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滤槽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0590564 阅读:107 留言:0更新日期:2014-10-29 17:57
一种过滤槽,属于固液分离设备技术领域。包括盖(5)、顶部敞口的槽体(8)、滤层(9)及出液口(10)等部件。在槽体(8)内腔中下部设有滤层(9),槽体(8)底部设有出液口(10),所述盖(5)可以完全盖住槽体(8)顶部敞口,其中所述盖(5)至少设有2个开口(3)。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可以有效地将过滤槽进料时产生的蒸汽、雾气及过滤槽中原有的气体等废气收集输送到适当装置中,防止废气飘逸至周围环境中造成空气污染,影响操作人员身体健康;盖合在槽体敞口上的盖可以方便地移开,便于转移过滤槽内的物料;进料、出气管处不需要另外的密封措施可以实现不泄漏的目的。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专利摘要】一种过滤槽,属于固液分离设备
。包括盖(5)、顶部敞口的槽体(8)、滤层(9)及出液口(10)等部件。在槽体(8)内腔中下部设有滤层(9),槽体(8)底部设有出液口(10),所述盖(5)可以完全盖住槽体(8)顶部敞口,其中所述盖(5)至少设有2个开口(3)。本技术可以有效地将过滤槽进料时产生的蒸汽、雾气及过滤槽中原有的气体等废气收集输送到适当装置中,防止废气飘逸至周围环境中造成空气污染,影响操作人员身体健康;盖合在槽体敞口上的盖可以方便地移开,便于转移过滤槽内的物料;进料、出气管处不需要另外的密封措施可以实现不泄漏的目的。【专利说明】
本技术涉及一种过滤槽,属于固液分离设备
。 过滤槽
技术介绍
稀土冶炼产品的沉淀及分离设备一般由沉淀锅(含搅拌系统)、沉淀物过滤接受 槽、抽真空设备、沉淀废水收集池及相连管道、沉淀锅废气收集管道和废气吸收处理塔组 成。一般过滤槽都是敞口的,便于后续沉淀物的洗涤和沉淀物的转移操作。由于过滤槽都 是敞口,造成沉淀物料转移到过滤槽时产生的蒸汽等废气无法收集,飘逸至周围环境中造 成空气污染,影响操作人员身体健康,也不符合环保和职业卫生要求。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上述设备的不足,本技术技术要解决的问题是将敞口的过滤槽加一个可 开启的盖,使沉淀物料转移到过滤槽时产生的废气可以收集,不会造成空气污染,也不会影 响沉淀过程的后续作业,确保操作人员身体健康,达到符合环保和职业卫生要求的目的。 本技术在敞口过滤槽上面增加大小与过滤槽匹配并可开启的盖,以便沉淀物 的后续包装转移。 本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过滤槽,它包括盖5、槽体8、滤层9及出液口 10,所述槽体8顶部敞口,内腔中下 部设有滤层9,槽体8底部设有出液口 10,所述盖5可以完全盖住槽体8顶部敞口,所述盖 5至少设有2个开口 3。 本技术优选技术方案是所述过滤槽还包括总数与开口 3数量相等的进料管1 和出气管2,所述进料管1和出气管2各自从开口 3伸入槽体8内腔并与盖5可拆卸连接。 本技术再一优选技术方案是所述过滤槽的进料管1和出气管2分别具有连接 段15、25,所述连接段15、25靠近下端处具有凸起16、26 ;所述连接段15的内径大于进料管 1的外径,外径小于盖5开口 3的直径,所述进料管1的下端伸入连接段15的上端内,连接 段15的下端伸入盖5开口 3,所述连接段15可以沿开口 3及进料管1上下运动;所述连接 段25的内径大于出气管2的外径,外径小于盖5开口 3的直径,所述出气管2的下端伸入 连接段25的上端内,连接段25的下端伸入盖5开口 3,所述连接段25可以沿开口 3及出气 管2上下运动。 本技术再一优选技术方案是所述过滤槽的盖5四周有一圈完整的坚直边51。 本技术再一优选技术方案是所述过滤槽的槽体8外有一圈与槽体8固定连接 且与槽体8形成顶端开口的沟槽6,所述沟槽6内有液体7,所述盖5的坚直边51伸入沟槽 6内的液体7中。 本技术再一优选技术方案是所述过滤槽的沟槽6底部设有一圈海棉12,所述 盖5的坚直边51将海棉12压在液体7中。 本技术再一优选技术方案是所述过滤槽的盖5分为两块以上,槽体8内腔上 部至少设有一个贯穿槽体8内腔的U形槽11与两端的沟槽6贯通,U形槽11内有液体7, 所述盖5的坚直边51位于U形槽11与沟槽6内的液体7中。 