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汽车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0575271 阅读:117 留言:0更新日期:2014-10-29 09:5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儿童汽车,属于儿童汽车技术领域。它解决了现有的儿童汽车结构简单、功能少的问题。本儿童汽车包括车架、安装在车架底部的底盘及安装在车架上的四个车轮,在车架内设有四驱传动装置、转向装置、前悬架装置及后悬架装置,前悬架装置安装在底盘的一端并与转向装置连接,后悬架装置安装在底盘的另一端并与四驱传动装置连接,四驱传动装置包括两个电机,四个车轮分别设置在两电机的两侧,至少一个电机通过差速器分别与对应两车轮相连,电机通过输入轴与差速器相连,差速器包括外壳体以及内壳体,该差速器上还设置有能将内壳体锁死并使第一半轴及第二半轴同速旋转的差速锁。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具有实用性强、安全性高的优点。(*该技术在2024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专利摘要】本技术提供了一种儿童汽车,属于儿童汽车
。它解决了现有的儿童汽车结构简单、功能少的问题。本儿童汽车包括车架、安装在车架底部的底盘及安装在车架上的四个车轮,在车架内设有四驱传动装置、转向装置、前悬架装置及后悬架装置,前悬架装置安装在底盘的一端并与转向装置连接,后悬架装置安装在底盘的另一端并与四驱传动装置连接,四驱传动装置包括两个电机,四个车轮分别设置在两电机的两侧,至少一个电机通过差速器分别与对应两车轮相连,电机通过输入轴与差速器相连,差速器包括外壳体以及内壳体,该差速器上还设置有能将内壳体锁死并使第一半轴及第二半轴同速旋转的差速锁。本技术具有实用性强、安全性高的优点。【专利说明】儿童汽车
本技术属于儿童汽车
,特别涉及一种儿童汽车。
技术介绍
日常生活中,孩子们喜欢坐在玩具汽车内玩耍,儿童玩具汽车的种类也多种多样, 但是它们结构简单且功能单一,不能提高孩子们的游戏兴趣,不具备现有成人汽车的驾驶 真实感。此外,由于孩子们无法驾驶成人汽车,有人设计了仿真儿童玩具汽车,它在外形上 较普通玩具汽车更像成人汽车,但是内在操作依旧十分简单,仿真儿童玩具汽车驾驶时的 感觉与实际的驾驶成人汽车感觉相去甚远。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针对现有的技术存在上述问题,提出了一种结构合理、实用 性强、安全性高的儿童汽车。 本技术的目的可通过下列技术方案来实现:一种儿童汽车,包括车架、安装在 车架底部的底盘及安装在车架上的四个车轮,其特征在于,在车架内设有四驱传动装置、转 向装置、前悬架装置及后悬架装置,所述前悬架装置安装在底盘的一端并与转向装置连接, 所述后悬架装置安装在底盘的另一端并与四驱传动装置连接,所述四驱传动装置包括两个 电机,上述四个车轮分别设置在两电机的两侧,其中至少一个电机通过差速器分别与对应 两车轮相连,所述电机通过输入轴与差速器相连,所述差速器包括外壳体以及安装在外壳 体内且具有从动齿轮的内壳体,该差速器上还设置有能将内壳体锁死并使第一半轴及第二 半轴同速旋转的差速锁。 在上述的儿童汽车中,所述的第一半轴和第二半轴同轴设置且分别与输入轴垂直 设置,所述第一半轴和第二半轴分别通过传送轴与相对应两车轮相连,所述输入轴具有主 齿轮且输入轴伸入外壳体内并通过主齿轮与从动齿轮啮合连接,在内壳体内设有与第一半 轴及第二半轴分别对应设置的第一连接轴和第二连接轴,在第一连接轴、第二连接轴上分 别设有第一侧齿轮和第二侧齿轮,在内壳体内通过行星轴安装有至少一对行星齿轮,每个 行星齿轮均啮合连接在第一侧齿轮与第二侧齿轮之间且相对内壳体转动。 在上述的儿童汽车中,所述差速锁包括控制杆、复位件以及能将内壳体锁死的活 动件,活动件包括插接块以及能将内壳体锁死的锁块,所述锁块具有环形凹槽且活动安装 在第一连接轴上,所述控制杆铰接连接在插接块上且复位件卡固在控制杆与插接块之间, 所述插接块上设置有至少两个能伸入环形凹槽内的插柱,且当控制杆压缩复位件时复位件 带动插接块移动并使插接块带动锁块脱离内壳体。 