 管道连接。 该装置的工作过程如下: 本装置利用物理学的原理,根据大气压力和液体的压力达到均衡状态从而达到补 液的目的。使用时,该机构旋入密封的蓄电池中,通过中部的中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蓄电池补充液体的专用塞子,包括进液管、排气管、塞体,其特征是:所述的塞体内设有竖向的中心管,该中心管向下延伸并伸出塞体一段长度,该中心管向上延伸并与排气管连通;在中心管外和塞体的侧壁之间设有环形的夹层,该夹层的上部与所述的进液管连通,塞体的下部设有进液孔,该进液孔与夹层连通。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杨通胜丁海刘涛王英姿张智源刘涛向峰
申请(专利权)人:杨通胜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河南;4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