本技术再一优选技术方案是所述过滤槽的液体7为水和/或滤液。 本技术再一优选技术方案是所述过滤槽的进料管1、出气管2分别为PP或 PVC材料。 本技术再一优选技术方案是所述过滤槽的连接段15、25分别为PP或PVC材 料。 本技术的优点是可以有效地将过滤槽进料时产生的蒸汽、雾气及过滤槽中原 有的气体等废气收集输送到适当装置中,防止废气飘逸至周围环境中造成空气污染,影响 操作人员身体健康;盖合在槽体敞口上的盖可以方便地移开,便于转移过滤槽内的物料; 进料、出气管处不需要另外的密封措施可以实现不泄漏的目的。 【专利附图】【附图说明】 图1是本技术实施例一示意图。 图2是本技术实施例二示意图。 图3是本技术实施例三示意图。 图4是本技术实施例四示意图。 具体标示如下:1、进料管,2、出气管,3、开口,5、盖,6、沟槽,7、滤液,51、坚直边, 15、25连接段,16、26、凸起,8、槽体,9、滤层,10出液口,11、U形槽,12、海绵。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一 如图1所示,用钢板及钢管,焊接制作包括槽体8、滤层9及出液口 10的槽主体, 所述槽体8顶部敞口,内腔中下部设有滤层9,槽体8底部设有出液口 10。另用木板制作盖 5,所述盖5略大于槽体8顶部敞口,可以完全盖住槽体8顶部敞口,并设有2个开口 3。 使用时,需过滤物料自其中一个开口 3进入过滤槽中。此时将风机或真空泵进口 管装置在另一开口 3附近,进料时产生的雾气及过滤槽中原有的气体等废气自该另一开口 3由风机或真空泵输送到后处理装置中处理。 放出滤液时空气从开口 3进入过滤槽中。 过滤结束后移开盖5就可以方便地转移过滤槽内固体滤料。 实施例二 如图2所示过滤槽,包括盖5、槽体8、滤层9、连接自沉淀釜的进料管1、连接至沉 淀釜的出气管2及出液口 10,所述槽体8顶部敞口,槽体8内腔中下部设有滤层9,槽体8底 部设有出液口 10,所述盖5可以完全盖住槽体8顶部的敞口,所述盖5设有2个开口 3。进 料管1、出气管2各自从一个开口 3伸入槽体8内腔并卡接在盖5上。所述过滤槽均由PVC 材料制成。 过滤槽进料时产生的雾气及过滤槽中原有的气体等废气自开口 3及出气管2返回 至沉淀釜中。进料管1、出气管2未与开口 3密封连接而造成的泄漏将因雾气中液滴凝聚在 进料管1、出气管2与开口 3连接处而不致泄漏。 放出滤液时沉淀釜中的气体自开口 3及出气管2进入过滤槽中。 过滤结束后移开盖5就可以方便地转移过滤槽内固体滤料。 实施例三 如图3所示过滤槽,包括盖5、槽体8、滤层9、进料管1、出气管2及出液口 10。所 述槽体8顶部敞口,槽体8内腔中下部设有滤层9,槽体8底部设有出液口 10。所述盖5设 有2个开口 3,盖5四周有一圈坚直边51,盖5可以完全盖住槽体8顶部的敞口。所述进料 管1和出气管2分别具有连接段15、25,所述连接段15、25靠近下端处分别具有凸起16、26。 所述连接段15的内径略大于进料管1的外径,外径略小于盖5开口 3的直径,所述进料管 1的下端伸入连接段15的上端内,连接段15的下端伸入盖5的一个开口 3并依靠凸起16 支撑在盖5上,所述连接段15可以沿开口 3及进料管1上下运动。所述连接段25的内径 略大于出气管2的外径,外径略小于盖5另一开口 3的直径,所述出气管2的下端伸入连接 段25的上端内,连接段25的下端伸入盖5的该另一开口 3并依靠凸起26支撑在盖5上, 所述连接段25可以沿该另一开口 3及出气管2上下运动。所述连接段15为PP管制成,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过滤槽,包括盖(5)、槽体(8)、滤层(9)及出液口(10),所述槽体(8)顶部敞口,槽体(8)内腔中下部设有滤层(9),槽体(8)底部设有出液口(10),其特征在于所述盖(5)可以完全盖住槽体(8)顶部敞口,所述盖(5)设有开口(3),开口(3)的数量大于等于2个。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丘永栋谢楠
申请(专利权)人:福建省长汀虔东稀土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福建;3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