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无乳剂太阳能电池网板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0580535 阅读:120 留言:0更新日期:2014-10-29 12:29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无乳剂太阳能电池网板,包括两层结构:金属层和金属丝网层,金属层和金属丝网层叠加形成双层结构,金属层包括金属层板体、主栅线开口、细栅线开口、金属层边孔,金属层板体为实体结构,在印刷时阻挡浆料下漏;金属丝网层包括丝网板体、主栅线、细栅线、边孔,丝网板体由网格阵列而成;主栅线开口与述主栅线位置一致,浆料可通过主栅线开口漏过主栅线至基板上形成太阳能板主栅线;细栅线开口与细栅线位置一致,浆料可通过细栅线开口漏过细栅线至基板上形成太阳能板细栅线;主栅线开口和细栅线开口与主栅线和细栅线形状尺寸一致。此网板在印刷工序中无需涂覆乳剂,且没有编织型的经纬节点,提高了印刷质量。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专利摘要】本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无乳剂太阳能电池网板,包括两层结构:金属层和金属丝网层,金属层和金属丝网层叠加形成双层结构,金属层包括金属层板体、主栅线开口、细栅线开口、金属层边孔,金属层板体为实体结构,在印刷时阻挡浆料下漏;金属丝网层包括丝网板体、主栅线、细栅线、边孔,丝网板体由网格阵列而成;主栅线开口与述主栅线位置一致,浆料可通过主栅线开口漏过主栅线至基板上形成太阳能板主栅线;细栅线开口与细栅线位置一致,浆料可通过细栅线开口漏过细栅线至基板上形成太阳能板细栅线;主栅线开口和细栅线开口与主栅线和细栅线形状尺寸一致。此网板在印刷工序中无需涂覆乳剂,且没有编织型的经纬节点,提高了印刷质量。【专利说明】-种无乳剂太阳能电池网板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印刷网板,具体涉及一种太阳能电池片用金属代替乳剂的网板, 属于太阳能电池印刷领域。
技术介绍
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加之地球人口众多,能源短缺的问题日益严重,充分合理地 利用太阳能是解决能源短缺问题的一种有效手段,其中太阳能电池是目前利用太阳能的有 效方法之一。制作太阳能电池片需要用到印刷用的太阳能网板,通过此网板,将导电浆料选 择性地漏印到半导体材料上,通过太阳光照射,印有导电浆料的半导体材料产生光伏效应, 从而将自然界的光能转化为可供人们利用的电能。 传统用的太阳能网板是编织型的丝网,在太阳能电池电极印刷工序中因其具有编 织型的经纬节点,导致下浆不均匀,从而影响太阳能电池的印刷质量。 中国专利申请号为2011205457462的专利公开了一种用于晶体硅太阳能电池正 电极印刷的网板,包括板体,所述板体上设有与所述晶体硅太阳能电池正电极的电池片相 对应的印刷区,所述板体形状为正方形,所述印刷区上设有相互垂直的主栅线与细栅线。此 网板在印刷时所需要在网板上涂覆乳剂,使网板的栅线区域无乳剂,将栅线以外的区域用 乳剂封住,则浆料可以通过栅线区域漏印到半导体材料上,从而印刷出太阳能电池正电极。 此网板在印刷工序中需涂覆乳剂,才能印刷出所需图案,不仅工序繁琐而且浪费材料,还需 要相应的设备(涂覆乳剂后还需曝光、显影,因此需要对应的曝光、显影设备),同时,由于需 要和刮刀之类器具发生摩擦,乳剂耐磨性不足影响网板寿命也是一个需要解决的问题,因 此有必要提出一种结构,使印刷工序简便又能够节省原料。
技术实现思路
有鉴于此,需要克服现有技术中的上述缺陷中的至少一个。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无 乳剂太阳能电池网板,包括两层结构:金属层和金属丝网层,所述金属层和所述金属丝网层 叠加形成双层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金属层包括金属层板体、主栅线开口、细栅线开口、 金属层边孔,所述金属层板体为实体结构,在印刷时阻挡浆料下漏;所述金属丝网层包括丝 网板体、主栅线、细栅线、边孔,所述丝网板体由网格阵列而成;所述主栅线开口与所述主栅 线位置一致,浆料可通过所述主栅线开口漏过所述主栅线至基板上形成太阳能板主栅线; 所述细栅线开口与所述细栅线位置一致,浆料可通过所述细栅线开口漏过所述细栅线至基 板上形成太阳能板细栅线;所述主栅线开口和所述细栅线开口与所述主栅线和所述细栅线 形状尺寸一致。 根据本专利
技术介绍
