磁吸式第一、第二电子装置及磁吸式连接系统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0565219 阅读:103 留言:0更新日期:2014-10-22 16:4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实施例公开了一种磁吸式第一、第二电子装置及磁吸式连接系统,所述第一电子装置用以与外部的磁吸式第二电子装置接触插接,包括第一壳体、设于第一壳体内的第一电路板组件,活动地设于第一壳体内的、在第一位置和第二位置之间移动的活动组件,所述活动组件包括活动绝缘支架,固设于活动绝缘支架上且通过活动导线分别电连接于所述第一电路板组件的至少两个与所述第二电子装置的插槽匹配的端子,及固设于活动绝缘支架上的第一磁性组件。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实施例中两电子装置连接导通或断开过程自动完成,无需额外的导线和连接器,操作简单,携带使用方便。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专利摘要】本技术实施例公开了一种磁吸式第一、第二电子装置及磁吸式连接系统,所述第一电子装置用以与外部的磁吸式第二电子装置接触插接,包括第一壳体、设于第一壳体内的第一电路板组件,活动地设于第一壳体内的、在第一位置和第二位置之间移动的活动组件,所述活动组件包括活动绝缘支架,固设于活动绝缘支架上且通过活动导线分别电连接于所述第一电路板组件的至少两个与所述第二电子装置的插槽匹配的端子,及固设于活动绝缘支架上的第一磁性组件。本技术实施例中两电子装置连接导通或断开过程自动完成,无需额外的导线和连接器,操作简单,携带使用方便。【专利说明】
本技术涉及消费性电子产品
,尤其涉及一种磁吸式第一、第二电子 装置及磁吸式连接系统。 磁吸式第一、第二电子装置及磁吸式连接系统
技术介绍
随着科技不断的进步,人们越来越多地需要两个或多个电子装置组合连接使用, 尤以消费性电子最为明显,如手机连接充电器进行充电,在户外或充电不便的地方,手机放 于无线充电器上进行充电,而无线充电器通过连接移动电源进行供电。此时,都需要电连接 器及导线来手动组合连接,导线具有一定长度,存在操作繁琐,携带使用不便的缺陷。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实施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操作简单,携带使用方便 的磁吸式第一、第二电子装置及磁吸式连接系统。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实施例提出了一种磁吸式第一电子装置,用 以与外部的磁吸式第二电子装置接触插接,所述第一电子装置包括第一壳体、设于第一壳 体内的第一电路板组件, 所述第一电子装置还包括活动地设于第一壳体内的、在第一位置和第二位置之间 移动的活动组件,所述活动组件包括活动绝缘支架,固设于活动绝缘支架上且通过活动导 线分别电连接于所述第一电路板组件的至少两个端子,及固设于活动绝缘支架上的第一磁 性组件; 第一壳体的顶壳设有与端子匹配的通孔,底壳内侧设有磁吸第一磁性组件而使活 动绝缘支架复位的复位件,第一位置为在磁吸式第二电子装置对第一磁性组件的磁吸作用 下,活动组件的端子穿出通孔卡持于磁吸式第二电子装置的插槽的状态,第二位置为常态 下复位件与第一磁性组件吸附而端子隐藏于第一壳体内的状态。从而,借由磁吸式活动组 件,磁吸式第一、第二电子装置贴近时自动实现端子和磁吸式第二电子装置的插槽的连接 导通,以进行电源或信号的传输,离开时自动实现活动组件和复位件的吸附,以隐藏端子, 同时断开电源或信号的传输,这个连接导通或断开过程自动完成,无需额外的导线和连接 器,操作简单,携带使用方便。优选地,第一磁性组件由至少两个磁极方向相同的磁性件组 成,固设于端子的两端。 进一步地,复位件为螺接于底壳内侧的可调高低的复位螺丝,复位螺丝高度对应 为,第一位置时第二电子装置对第一磁性组件的磁吸力至少是复位螺丝对第一磁性组件的 磁吸力的2倍以上。插接用磁吸力度远大于复位力度,使得磁吸式第一、第二电子装置靠近 时容易拜托复位件对活动组件的阻力,端子插接更容易和可靠。进而,相对于简单地使用弹 性件进行复位,其复位力度大小不好控制且无法调节,本实施方式使第一磁性组件兼具复 位功能,采用可调高低的复位螺丝,结构更简单,复位力度可通过调节复位螺丝的高度来灵 活地调节控制,且操作简易。 进一步地,第一壳体内固设有引导活动组件按照预定轨迹移动的滑动柱,活动组 件套设于滑动柱上。从而,所述滑动柱使得活动组件上下移动更平稳可靠,提高了产品的可 靠性和稳定性。 进一步地,第一壳体内固设有使磁吸式第一、第二电子装置对位且吸附紧贴的第 二磁性组件,第二磁性组件由至少两排磁极方向相同的磁性件组成,相邻两排磁性件的数 目不同以达到自动对位调整作用。