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专利摘要】本专利技术提供了。本专利技术制备的有机电致发光器件采用依次层叠的三元掺杂层和导电氧化物层作为阴极,提高器件的透过率、电子注入能力,使光能更有效地抵达导电阳极玻璃基底,从而提高器件的发光效率,并提高了器件的稳定性。本专利技术制备方法简单,易于控制和操作,并且原材料容易获得。【专利说明】
本专利技术属于有机电致发光领域,具体涉及。
技术介绍
有机电致发光器件(0LED)是一种以有机材料为发光材料,能把施加的电能转化为 光能的能量转化装置。它具有超轻薄、自发光、响应快、低功耗等突出性能,在显示、照明等 领域有着极为广泛的应用前景。 有机电致发光器件的结构为三明治结构,在阴极和导电阳极之间夹有一层或多层 有机薄膜。在含多层结构的器件中,两极内侧主要包括发光层、注入层及传输层。有机电致 发光器件是载流子注入型发光器件,在阳极和阴极加上工作电压后,空穴从阳极,电子从阴 极分别注入到工作器件的有机材料层中,两种载流子在有机发光材料中形成空穴-电子对 发光,然后光从电极发出。 在传统的发光器件中,一般都是以低功函数的金属或者合金作为 ...
【技术保护点】
一种有机电致发光器件,其特征在于,包括依次层叠的导电阳极玻璃基底、空穴注入层、空穴传输层、发光层、电子传输层、电子注入层和阴极,所述阴极包括依次层叠的三元掺杂层和导电氧化物层;所述三元掺杂层的材质为锌化合物、钠盐和噻吩类小分子按照质量比1:(2~5):(5~15)混合形成的混合材料,其中,所述锌化合物为氧化锌、硫化锌、硒化锌和氯化锌中的一种,所述钠盐为碳酸钠、氯化钠、氟化钠和溴化钠中的一种,所述噻吩类小分子为3‑己基噻吩、3‑甲基噻吩和3‑十二烷基噻吩中的一种;所述导电氧化物层的材质为铟锡氧化物、铝锌氧化物和铟锌氧化物中的一种。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周明杰,黄辉,张振华,王平,
申请(专利权)人:海洋王照明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深圳市海洋王照明技术有限公司,深圳市海洋王照明工程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广东;44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