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叶片风力闭合窗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0566329 阅读:100 留言:0更新日期:2014-10-22 17:2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设计一种多叶片风力闭合窗,是由整体框架和多扇叶片构成,其特征在于:整体框架固定于整个拉动窗户中,框架的上下有凹槽卡于整个窗户中,可以实现左右拉动;叶片分为上中下三部分,其中上下部分是与框架的连接部分,叶片与框架之间的连接依靠一个转轴,可以让叶片实现左右自由摆动;中间部分是叶片的实际作用部分,叶片分为主动叶片和从动叶片,主动叶片宽度为70%宽度,从动叶片宽度是30%宽度;整体框架的左右两侧中间部分有卡点,框架的底框的从动叶片侧固定一个距离叶片30%宽度的卡点。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优越性:增加了遇到风可以自动关闭的功能,是人们可以在有风天气不必担心室内的窗户没有关闭。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专利摘要】本技术的目的在于设计一种多叶片风力闭合窗,是由整体框架和多扇叶片构成,其特征在于:整体框架固定于整个拉动窗户中,框架的上下有凹槽卡于整个窗户中,可以实现左右拉动;叶片分为上中下三部分,其中上下部分是与框架的连接部分,叶片与框架之间的连接依靠一个转轴,可以让叶片实现左右自由摆动;中间部分是叶片的实际作用部分,叶片分为主动叶片和从动叶片,主动叶片宽度为70%宽度,从动叶片宽度是30%宽度;整体框架的左右两侧中间部分有卡点,框架的底框的从动叶片侧固定一个距离叶片30%宽度的卡点。本技术的优越性:增加了遇到风可以自动关闭的功能,是人们可以在有风天气不必担心室内的窗户没有关闭。【专利说明】多叶片风力闭合窗 (一)
本技术涉及一种房屋窗户的配窗,特别是涉及一种可以实现有风状态下自动 闭合的新技术。 (二)
技术介绍
拥有一个良好的通风条件对于一个房屋特别是住房来说非常重要,随着人们对健 康的愈加重视,房屋通风也愈加被人们重视。许多人在出门工作时常常会开启房屋的窗户, 但是,一旦遇到刮风的天气,而自己又不能及时回家关闭窗户,导致室内的摆设等遭到不同 程度的影响。目前还没有一种在刮风时利用风力来关闭窗户的窗,让出门在外的人们遇到 刮风天气不必担心室内的设施受到大风的影响。 (三)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设计一种多叶片风力闭合窗。它使现在的窗户有了新的功 能,是一种实用性很强的窗户。 本技术的技术方案:一种多叶片风力闭合窗,是由整体框架和多扇叶片构成, 其特征在于:整体框架固定于整个拉动窗户中,框架的上下有凹槽卡于整个窗户中,可以实 现左右拉动;叶片分为上中下三部分,其中上下部分是与框架的连接部分,叶片与框架之间 的连接依靠一个转轴,可以让叶片实现左右自由摆动;中间部分是叶片的实际作用部分,叶 片分为主动叶片和从动叶片,主动叶片宽度为70%宽度,从动叶片宽度是30%宽度;整体 框架的左右两侧中间部分有卡点,框架的底框的从动叶片侧固定一个距离叶片30%宽度的 卡点。 所述的卡点用于卡主闭合状态下的叶片使其不能恢复开启,轻触卡点的上拨片, 叶片会卡于卡点中,轻触上按片叶片会自动恢复开启。 所述的窗户的数据技术要求:两相邻叶片之间的距离称为d,2号弹力线连接处与 主骨架之间的距离称为dl,另一片叶片的1号弹力线连接处与2号弹力线连接处的距离称 为d2,1号弹力线连接处与主骨架之间的距离称为d3, 2号弹力线连接处于离该点最近的叶 片边缘之间的距离称之为d4,主骨架与距离最远边缘之间的距离称之为d5,即70%宽度。 d、dl、d2、d3、d4、d5必须符合以下条件: L=d+d5-d4_d3 d2= νπτ+a L>d2 d5>d 本技术的优越性:增加了遇到风可以自动关闭的功能,是人们可以在有风天 气不必担心室内的窗户没有关闭。 (四) 【专利附图】【附图说明】 附图1为本技术的叶片整体示意图; 附图2为本技术中的框架整体图; 附图3为本技术中的卡点示意图; 附图4为本技术中的叶片连接图; 附图5为本技术中的风动窗与整体结合图; 其中:1是2号弹力线连接处,2是1号弹力线连接处,3是3号弹力线连接处,4是 上端点,5是主骨架,6是主动叶片,7是叶片,8是4号弹力线连接处,9是5号弹力线连接 处,10是6号弹力线连接处,11是下端点,12是从动叶片,13是上卡槽,14是1号卡点,15 是3号卡点,16是整体框架,17是2号卡槽,18是4号卡槽,19是弹线,20是上按片,21是 上拨片,22是支点柱,23是下卡片,24是左框架,25是右框架,26是1号弹力线,27是2号 弹力线,28是玻璃窗1,29是多叶片风力闭合窗,30是玻璃窗2, 31是上转轴,32是下转轴。 (五)【具体实施方式】 如附图:一种多叶片风力闭合窗,是由整体框架16和多扇叶片7构成,其特征在 于:整体框架16固定于整个拉动窗户中,框架16的上下有凹槽卡于整个窗户中,可以实现 左右拉动;叶片分为上中下三部分,其中上下部分是与框架的连接部分,叶片7与框架之 间的连接依靠一个转轴31,可以让叶片实现左右自由摆动;中间部分是叶片的实际作用部 分,叶片分为主动叶片6和从动叶片12,主动叶片6宽度为70 %宽度,从动叶片12宽度是 30 %宽度;整体框架16的左右两侧中间部分有卡点14,框架的底框的从动叶片侧12固定 一个距离叶片730%宽度的卡点15。 所述的卡点13用于卡主闭合状态下的叶片使其不能恢复开启,轻触卡点的上拨 片21叶片会卡于卡点13中,轻触上按片20叶片7会自动恢复开启。 所述的窗户的数据技术要求:两相邻叶片之间的距离称为d,2号弹力线连接处与 主骨架之间的距离称为dl,另一片叶片的1号弹力线连接处与2号弹力线连接处的距离称 为d2,1号弹力线连接处与主骨架之间的距离称为d3, 2号弹力线连接处于离该点最近的叶 片边缘之间的距离称之为d4,主骨架与距离最远边缘之间的距离称之为d5,即70%宽度。 d、dl、d2、d3、d4、d5必须符合以下条件: L=d+d5-d4-d3 d2= L > d2 d5 > d 本专利技术的使用方法是: 默认闭合窗处于闭合状态,各个叶片重叠、左右两个叶片分别卡于四个卡点上,整 扇闭合窗闭合状态,当室内需要通风时,两扇玻璃窗拉动重叠于一侧,拉动风动闭合窗于另 一侧,这时轻触四个卡点的上按片,所有叶片处于打开状态,此时的状态时各个叶片垂直于 墙面,叶片相互之间产生空隙,达到了室内外通风的状态。当来风时,风吹动叶片,无论主动 叶片向左还是向右翻转(下面以向右翻转为例)由于叶片之间是相互连接的,所以会同时 翻转,最右侧叶片的主动叶片会触到右侧卡点,最左侧叶片的从动叶片会触到左侧下方滑 道上的卡点,卡点卡到叶片、左右叶片不能恢复原状态,叶片之间相互搭叠,整体会处于闭 合状态,当不需要闭合时、轻触刚才作用的两个卡点,叶片恢复垂直状态,当不需要全自动 闭合窗时,手动将所有叶片重叠,四个卡点卡住叶片,拉回最初始状态,这时整个通风过程 完毕。【权利要求】1. 一种多叶片风力闭合窗,是由整体框架和多扇叶片构成,其特征在于:整体框架固 定于整个拉动窗户中,框架的上下有凹槽卡于整个窗户中,可以实现左右拉动;叶片分为上 中下三部分,其中上下部分是与框架的连接部分,叶片与框架之间的连接依靠一个转轴,可 以让叶片实现左右自由摆动;中间部分是叶片的实际作用部分,叶片分为主动叶片和从动 叶片,主动叶片宽度为70%宽度,从动叶片宽度是30%宽度;整体框架的左右两侧中间部 分有卡点,框架的底框的从动叶片侧固定一个距离叶片30%宽度的卡点。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多叶片风力闭合窗,其特征在于:卡点用于卡主闭合状 态下的叶片使其不能恢复开启,轻触卡点的上拨片,叶片会卡于卡点中,轻触上按片叶片会 自动恢复开启。3.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多叶片风力闭合窗,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窗户的数据技 术要求:两相邻叶片之间的距离称为d,2号弹力线连接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多叶片风力闭合窗,是由整体框架和多扇叶片构成,其特征在于:整体框架固定于整个拉动窗户中,框架的上下有凹槽卡于整个窗户中,可以实现左右拉动;叶片分为上中下三部分,其中上下部分是与框架的连接部分,叶片与框架之间的连接依靠一个转轴,可以让叶片实现左右自由摆动;中间部分是叶片的实际作用部分,叶片分为主动叶片和从动叶片,主动叶片宽度为70%宽度,从动叶片宽度是30%宽度;整体框架的左右两侧中间部分有卡点,框架的底框的从动叶片侧固定一个距离叶片30%宽度的卡点。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浩然
申请(专利权)人:天津工业大学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天津;1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