照明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0589128 阅读:80 留言:0更新日期:2014-10-29 16:5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照明装置,包括框架、设置在所述框架内的导光板、侧向设置在所述框架与导光板之间的LED灯、用以安装LED灯的LED灯条及设置在所述导光板上方的反射片,所述导光板上开设有至少两个卡固孔,所述卡固孔靠近LED灯,所述照明装置还包括设置在所述框架内的散热铝,所述LED灯条固定在所述散热铝上,所述散热铝设有突伸入所述卡固孔的凸块,该照明装置通过在导光板上开设卡固孔,在散热铝上设置突伸入卡固孔的凸块,从而稳定导光板与LED灯的距离,防止导光板因热涨而挤压LED灯致使导热板熔化或者顶坏LED灯。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照明装置
技术介绍
LED(Light Emitting Diode,发光二极管)是一种能够将电能转化为可见光的半导体器件。LED照明装置是一种半导体固体发光器件。它是利用固体半导体芯片LED作为发光材料,在半导体中通过载流子发生复合放出过剩的能量而引起光子发射,直接发出红、黄、蓝、绿、青、橙、紫、白色的光。照明装置是近几年发展起来的新兴产业,其仅需要绩效的电流就可激发亮度相当高的光。目前的照明装置包括框架、设置在框架内的导光板、侧向设置在框架与导光板之间的LED灯、用以安装LED灯的LED灯条、设置在导光板上方和下方的反射片和扩散板及用以固定LED灯条的散热铝,LED灯与导光板之间具有一定间隙。但现有照明装置存在如下问题,在使用一段时间后,导光板会因发热而膨胀,从而致使LED灯与导光板之间的间隙不稳定,容易发生导光板在发热膨胀后顶住LED灯,进而导致导光板熔化,甚至顶坏LED灯。有鉴于此,有必要对现有的照明装置予以改进以解决上述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照明装置,其可防止导光板因热涨而挤压LED灯致使导热板熔化或者顶坏LED灯。为实现前述目的,本技术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照明装置,包括框架、设置在所述框架内的导光板、侧向设置在所述框架与导光板之间的LED灯、用以安装LED灯的LED灯条及设置在所述导光板上方的反射片和设置在所述导光板下方的扩散板,所述导光板上开设有至少两个卡固孔,所述卡固孔靠近LED灯,所述照明装置还包括设置在所述框架内的散热铝,所述LED灯条固定在所述散热铝上,所述散热铝设有突伸入所述卡固孔的凸块。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卡固孔的中心线垂直于所述LED灯的安装方向。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卡固孔包括两对,分别自导光板的前后侧边内凹形成。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散热片上对应所述卡固孔设置有通孔,所述凸块穿过所述通孔以与所述卡固孔配合。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散热铝包括设置在所述反射片上方的定位板,所述凸块自所述定位板向下突伸形成。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散热铝还包括自所述定位板的外侧边向下弯折延伸形成的安装板,所述LED灯条侧向固定在所述安装板上。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LED灯条固定在所述安装部的内侧。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照明装置还包括设置在所述LED灯条外侧的弹性件,以在LED灯的安装方向上给LED灯条提供缓冲空间。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弹性件为C型弹片。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弹性件夹持在所述框架和散热铝之间。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本技术的照明装置通过在导光板上开设卡固孔,在散热铝上设置突伸入卡固孔的凸块,从而稳定导光板与LED灯的距离,防止导光板因热涨而挤压LED灯致使导热板熔化或者顶坏LED灯。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具体实施方式中照明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图1的照明装置的分解图。图3为图1中圆圈A的放大图。图4为图1中前框的结构示意图。图5为图4中圆圈B的放大图。图6为图1中后框的结构示意图。图7为图6中圆圈C的放大图。图8为图2中圆圈D的放大图。图9为图1的照明装置的剖视图。图10为图9中圆圈E的放大图。图11为图1的照明装置的部分结构的组装图。图12为图11中圆圈F的放大图。具体实施方式请参见图1至图3,本技术一实施例中的照明装置100用于灯具、电视等设备的显示装置上。