便携式自动气象站三脚架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0566040 阅读:161 留言:0更新日期:2014-10-22 17:1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三脚架,尤其是一种便携式自动气象站三脚架,属于气象三脚架的技术领域。按照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的技术方案,所述便携式自动气象站三脚架,包括圆管,所述圆管内的上端设有能在圆管内进行伸缩的风管,圆管的底端设有轴套;风管的顶端设有风座,圆管上设有底盘,所述底盘上设有均匀分布的支撑管,所述支撑管均匀分布于圆管的外圈,且支撑管的上端铰接于底盘的下表面,支撑管的底端设有底脚,支撑管通过连接杆与圆管底端的轴套连接。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结构简单紧凑,安装使用方便,成本低,能实现单人操作,安全可靠。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专利摘要】本技术涉及一种三脚架,尤其是一种便携式自动气象站三脚架,属于气象三脚架的
。按照本技术提供的技术方案,所述便携式自动气象站三脚架,包括圆管,所述圆管内的上端设有能在圆管内进行伸缩的风管,圆管的底端设有轴套;风管的顶端设有风座,圆管上设有底盘,所述底盘上设有均匀分布的支撑管,所述支撑管均匀分布于圆管的外圈,且支撑管的上端铰接于底盘的下表面,支撑管的底端设有底脚,支撑管通过连接杆与圆管底端的轴套连接。本技术结构简单紧凑,安装使用方便,成本低,能实现单人操作,安全可靠。【专利说明】
本技术涉及一种三脚架,尤其是一种便携式自动气象站三脚架,属于气象三 脚架的
。 便携式自动气象站三脚架
技术介绍
三脚架作为便携式自动气象站的重要构件应用于气象行业。现有的三脚架为保证 快速安装、收回的需要,需要使用锁紧结构,而一般的锁紧结构采用模具定制,成本高,不适 用于便携站安装需求。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克服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不足,提供一种便携式自动气象站三 脚架,其结构简单紧凑,安装使用方便,成本低,能实现单人操作,安全可靠。 按照本技术提供的技术方案,所述便携式自动气象站三脚架,包括圆管,所述 圆管内的上端设有能在圆管内进行伸缩的风管,圆管的底端设有轴套;风管的顶端设有风 座,圆管上设有底盘,所述底盘上设有均匀分布的支撑管,所述支撑管均匀分布于圆管的外 圈,且支撑管的上端铰接于底盘的下表面,支撑管通过连接杆与圆管底端的轴套连接。 所述风管的底端能伸入圆管的上端内,且圆管的顶端设有用于将风管紧固在圆管 上的风管压紧机构。 所述风管压紧机构包括位于圆管内的尼龙套,风管通过尼龙套与圆管的内壁相接 触,圆管上设有用于将风管及尼龙套压紧在圆管端部的压紧套。 所述圆管上设有限位套,风座上设有指北棒。 所述连接杆的端部设有固定夹,所述固定夹固定在支撑管上,固定夹的端部设置 固定夹套,所述固定夹套与连接杆相铰接。 所述底盘上设置均匀分布的支撑管安装件,支撑管的顶端铰接于支撑管安装件 上。 所述底盘的下表面上设有同轴分布的套筒,所述套筒能套在圆管上,并与圆管进 行卡接,且套筒能通过锁紧螺帽与圆管相互锁紧。 所述底盘通过压套与套筒连接,底盘上设有水平泡。 所述圆管的外圈设置三个均匀分布的支撑管,支撑管在圆管外完全支撑开时,支 撑管与圆管之间的夹角为30°,相邻支撑管之间的夹角为120°。 通过支撑管撑开固定后,圆管上的底盘距离水平面的垂直高度为1.2m,风座上安 装有风传感器。 本技术的优点:风管能在圆管上伸缩,风管的顶端通过风座可以安装风传感 器,圆管上通过底盘安装均匀分布的支撑管,通过支撑管能对圆管进行有效支撑,支撑管通 过连接杆与圆管底端的轴套连接,对圆管的底端进行有效支撑,圆管上通过套筒及锁紧螺 帽进行锁紧,通过调节轴及底脚确保三脚架的水平,结构简单,安装方便快捷,制造成本低 廉,操作安全可靠,能实现单人操作。 【专利附图】【附图说明】 图1为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的A向视图。 