从而,相对于第一磁性组件进行磁吸导通连接而言,第二 磁性件实现了磁吸式第一、第二电子装置的对位连接,即使两者靠近时按照预定位置形态 紧贴。 进一步地,所述端子的顶端为半球形结构,且沿周向形成有止挡部,接触插接时所 述磁吸式第二电子装置的插槽卡持于止挡部。从而,半球形结构使得插接更容易,定位更准 确;止挡部一方面限制了端子伸入插槽的程度,另一方面使得两者接触良好、充分。 相应地,本技术实施例还提供了磁吸式第二电子装置,用以与外部的磁吸式 第一电子装置接触插接,所述第二电子装置包括第二壳体、设于第二壳体内的第二电路板 组件,第二壳体内固设有与第一磁性组件位置匹配且相互磁吸的第三磁性组件,底壳上设 有与端子匹配的插槽,插槽电连接于所述第二电路板组件。 进一步地,所述第二壳体内固设有使磁吸式第一、第二电子装置对位且吸附紧贴 的第四磁性组件。具体地,与第二磁极组件相匹配地,第四磁性组件由至少两排磁极方向相 同的磁性件组成,相邻两排磁性件的数目不同以达到自动对位调整作用,且两者的异名磁 极相对,可相互磁吸。 相应地,本技术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磁吸式连接系统,所述系统包括如上所 述的磁吸式第一电子装置和如上所述的磁吸式第二电子装置。 进一步地,磁吸式第一电子装置为移动电源,磁吸式第二电子装置为无线充电器, 磁吸式第一电子装置和磁吸式第二电子装置靠近时相互磁吸使得活动组件的端子配合插 接于插槽内形成连接导通,离开时活动组件与复位件相互磁吸而断开连接。 本技术实施例的磁吸式第一、第二电子装置及磁吸式连接系统的有益效果 是:通过采用浮动式的活动组件,活动组件包括与插槽对接的端子的技术手段,从而借由磁 吸式活动组件,磁吸式第一、第二电子装置贴近时自动实现端子和磁吸式第二电子装置的 插槽的连接导通,以进行电源或信号的传输,离开时自动实现活动组件和复位件的吸附,以 隐藏端子,同时断开电源或信号的传输,这个连接导通或断开过程自动完成,无需额外的导 线和连接器,操作简单,携带使用方便。 【专利附图】【附图说明】 图1是本技术实施例的磁吸式第一、第二电子装置的组合连接状态示意图。 图2是本技术实施例的磁吸式第一电子装置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技术实施例的磁吸式第二电子装置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技术实施例的磁吸式第一电子装置的分解结构示意图。 图5是本技术实施例的磁吸式第一电子装置另一角度的分解结构示意图。 图6是本技术实施例的磁吸式第二电子装置的分解结构示意图。 图7是本技术实施例的磁吸式第二电子装置另一角度的分解结构示意图。 图8是本技术实施例的磁吸式第一电子装置常态下的剖视图。 图9是本技术实施例的磁吸式第一、第二电子装置的组合连接状态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申请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 互结合,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请参考图1至图3,本技术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操作简单,携带使用方便的磁吸 式第一电子装置1〇〇、磁吸式第二电子装置200及磁吸式连接系统,磁吸式第一、第二电子 装置相互靠近按照预定位置形态吸附紧贴,同时实现端子32和插槽51的对位插接,以进行 电源或信号的传输,离开时自动缩回隐藏端子32,以断开电源或信号的传输,其通用性可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磁吸式第一电子装置,用以与外部的磁吸式第二电子装置接触插接,所述第一电子装置包括第一壳体、设于第一壳体内的第一电路板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电子装置还包括活动地设于第一壳体内的、在第一位置和第二位置之间移动的活动组件,所述活动组件包括活动绝缘支架,固设于活动绝缘支架上且通过活动导线分别电连接于所述第一电路板组件的至少两个端子,及固设于活动绝缘支架上的第一磁性组件;第一壳体的顶壳设有与端子匹配的通孔,底壳内侧设有磁吸第一磁性组件而使活动绝缘支架复位的复位件,第一位置为在磁吸式第二电子装置对第一磁性组件的磁吸作用下,活动组件的端子穿出通孔卡持于磁吸式第二电子装置的插槽的状态,第二位置为常态下复位件与第一磁性组件吸附而端子隐藏于第一壳体内的状态。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宗升唐生方小卫陈彦
申请(专利权)人:江苏腾威电子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