中对现有技术所述,传统用的太阳能网板是编织型的丝网, 在太阳能电池电极印刷工序中因其具有编织型的经纬节点,导致下浆不均匀,从而影响太 阳能电池的印刷质量。中国专利申请号为2011205457462的专利公开的一种用于晶体硅太 阳能电池正电极印刷的网板,在印刷工序中需涂覆乳剂,才能印刷出所需图案,不仅工序繁 琐且浪费材料,还需要相应的设备,同时,由于需要和刮刀之类器具发生摩擦造成因乳剂耐 磨性不足而影响网板寿命;本专利技术提供的无乳剂太阳能电池网板为两层结构,使用金属层 代替乳剂,可以直接制备,无需涂覆乳剂,不需要繁琐工序,并且提升了太阳能网板的整体 耐磨性,提升了其使用寿命,并且两层结构均是一体成型的结构,没有编织型的经纬节点, 提高了印刷质量。 另外,根据本专利技术公开的无乳剂太阳能电池网板还具有如下附加技术特征: 进一步地,所述的网格形状为任意形状。 所述网格形状是多边形、圆形或椭圆形。 优选地,所述多边形为正方形、矩形、正六边形、三角形。 可选地,所述金属层还包括金属层对位孔。 可选地,所述金属丝网层还包括对位孔。 进一步地,所述金属层对位孔和所述对位孔位置形状一致,固定联接后使所述金 属层的主栅线开口、细栅线开口、金属层边孔、金属层对位孔和所述金属丝网层的主栅线、 细栅线、边孔、对位孔完全重合。 进一步地,所述主栅线和所述细栅线由网格构成。 进一步地,所述主栅线网格与相邻板体的网格和相邻细栅线的网格结构相一致。 可选地,所述主栅线具有一致的网格结构。 进一步地,所述主栅线宽1?2mm,细栅线宽20?100 μ m。 进一步地,所述所述金属层和所述金属丝网层的为镍结构或镍铁合金结构。 进一步地,所述金属丝网层厚度为10?45 μ m。所述金属层厚度为8?30 μ m。 进一步地,所述网格目数为100?600目,网格线径尺寸为8?100 μ m。 进一步地,所述金属层和所述金属丝网层均是一体成型的结构,无编织型的经纬 节点。 在使用本专利技术的太阳能电池片网板印刷时,刮刀与所述金属层接触。 本专利技术附加的方面和优点将在下面的描述中部分给出,部分将从下面的描述中变得明 显,或通过本专利技术的实践了解到。 【专利附图】【附图说明】 本专利技术的上述和/或附加的方面和优点从下面结合附图对实施例的描述中将变 得明显和容易理解,其中 : 图1所示为金属丝网层整体平面结构示意图; 图2所示为金属层整体平面结构示意图; 图3所示为无乳剂太阳能电池片网板结构平面示意图; 图4所示为图3中沿I-Ι方向的截面示意图; 图5所示为图1中16局部结构放大示意图; 图6?8所示为图3中36部分放大示意图(几种不同的实施例); 图9所示为图1中15部分放大示意图; 图10?图13为图3中35部分放大示意图(几种不同的实施例); 图1中11为主栅线,12为细栅线,13为丝网板体,14为边孔,15、16为待放大区域; 图2中,21为细栅线开口,22为金属层板体,23为金属层边孔,24为主栅线开口,25为 金属层对位孔; 图3中31为网板主栅线,32网板细栅线,33网板板体,34为网板边孔,35、36为待放大 区域; 图4中41为金属丝网层,42为金属层,43为主栅线开口;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详细描述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所述实施例的示例在附图中示出,其中自始至终 相同或类似的标号表示相同或类似的元件或具有相同或类似功能的元件。下面通过参考附 图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仅用于解释本专利技术,而不能解释为对本专利技术的限制。 在本专利技术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上"、"下"、"底"、"顶"、"前"、"后"、"内"、 "外"、"横"、"坚"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 于描述本专利技术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 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专利技术的限制。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无乳剂太阳能电池网板,包括两层结构:金属层和金属丝网层,所述金属层和所述金属丝网层叠加形成双层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金属层包括金属层板体、主栅线开口、细栅线开口、金属层边孔,所述金属层板体为实体结构,在印刷时阻挡浆料下漏;所述金属丝网层包括丝网板体、主栅线、细栅线、边孔,所述丝网板体由网格阵列而成;所述主栅线开口与所述主栅线位置一致,浆料可通过所述主栅线开口漏过所述主栅线至基板上形成太阳能板主栅线;所述细栅线开口与所述细栅线位置一致,浆料可通过所述细栅线开口漏过所述细栅线至基板上形成太阳能板细栅线;所述主栅线开口和所述细栅线开口与所述主栅线和所述细栅线形状尺寸一致。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魏志凌高小平张成岩王峰
申请(专利权)人:昆山允升吉光电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