图3为本技术风管压紧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技术压紧套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技术套管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1-圆管、2-支撑管、3-风座、4-风管、5-底脚、6-调整轴、7-套筒、 8-压紧套、9-轴套、10-锁紧螺帽、11-限位套、12-固定夹、13-底盘、14-指北棒、15-连接 杆、16-支撑管安装件、17-固定夹套、18-尼龙套、19-压套、20-水平泡、21-收紧部、22-卡 槽以及23-压紧套内螺纹。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具体附图和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说明。 如图1所示:为了能实现低成本,高效的使用要求,本技术包括圆管1,所述圆 管1内的上端设有能在圆管1内进行伸缩的风管4,圆管1的底端设有轴套9 ;风管4的顶 端设有风座3,圆管1上设有底盘13,所述底盘13上设有均匀分布的支撑管2,所述支撑管 2均匀分布于圆管1的外圈,且支撑管2的上端铰接于底盘13的下表面,支撑管2的底端设 有底脚5,支撑管2通过连接杆15与圆管1底端的轴套9连接。 具体地,风管4位于圆管1的顶端,风管4的下端部能伸入圆管1内,并与圆管1 配合实现伸缩,通过风管4的伸缩,能够达到所需的高度。风管4的顶端设有风座3,通过风 座3能够在风管4的顶端安装风传感器,一般地,风传感器安装后距离地面的高度为2. 5~3m 的高度。本技术实施例中,圆管1外设置三个均匀分布的支撑管2,支撑管2能够进行 坚直支撑圆管1,继而实现对风管4以及风座3的支撑。三个支撑管2均匀分布,从而使得 圆管1外的支撑管2完全撑开后,能形成三角状的支撑结构,具有较强的牢度以及稳定性。 底盘13与圆管1之间相对运动,以进行三脚架的撑开与回收。 支撑管2底端的底脚5能够与水平面或地面接触,支撑管2通过连接杆15与圆管 1底端的轴套9连接,从而实现对圆管1底端的支撑,当然,利用支撑管2的端部也能实现底 脚5的作用。本技术实施例中,通过支撑管2撑开固定后,圆管1上的底盘13距离水 平面的垂直高度为1.2m。 如图3和图4所示,为了能使得风管4伸缩后与圆管1进行紧固连接,所述风管4 的底端能伸入圆管1的上端内,且圆管1的顶端设有用于将风管4紧固在圆管1上的风管 压紧机构。 所述风管压紧机构包括位于圆管1内的尼龙套18,风管4通过尼龙套18与圆管1 的内壁相接触,圆管1上设有用于将风管4及尼龙套18压紧在圆管1端部的压紧套8。 压紧套8的上端设有向内收缩的收紧部21,压紧套8内设有压紧套内螺纹23,压 紧套8通过压紧套内螺纹23能与圆管1端部的外螺纹紧固连接配合,压紧套内螺纹23位 于收紧部21的下方。当风管4在圆管1上伸缩到位后,通过让压紧套8在圆管1的端部旋 动,使得压紧套8通过顶端的收紧部21紧密压紧尼龙套18,以使得圆管1、尼龙套18以及 风管4之间的紧密配合达到对风管4固定的作用。当松动压紧套8后,由于对尼龙套18的 压力减小,能够再次实现对风管4的是伸缩操作。 所述圆管1上设有限位套11,风座3上设有指北棒14。所述连接杆15的端部设 有固定夹12,所述固定夹12固定在支撑管2上,固定夹12的端部设置固定夹套17,所述固 定夹套17与连接杆15相铰接。 具体地,每个支撑管2上均套有固定夹12,固定夹12固定支撑管2上,固定夹12 通过固定夹套17与连接杆15之间铰接,连接杆15的另一端与圆管1底端部的轴套9铰接, 从而在圆管1的底端进一步形成支撑固定的结构。 如图2所示,所述底盘13上设置均匀分布的支撑管安装件16,支撑管2的顶端铰 接于支撑管安装件16上。所述底盘13通过压套19与圆管1固定连接,底盘13上设有水 平泡20。 底盘13的下表面设有三个均匀分布的支撑管安装件16,支撑管安装件16凸出在 底盘13的下表面上,并与底盘13固定连接。支撑管2的顶端铰接在支撑管安装件16上, 从而实现将支撑管2安装在底盘13上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便携式自动气象站三脚架,其特征是:包括圆管(1),所述圆管(1)内的上端设有能在圆管(1)内进行伸缩的风管(4),圆管(1)的底端设有轴套(9);风管(4)的顶端设有风座(3),圆管(1)上设有底盘(13),所述底盘(13)上设有均匀分布的支撑管(2),所述支撑管(2)均匀分布于圆管(1)的外圈,且支撑管(2)的上端铰接于底盘(13)的下表面,支撑管(2)通过连接杆(15)与圆管(1)底端的轴套(9)连接。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伏建丁明蒋健王柏林
申请(专利权)人:江苏省无线电科学研究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