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鼠脊髓损伤模型建立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10580910 阅读:160 留言:0更新日期:2014-10-29 12:39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制作大鼠脊髓损伤模型的一种新方法;主要解决现有模型中操作复杂,重复性差,大鼠的出血量大,感染死亡高、并发症多、存活时间短等诸多问题;采用的技术方案是:运用自制的针头在不打开髓腔的前提下对大鼠脊髓造成准确定位的一侧腰髓离断性损伤,为采用了一种新方法制作的脊髓损伤模型,同时可以在损伤的同时进行药物及制剂的注射干预损伤及损伤后的再生修复过程。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专利摘要】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制作大鼠脊髓损伤模型的一种新方法;主要解决现有模型中操作复杂,重复性差,大鼠的出血量大,感染死亡高、并发症多、存活时间短等诸多问题;采用的技术方案是:运用自制的针头在不打开髓腔的前提下对大鼠脊髓造成准确定位的一侧腰髓离断性损伤,为采用了一种新方法制作的脊髓损伤模型,同时可以在损伤的同时进行药物及制剂的注射干预损伤及损伤后的再生修复过程。【专利说明】
本专利技术涉及脊髓损伤模型的建立方法,具体涉及一种大鼠脊髓损伤模型建立方 法。
技术介绍
脊髓损伤是一种致残率很高的疾病,是临床上至今未能解决的问题,可造成无法 恢复的运动感觉功能障碍。随着社会各行业的快速发展,脊髓损伤的发病率也随之增加。因 此,对脊髓损伤的研究与关注仍是国内外共同探索的课题。而脊髓损伤模型为脊髓损伤的 研究提供了科研基础。理想的脊髓损伤模型应具备以下几个条件。一、要能够反应实验动 物脊髓损伤的神经生理、运动行为的情况。二、可以提供与临床脊髓损伤一致或相似的动物 模型,即具有良好的临床相关性。三、模型要具有可复制性。研究脊髓损伤需大量的实验动 物,这就需要制造模型的标准化。 现有技术常见的脊髓损伤模型有下列几种: 1、挫伤型脊髓损伤模型 Allen首次设计的脊髓背侧打击模型,利用不同重量的砝码从不同高度沿着套管垂直 落下打击大鼠脊髓背侧造成不同程度的损伤。该模型的不足之处:操作起来重复性较差,影 响因素很多,如同样的势能造成的损伤时常相差会很大,且在打击瞬间撞击锤与脊髓相接 触的形状与面积不一。 2、钳夹型脊髓损伤 该模型为满足急性脊髓挤压等多种损伤类型的研究需要。具体操作流程:手术打开SD 大鼠椎板,用动脉瘤夹钳夹对应于T10的脊髓段。该模型的不足:该模型建立中对大鼠的损 伤较大,需要咬除T10椎板,使对应于T10的脊髓段充分暴露,大鼠感染机率较大,容易感染 死亡。且钳夹对脊髓损伤的力度不同,容易造成大鼠下肢全瘫。对大鼠术后护理造成很多 不便。 3、切割型脊髓损伤模型 流程:打开椎板,暴露相应脊髓,使用锐利的虹膜刀片或者显微剪全横断或半横断脊 髓,或切除一段脊髓。该方法的不足:手术步骤较复杂,对大鼠的损伤较大,且用刀片对脊髓 的横断面较整齐,与临床实际病例有一定差异。 4、脊髓缺血及再灌注模型 是经股动脉插管或直接关闭降主动脉的方法制作模型。该方法的不足:手术在阻断动 脉造成缺血的同时也引起了灌流区其他组织器官的损伤,影响了对行为学的观察。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现有技术脊髓损伤模型中操 作复杂,重复性差,大鼠的出血量大,感染死亡高、并发症多、存活时间短等诸多问题,进而 提供一种操作简单、重复性好、功能障碍显著的。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 按照如下步骤进行: (1) 对大鼠称重,1%戊巴比妥钠注射液,按每l〇〇g体重0. 4ml进行腹腔注射; (2) 大鼠麻醉后,背部备皮,消毒皮肤; (3) 确定T9-T12位置,SD大鼠腰段棘突突出,且胸段棘突后倾,腰段棘突前倾,根据这个 标志很容易准确定位。在Τ 9-Τ12正上方切口,做一 2~3cm皮肤切口,分离肌肉和筋膜,暴露 T9~T12棘突和椎板; (4) 用组织剪和蚊式钳将Τ9-Τ1(ι棘突左侧的肌肉和韧带剥离彻底暴露Τ9-Τ 1(ι的棘突和 横突,确定Τ9-Τ1(ι间隙; (5) 避开脊髓正中,稍偏左侧,将磨平的lml注射器针头从Τ9-Τ1(ι间隙垂直插入髓腔并 进入相应段脊髓。由于髓腔内为负压,椎间隙为软组织,因此进针时不需太用力,针头很容 易进入髓腔及脊髓。当针头进入脊髓后,大鼠会剧烈抖动、垂直上下抽插针头,感觉有较大 的活动空间,表明针头在髓腔内; 拔出针头,将弯曲的破髓针针头从进针点垂直插入,进针时弯曲的针尖朝向左侧。待破 髓针针头进入髓腔后小幅左右摆动针头,注意要绝对避免弯曲的针头超过棘突中线进入右 半侧脊髓,由此只破坏左侧脊髓。