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张增英专利>正文

非接触能量传输式超声加工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0587548 阅读:169 留言:0更新日期:2014-10-29 15:4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非接触能量传输式超声加工装置,其包括磨头、变幅杆、前盖板、压电陶瓷、副边磁环线圈、原边磁环线圈和刀柄,磨头、变幅杆、前盖板和刀柄依次连接,压电陶瓷设置在刀柄的装配凹位内,副边磁环线圈固定在前盖板上,原边磁环线圈设置在超声机械的机械臂上,且与原边磁环线圈之间有间隙;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结构设计巧妙、合理,采用非接触能量传输结构设计,不仅实现了电能的非接触高效率传输,还解决了超声加工中传统的滑环磨损,避免了接触摩擦所造成的发热现象,使主轴转速不限制提高,同时可满足加工中心自动换刀需求,而且没有裸露在外的导体存在,因此电能传输不受环境影响,工作稳定性好,安全可靠,工作效率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专利摘要】本技术公开了一种非接触能量传输式超声加工装置,其包括磨头、变幅杆、前盖板、压电陶瓷、副边磁环线圈、原边磁环线圈和刀柄,磨头、变幅杆、前盖板和刀柄依次连接,压电陶瓷设置在刀柄的装配凹位内,副边磁环线圈固定在前盖板上,原边磁环线圈设置在超声机械的机械臂上,且与原边磁环线圈之间有间隙;本技术的结构设计巧妙、合理,采用非接触能量传输结构设计,不仅实现了电能的非接触高效率传输,还解决了超声加工中传统的滑环磨损,避免了接触摩擦所造成的发热现象,使主轴转速不限制提高,同时可满足加工中心自动换刀需求,而且没有裸露在外的导体存在,因此电能传输不受环境影响,工作稳定性好,安全可靠,工作效率高。【专利说明】
本技术涉及超声辅助加工
,特别涉及一种非接触能量传输式超声加 工装置。 非接触能量传输式超声加工装置
技术介绍
超声辅助加工作为加工难加工材料的一种有效的复合加工方法,已经在航空航 天、精密仪器、光学和医疗等领域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超声辅助加工中换能器作超声频率机械振动并且随加工工具一起高速转动。如何 将高频超声电信号传输到高速旋转的超声振动单元的换能器上是实现超声辅助加工的一 个前提也是难点。 传统的超声辅助加工通过碳刷和导电滑环的摩擦接触方式传输能量为换能器供 电,因此有碳刷磨损快、发热量大、导线裸露、容易积炭打火、刀具转速不能过高、无法实现 自动换刀等问题。为此,研发出一种用非接触式电能传输方法来取代传统的滑动摩擦式电 能传输方法,为当世之所需。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上述不足,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结构设计巧妙、合理,能进行非 接触式电能传输,满足加工中心自动换刀需求,且使加工工序更加安全、稳定、可靠的非接 触能量传输式超声加工装置。 本技术为实现上述目的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非接触能量传输式超声加 工装置,其包括磨头、变幅杆、前盖板、压电陶瓷、副边磁环线圈、原边磁环线圈和刀柄,所述 刀柄的一端呈逐渐缩小状形成一装夹部,该装夹部呈锥柄形状,能方便安装在不同超声机 械上使用,实现在不改变原超声机械结构的情况下进行兼容使用,具有良好的兼容性。该 刀柄的中部径向凸起形成一定位部,另一端设有凸缘形成一装配部,该装配部的端面中心 位置设有装配凹位,所述前盖板固定在该装配凹位的开口上,所述压电陶瓷设置在该装配 凹位内,且与所述前盖板相连接,磨头通过变幅杆固定在所述前盖板上,所述副边磁环线圈 固定在所述装配部上,即与超声机械的主轴固定在一起,作为电能接受装置,随主轴高速转 动。所述原边磁环线圈对应所述副边磁环线圈的一侧位置设置在超声机械的机械臂上,作 为信号发射装置,该副边磁环线圈与所述原边磁环线圈之间有间隙。 本技术提供的一种非接触能量传输式超声加工装置,不仅实现了电能的非接 触式传输,同时可满足加工中心自动换刀需求。经过合适的电容补偿网络,电能传输效率可 大幅提升。非接触电能传输可以克服接触式电能传输的不足,使超声加工装置更加安全、稳 定、可靠。针对基于电磁耦合理论的非接触式电能传输技术存在的问题,研究了非接触传输 装置的电磁场解决了超声加工中传统的滑环磨损等问题,为超声加工技术在加工中心的使 用开辟了新的途径。本技术提供的一种非接触能量传输式超声加工装置,原边磁环线 圈处于静止状态,而副边磁环线圈则随着加工主轴做高速旋转运动,原边磁环线圈和副边 磁环线圈之间存在级间间隙,没有直接接触就避免了接触摩擦可能造成的发热现象,并且 不限制加工主轴转速的提高;其次,原边磁环线圈和副边磁环线圈的没有导线裸露,这样就 提升了超声加工的应用环境,可以不受外在环境的限制,不惧怕灰尘和水的影响;而且具有 可拆卸方便、易维护等特点。 