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4D打印成型人工血管支架的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10573669 阅读:210 留言:0更新日期:2014-10-29 09:12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4D打印成型人工血管支架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以形状记忆聚合物或形状记忆合金作为可变形材料单元,以聚合物材料或金属材料作为基体材料单元,设计血管支架初始构型;2)采用熔融直接成型方法将可变形材料单元和基体材料单元,打印成所需要的3D初始构型,或者选择激光选区熔化成型或微喷熔滴电磁约束成型中的一种,作为形状记忆合金打印成型方式制造血管支架;3)对步骤2)得到的3D初始构型或血管支架进行保温、缓冷处理;4)对成型后的血管支架进行性能测试,包括力学性能测试、激励变形测试、医学性能测试,使血管支架满足使用要求,至此,完成人工血管支架的4D打印成型。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技术保护点】
一种4D打印成型人工血管支架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1)以形状记忆聚合物作为可变形材料单元,以聚合物材料作为基体材料单元,设计血管支架初始构型,血管支架初始构型选用螺旋环形结构,其中,基体材料单元与可变形材料单元间隔设置,且血管支架初始构型的两端均为基体材料单元,基体材料单元与可变形材料单元的体积为1:(3~5),设计的血管支架初始构型的直径为2mm~6mm,壁厚为0.09mm~0.4mm;2)采用熔融直接成型方法间隔打印基体材料单元和可变形材料单元,打印成所需要的血管支架初始构型,其中,喷嘴直径0.08mm~0.4mm,扫描速度20~80mm/s,成型温度控制在材料熔点±5℃范围内;3)对步骤2)得到的血管支架初始构型进行保温、缓冷处理,保温处理时的熔体温度和缓冷处理时的冷却温度之间的温差为200~250℃,达到室温后通过外场刺激进行形状记忆功能训练,得到成型后的血管支架。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魏正英杜军卢秉恒陈祯赵光喜李素丽魏培
申请(专利权)人:西安交通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陕西;6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