所述照明装置100包括框架1、设置在所述框架1内的导光板2、侧向设置在所述框架1与导光板2之间的若干LED灯3、用以安装LED灯3的LED灯条4、设置在所述导光板2上方的反射片5、相对反射片5设置在导光板2下方的扩散板6及设置在所述框架1内的散热铝7。所述照明装置100的厚度为4.2mm。请参见图1和图4及图5,所述框架1包括相对设置的前框11和后框12及由前框11和后框12围设形成的安装腔(未标号)。所述前框11包括前后相对设置的第一边架111和左右相对设置的第二边架112。所述第一边架111包括水平设置的第一底托113和沿第一底托113的外边缘向上延伸形成的第一竖直部114。所述第二边架112包括水平设置的第二底托115和沿第二底托115的外边缘向上延伸形成的第二竖直部116。所述第一底托113和第二底托115位于同一平面上。所述第一底托113和第二底托115之间形成一个矩形的散光口118。所述第二竖直部116的顶部突伸出第一竖直部114的顶部。所述第一竖直部114的两侧具有与所述第二竖直部116的顶部平齐的过渡段117。在本实施例中,所述前框11一体成型。请参见图6和图7,所述后框12包括顶板121、设置在所述顶板121前后两侧的第一装配部122及设置在所述顶板121的左右两侧的第二装配部123。所述第一装配部122自所述顶板121的前后两侧边向下弯折延伸形成。所述第二装配部123包括自所述顶板121的左右两侧边向上延伸形成的折弯部124、自所述折弯部124向外折弯并水平延伸形成的延伸部125、及自所述延伸部125的外侧向上延伸形成的卡固片126。所述折弯部124、延伸部125及卡固片126形成一容置槽127。在本实施例中,所述后框12一体成型。所述顶板121的外侧形成有向外突伸的凸肋128,该凸肋128呈十字形。请参见图1至图7,在上述前框11和后框12组装时,所述前框11的第一竖直部114和第二竖直部116分别与后框12的第一装配部122和第二装配部123通过紧固件(未图示)连接固定。所述导光板2、LED灯3、LED灯条4、反射片5、扩散板6及散热铝7收容在安装腔内。所述反射片5贴靠在后框12的顶板121上,所述扩散板6前框11的第一底托113和第二底托115抵持。请参见图2及图8,所述导光板2在靠近四个对角的位置上开设有两对卡固孔21。在照明装置100组装后,该卡固孔21靠近LED灯3设置。该卡固孔21自导光板2的前后侧边22内凹形成。所述卡固孔21贯穿导光板2的上表面23和下表面24。在本实施例中,所述卡固孔21的中心线垂直与LED灯的安装方向。所述反射片5贴靠在导光板2的上表面23,扩散板6贴靠在导光板2的下表面24。所述反射片5和扩散板6对应该卡固孔21的位置上分别开设有第一通孔51和第二通孔61(请结合图10)。在其他实施方式中,所述导光板2的卡固孔21还可以设置两对以上或者设置仅设置两个;卡固孔21还可以为直接由导光板2的上表面23朝下表面24延伸形成的孔。请参见图3,所述LED灯条4具有相对设置在导光板2左右两侧的两个。所述若干LED灯3分为相对设置并安装在两个LED灯条4上的两组。所述LED灯3具有朝向导光板2的灯体(未标号)和固定在LED灯条4上的座体(未标号)。所述灯体与导光板2之间具有一定间隙。所述LED灯条4固定在散热铝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照明装置,包括框架、设置在所述框架内的导光板、侧向设置在所述框架与导光板之间的LED灯、用以安装LED灯的LED灯条及设置在所述导光板上方的反射片和设置在所述导光板下方的扩散板,其特征在于:所述导光板上开设有至少两个卡固孔,所述卡固孔靠近LED灯,所述照明装置还包括设置在所述框架内的散热铝,所述LED灯条固定在所述散热铝上,所述散热铝设有突伸入所述卡固孔的凸块。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照明装置,包括框架、设置在所述框架内的导光板、侧向设置在所述框架与导光板之间的LED灯、用以安装LED灯的LED灯条及设置在所述导光板上方的反射片和设置在所述导光板下方的扩散板,其特征在于:所述导光板上开设有至少两个卡固孔,所述卡固孔靠近LED灯,所述照明装置还包括设置在所述框架内的散热铝,所述LED灯条固定在所述散热铝上,所述散热铝设有突伸入所述卡固孔的凸块。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照明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卡固孔的中心线垂直于所述LED灯的安装方向。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照明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卡固孔包括两对,分别自导光板的前后侧边内凹形成。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照明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散热片上对应所述卡固孔设置有通孔,所述凸块穿过所述通孔以与所述卡固孔配合。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建林
申请(专利权)人:苏州通亮照明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