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排微通道热交换铝件挤出模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0590513 阅读:90 留言:0更新日期:2014-10-29 17:5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双排微通道热交换铝件挤出模,包括前模芯、后模芯、通道柱,由于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所述前模芯、后模芯匹配设置,因此,可以通过两块组合的模芯对挤出的热交换铝件形状进行设置,而且,通过排列成两段的通道柱与前模芯上设置成两段连接的通孔,可以很方便地通过挤出机挤出双排微通道热交换铝件,并能较好地保证微通道热交换铝件生产的连续性,在进行较小尺寸微通道挤出生产过程中,可以通过调节通道柱的尺寸,很方便地控制较小尺寸的微通道的完整度。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结构简单,成本低廉,使用方便。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专利摘要】本技术涉及双排微通道热交换铝件挤出模,包括前模芯、后模芯、通道柱,由于本技术所述前模芯、后模芯匹配设置,因此,可以通过两块组合的模芯对挤出的热交换铝件形状进行设置,而且,通过排列成两段的通道柱与前模芯上设置成两段连接的通孔,可以很方便地通过挤出机挤出双排微通道热交换铝件,并能较好地保证微通道热交换铝件生产的连续性,在进行较小尺寸微通道挤出生产过程中,可以通过调节通道柱的尺寸,很方便地控制较小尺寸的微通道的完整度。本技术结构简单,成本低廉,使用方便。【专利说明】
本技术涉及换热设备生产领域,具体是双排微通道热交换铝件挤出模,适用 于生产微通道热交换铝件。 双排微通道热交换铝件挤出模
技术介绍
换热器(亦称为热交换器或热交换设备)是用来使热量从热流体传递到冷流体,以 满足规定的工艺要求的装置,是对流传热及热传导的一种工业应用。换热器是化工、石油、 动力、食品及其它许多工业部门的通用设备,在生产中占有重要地位。在化工生产中换热器 可作为加热器、冷却器、冷凝器、蒸发器和再沸器等,应用更加广泛。换热器种类很多,但根 据冷、热流体热量交换的原理和方式基本上可分三大类即:间壁式、混合式和蓄热式。在三 类换热器中,间壁式换热器应用最多。间壁式换热器的类型。 微通道,也称为微通道换热器,就是通道当量直径在10-1000 μ m的换热器。这种 换热器的扁平管内有数十条细微流道,在扁平管的两端与圆形集管相联。集管内设置隔 板,将换热器流道分隔成数个流程。微通道铝扁管(又称"平行流铝扁管")是一种采用精 炼铝棒、通过热挤压、经表面喷锌防腐处理,薄壁多孔扁形管状材料,主要应用于各种冷剂 的空调系统中,作为承载新型环保制冷剂的管道零部件,采用新型环保制是新一代平行流 微通道空调换热器的关键材料。 由于微通道铝件内部孔与孔之间壁厚较薄,因此在使用挤出模生产时,比较容易 出现孔与孔相通的情况,特别是双排微通道热交换铝件的挤出机生产,目前还没有一种结 构简单、方便高效,微通道可任意排列并连续性生产的双排微通道热交换铝件的挤出模。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正是针对以上技术问题,提供一种结构简单、方便高效,可任意排列微 通道并实现连续性生产的双排微通道热交换铝件的挤出模。 本技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 双排微通道热交换铝件挤出模,包括前模芯、后模芯、通道柱,其特征在于前模芯 与后模芯匹配设置,前模芯内设置有通孔,通孔分为多段连接,后模芯内设置有凹槽,凹槽 上设置有多个通道柱,通道柱排列成多段,前模芯、后模芯匹配设置时,后模芯上的通道柱 伸入前模芯内的通孔中,后模芯上的通道柱两侧为通孔。通道柱呈长方体状。前模芯内的 通孔为两段连接。后模芯凹槽内的通道柱排列成两段。后模芯上的通道柱两侧的通孔从中 部连通为"H"形。 由于本技术所述前模芯、后模芯匹配设置,因此,可以通过两块组合的模芯对 挤出的热交换铝件形状进行设置,而且,通过排列成两段的通道柱与前模芯上设置成两段 连接的通孔,可以很方便地通过挤出机挤出双排微通道热交换铝件,并能较好地保证微通 道热交换铝件生产的连续性,在进行较小尺寸微通道挤出生产过程中,可以通过调节通道 柱的尺寸,很方便地控制较小尺寸的微通道的完整度。 本技术结构简单,成本低廉,使用方便。 【专利附图】【附图说明】 附图中,图1是本技术前模芯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后模芯结构示意 图,其中: 1-iut旲芯,2-后申旲芯,3-通道柱。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说明。 双排微通道热交换铝件挤出模,包括前模芯1、后模芯2、通道柱3,其特征在于前 模芯1与后模芯2匹配设置,前模芯1内设置有通孔,通孔分为多段连接,后模芯2内设置 有凹槽,凹槽上设置有多个通道柱3,通道柱3排列成多段,前模芯1、后模芯2匹配设置时, 后模芯2上的通道柱3伸入前模芯1内的通孔中,后模芯2上的通道柱3两侧为通孔。通 道柱3呈长方体状。前模芯1内的通孔为两段连接。后模芯2凹槽内的通道柱3排列成两 段。后模芯2上的通道柱3两侧的通孔从中部连通为"H"形。 由于本技术所述前模芯1、后模芯2匹配设置,因此,可以通过两块组合的模 芯对挤出的热交换铝件形状进行设置,而且,通过排列成两段的通道柱3与前模芯1上设置 成两段连接的通孔,可以很方便地通过挤出机挤出双排微通道热交换铝件,并能较好地保 证微通道热交换铝件生产的连续性,在进行较小尺寸微通道挤出生产过程中,可以通过调 节通道柱3的尺寸,很方便地控制较小尺寸的微通道的完整度。 本技术结构简单,成本低廉,使用方便。【权利要求】1. 双排微通道热交换铝件挤出模,包括前模芯、后模芯、通道柱,其特征在于前模芯与 后模芯匹配设置,前模芯内设置有通孔,通孔分为多段连接,后模芯内设置有凹槽,凹槽上 设置有多个通道柱,通道柱排列成多段,前模芯、后模芯匹配设置时,后模芯上的通道柱伸 入前模芯内的通孔中,后模芯上的通道柱两侧为通孔。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双排微通道热交换铝件挤出模,其特征在于所述通道柱呈长方 体状。3.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双排微通道热交换铝件挤出模,其特征在于所述前模芯内的通 孔为两段连接。4.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双排微通道热交换铝件挤出模,其特征在于所述后模芯凹槽内 的通道柱排列成两段。5.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双排微通道热交换铝件挤出模,其特征在于所述后模芯上的通 道柱两侧的通孔从中部连通为"H"形。【文档编号】B21C25/02GK203900144SQ201420322024【公开日】2014年10月29日 申请日期:2014年6月17日 优先权日:2014年6月17日 【专利技术者】李志忠 申请人:昆山乙耀金属有限公司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双排微通道热交换铝件挤出模,包括前模芯、后模芯、通道柱,其特征在于前模芯与后模芯匹配设置,前模芯内设置有通孔,通孔分为多段连接,后模芯内设置有凹槽,凹槽上设置有多个通道柱,通道柱排列成多段,前模芯、后模芯匹配设置时,后模芯上的通道柱伸入前模芯内的通孔中,后模芯上的通道柱两侧为通孔。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志忠
申请(专利权)人:昆山乙耀金属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