进行此项操作时,左侧(损伤侧)后肢出现抽搐,轻缓地并 仍以垂直角度拔出针头,此时脊髓半离断损伤模型建立步骤基本完成; (6) 术毕缝合肌肉及皮肤。大鼠清醒后于干燥,安静,自然光条件下普通饲料喂养,并定 期用碘伏清洁消毒。 上述建立脊髓损伤模型的方法亦可对右侧脊髓进行操作,操作条件与上述对左侧 脊髓进行的操作相对应。 所述直针的针头为平而无尖的针头;能够用于确定破髓针的进针点。 所述直针优选将注射器的针头磨平制成,得到的直针除可确定破髓针的进针点 夕卜,还能够用于向脊髓损伤部位注射神经营养因子或神经干细胞等干预损伤、并促进损伤 后再生的制剂。 所述破髓针的针头为直角针头,所述破髓针在垂直下针时,所述直角针头的自由 端水平。 所述破髓针优选为将注射器的针头斜面向后弯曲90°制成。 本专利技术所需材料与器械如下: 实验动物 健康雄性大鼠,体重180-200克; 实验器械 11号手术刀片、持针钳、蚊式钳、血管钳、手术镊、组织剪、缝针、直针(自制的1毫升注 射器针头:一支将1毫升注射器针头磨平制成,如图1所示)、破髓针(将1毫升注射器针头 向针头斜面背侧弯曲90度制成,如图2所示)。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用针头造成的脊髓损伤模型操作简便,损伤较小,重复性高,功能障碍显著,并为 研究刺激或促进脊髓再生的药物或制剂提供了良好的条件及环境;为探索临床药物的分子 作用机理提供实验基础。同时,由于模型动物术后感染机率低、并发症少、存活率高、可重复 性好,有良好的推广使用前景。 【专利附图】【附图说明】 图1为本专利技术直针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专利技术破髓针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大鼠脊髓损伤部位示意图。 图4为大鼠脊髓损伤部位脊髓纵断面示意图。 图5为大鼠脊髓损伤部位脊髓横断面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具体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说明。 造模方法: (1)对大鼠称重,1%戊巴比妥钠注射液,按每l〇〇g体重0. 4ml进行腹腔注射。 (2)大鼠麻醉后,背部备皮,消毒皮肤。 (3)确定T9-T12位置,SD大鼠腰段棘突突出,且胸段棘突后倾,腰段棘突前倾,根 据这个标志很容易准确定位。在T9-T12正上方切口,做一 2~3cm皮肤切口,分离肌肉和筋 膜,暴露T9~T12棘突和椎板。 (4)如图3所示用组织剪和蚊式钳将Τ9-Τ10棘突左侧的肌肉和韧带剥离彻底暴露 Τ9-Τ10的棘突和横突,确定Τ9-Τ10间隙。 (5)如图4所示避开脊髓正中,稍偏左侧,将磨平的1ml注射器针头从Τ9Τ10间隙 垂直插入髓腔并进入相应段脊髓。由于髓腔内为负压,椎间隙为软组织,因此进针时不需太 用力,针头很容易进入髓腔及脊髓。当针头进入脊髓后,大鼠会剧烈抖动、垂直上下抽插针 头,感觉有较大的活动空间,表明针头在髓腔内。 拔出针头,如图5所示将弯曲的破髓针针头从进针点垂直插入,进针时弯曲的针 尖朝向左侧。待针头进入髓腔后小幅左右摆动针头,但绝对避免弯曲的针头超过棘突中线 进入右半侧脊髓,由此只破坏左侧脊髓。进行此项操作时,左侧(损伤侧)后肢出现抽搐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大鼠脊髓损伤模型建立方法,其特征在于按照如下步骤:(1)对大鼠称重,按每100g体重用0.4ml戊巴比妥钠注射液进行腹腔注射;(2)大鼠麻醉后,背部备皮,消毒皮肤;(3)确定T9‑T12位置,在T9‑T12正上方切口,做一2‑3cm皮肤切口,分离肌肉和筋膜,暴露T9‑T12的棘突和椎板;(4)将T9T10棘突左侧或右侧的肌肉和韧带剥离彻底暴露T9‑T10的棘突和横突,确定T9‑T10间隙;(5)避开脊髓正中,稍偏左侧或右侧,将直针从T9‑T10间隙垂直插入髓腔并进入相应段脊髓,拔出针头,形成进针点;将破髓针的针头从进针点垂直插入,进针点在左侧时,进针时,弯曲的针尖朝向左侧;进针点在右侧时,进针时,弯曲的针尖朝向右侧;待针头进入髓腔后小幅左右摆动针头,但绝对避免弯曲的针头超过棘突中线进入另半侧脊髓,由此只破坏左侧或右侧脊髓;然后轻缓地并仍以垂直角度拔出破髓针的针头;(6)缝合肌肉及皮肤,大鼠清醒后于干燥、安静、自然光条件下普通饲料喂养,并定期清洁消毒。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夏青齐超王志茹王晨亮张宏
申请(专利权)人:山西医科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山西;1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