在上述的儿童汽车中,所述前悬架装置包括前支架、前下摆臂、前上摆臂和转向 件,所述前下摆臂、前上摆臂、减震器组件和转向件呈中心对称分布在前支架两侧,所述前 支架固连在底盘上,所述前下摆臂和前上摆臂的一端分别铰接在前支架两端,所述前上摆 臂和前下摆臂的另一端通过关节球轴承分别连接到转向件的两端,所述转向件可绕前下摆 臂的关节球轴承旋转,所述后悬架装置包括后支架、后下摆臂、后上摆臂和连接件,所述后 下摆臂、后上摆臂、减震器组件和连接件呈中心对称分布在后支架两侧,所述后支架固连在 底盘上,所述后下摆臂和后上摆臂的一端分别铰接在后支架的两端,后上摆臂的另一端连 接到连接件的一端,后下摆臂的另一端铰接到连接件的另一端。 在上述的儿童汽车中,所述前悬架装置和后悬架装置均还包括有减震器组件,减 震器组件包括减震器,安装在减震器两端的盖板及套设在减震器上的减震弹簧,所述减震 弹簧的两端抵靠在盖板上,所述盖板上设置有关节球,在后支架和前支架上分别固连有后 立板和前立板,减震器通过关节球分别与前立板和前下摆臂或后立板和后下摆臂铰接。 在上述的儿童汽车中,所述转向件包括前转轴部,在前转轴部上开设有前转轴孔 并在前转轴部的两端凸出形成凹槽部,在前转轴孔内安装有与车轮相连的前转轴,在凹槽 部内安装有连接轴和凸出连接轴形成球状关节部组成的前下关节球,连接轴的两端固连到 凹槽部,所述前下摆臂连接在关节部上,在凹槽部的一侧上凸出形成有支架部且所述关节 球固连在支架部上,在转向件上还设置有垂直于支架部的转向部,且所述转向部可带动支 架部绕连接轴转动。 在上述的儿童汽车中,所述连接件包括后转轴部、分别设置在后转轴部的两端铰 接部和U槽部,在后转轴部上开设有后转轴孔并在后转轴孔内安装有与车轮相连的后转 轴,在铰接部上开设有铰接孔,在后下摆臂上开设有凹槽且所述铰接部卡入凹槽内,所述后 下摆臂和铰接部通过销轴贯穿铰接孔相连。 在上述的儿童汽车中,所述的转向装置包括第一转向器、第二转向器、第一传动机 构、第二传动机构、齿轮轴和操纵机构,所述第一传动机构安装在第一转向器与齿轮轴间, 所述第二传动机构安装在第二转向器与齿轮轴间,所述操纵机构由操纵箱、操纵杆和辅助 机构构成,所述齿轮轴横向插设在操纵箱内并在齿轮轴的正面均勻分布有若干扣槽,所述 操纵杆轴向插设在操纵箱内并在操纵杆上设有齿轮,且所述的齿轮均匀分布有若干与扣槽 对应设置的卡齿,所述卡齿上设有啮合面且啮合面为外凸的圆弧面,相邻两卡齿之间以内 凹圆弧面连接,所述辅助组件包括弹簧和辅助块,所述辅助块位于齿轮轴的反面且卡在齿 轮轴侧面上,在辅助块中部设有弹簧卡嵌部且所述的弹簧安装在弹簧卡嵌部与操纵箱间。 在上述的儿童汽车中,所述第一转向器和第二转向器均由主板、第一挡板、第二挡 板和传动臂构成,所述第一挡板、第二挡板与主板连为一体且所述第一挡板、第二挡板对称 平行设置在主板一侧,所述轴孔座设置在主板另一侧,所述轴孔座上沿轴向开设有贯穿主 板设置的圆柱通孔,所述传动臂由延伸部和转折部组成,所述延伸部为一长方体且一端与 第一挡板固连,另一端与转折部固连,所述转折部与延伸部的夹角呈90度,所述第一挡板 与主板之间设有至少一个第一支撑架,所述第二挡板与主板之间设有至少一个第二支撑 架,所述传动臂与第一挡板之间设有至少一个第三支撑架。 在上述的儿童汽车中,所述第一传动机构和第二传动机构均设有第一换向器和第 二换向器,第一换向器和第二换向器均由球座和杆座构成,所述球座内侧和球座外侧均为 半球面且所述球座内侧半球面的直径稍大于旋转球的直径,所述杆座为空心圆柱且空心圆 柱的内直径稍大于传动杆的直径,所述球座与杆座固定连接,所述第一换向器和第二换向 器的球座朝向相反。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具有以下优点: 1、四驱传动装置设计合理,各零部件之间布局紧凑,使得整体电机的体积比较小, 提高了空间利用率,在实际操作过程中,各零部件装配及拆卸都比较方便;同时驾驶者能简 单快捷地通过控制差速锁来实现差速器锁死功能,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儿童汽车,包括车架、安装在车架底部的底盘及安装在车架上的四个车轮,其特征在于,在车架内设有四驱传动装置、转向装置、前悬架装置及后悬架装置,所述前悬架装置安装在底盘的一端并与转向装置连接,所述后悬架装置安装在底盘的另一端并与四驱传动装置连接,所述四驱传动装置包括两个电机,上述四个车轮分别设置在两电机的两侧,其中至少一个电机通过差速器分别与对应两车轮相连,所述电机通过输入轴与差速器相连,所述差速器包括外壳体以及安装在外壳体内且具有从动齿轮的内壳体,该差速器上还设置有能将内壳体锁死并使第一半轴及第二半轴同速旋转的差速锁。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汪星王超陈何良孙妮莎
申请(专利权)人:宁波莱姆格迪童车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