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副边磁环线圈包括环形保护套壳、第一副边 绕组线圈和第二副边绕组线圈,所述环形保护套壳套的中心位置设在所述装配部上,且设 有让所述前盖板外露的开口,该环形保护套壳套的周缘位置向所述刀柄的一侧方向弯折形 成线圈固定部,该线圈固定部的端面设有环形线槽,所述第一副边绕组线圈和第二副边绕 组线圈设置在该环形线槽内,且该第一副边绕组线圈和第二副边绕组线圈之间存在磁间 隙。 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环形保护套壳采用相对磁导率为2000,导电 率为0的坡莫合金材料制成,优选的,采用型号为1J85的磁坡莫合金制成,形成罐形磁芯。 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原边磁环线圈包括弧形保护套壳和弧形绕组 线圈,所述弧形保护套壳的中间凸起部位设有一用来将其安装在超声机械的机械臂上的安 装座,该弧形保护套壳的两端对称向下沿所述刀柄的周向方向延伸,该弧形保护套壳朝向 所述副边磁环线圈的一侧面设有弧形线槽,所述弧形绕组线圈设置在所述弧形线槽内。所 述弧形保护套壳的弧长为三分之一圆弧。 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第一副边绕组线圈和第二副边绕组线圈均采 用直径为〇. 5mm的铜线绕制80圈,将它们首尾串联起来,感应电压对外实行叠加。所述弧 形绕组线圈采用两根直径为0. 45_的铜线绕制100圈,可有效地抑制趋肤效应。 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磨头、变幅杆、前盖板、压电陶瓷、副边磁环线 圈和刀柄均同心于基准轴心。 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非接触能量传输式超声加工装置的总长度为 204 ?205mm,优选为 204. 05mm。 本技术的有益效果为:1、本技术的结构设计巧妙、合理,采用非接触能量 传输式结构设计,不仅实现了电能的非接触式传输,同时可满足加工中心自动换刀需求, 而且优选坡莫合金作为罐形磁芯材质,具有很高的弱磁场导磁率。2、原边磁环线圈和副边 磁环线圈均设有保护套壳,没有裸露在外的导体存在,因此电能传输不受环境影响,存在级 间间隙,同时解决了超声加工中传统的滑环磨损,避免了接触摩擦可能造成的发热现象,使 主轴转速能够不限制提高。3、工作稳定性好,安全可靠,可以长时间连续工作,并保持在较 高电能传输效率;且整体结构简单、紧凑,使用寿命长,拆卸方便,易于维护。 下面结合附图与实施例,对本技术进一步说明。 【专利附图】【附图说明】 图1是本技术的立体结构示意图一。 图2是本技术的立体结构示意图二。 图3是本技术的分解结构示意图一。 图4是本技术的分解结构示意图二。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参见图1、图2、图3和图4,本技术提供的一种非接触能量传输式超 声加工装置,其包括磨头1、变幅杆2、前盖板3、压电陶瓷4、副边磁环线圈5、原边磁环线 圈6和刀柄7,较佳的,本技术的非接触能量传输式超声加工装置的总长度为204? 205mm,优选为 204. 05mm。 参见图4,所述刀柄7的一端呈逐渐缩小状形成一装夹部71,中部径向凸起形成一 定位部72,另一端设有凸缘形成一装配部73,该装配部73的端面中心位置设有装配凹位 74,所述前盖板3通过六个螺栓8固定在该装配部73的内侧位置,且将装配凹位74的开口 封闭,所述压电陶瓷4设置在该装配凹位74内,且通过螺钉9与所述前盖板3相连接,磨头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非接触能量传输式超声加工装置,其特征在于:其包括磨头、变幅杆、前盖板、压电陶瓷、副边磁环线圈、原边磁环线圈和刀柄,所述刀柄的一端呈逐渐缩小状形成一装夹部,中部径向凸起形成一定位部,另一端设有凸缘形成一装配部,该装配部的端面中心位置设有装配凹位,所述前盖板固定在该装配凹位的开口上,所述压电陶瓷设置在该装配凹位内,且与所述前盖板相连接,磨头通过变幅杆固定在所述前盖板上,所述副边磁环线圈固定在所述装配部上,所述原边磁环线圈对应所述副边磁环线圈的一侧位置设置在超声机械的机械臂上,且该副边磁环线圈与所述原边磁环线圈之间有间隙。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增英
申请(专利权)人:张增英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湖南;4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