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李国翔专利>正文

反技术开锁的锁头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0563453 阅读:199 留言:0更新日期:2014-10-22 15:58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反技术开锁的锁头装置,包含锁头体及设在锁头体内的锁芯,锁头体上设有锁头体弹子和锁头体弹簧,锁芯内有锁芯弹子孔,锁芯弹子孔内设有锁芯弹子,其特征是:在所述的锁头体内增设有自锁装置。本发明专利技术的锁头体上反锁弹子进入锁芯弹子孔内,锁住锁芯,反锁弹子后被锁死,不可逆向运动,多组自锁装置将锁芯夹紧锁死,给技术开锁增加了难度,使得弹子锁不易被技术开锁。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专利摘要】本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反技术开锁的锁头装置,包含锁头体及设在锁头体内的锁芯,锁头体上设有锁头体弹子和锁头体弹簧,锁芯内有锁芯弹子孔,锁芯弹子孔内设有锁芯弹子,其特征是:在所述的锁头体内增设有自锁装置。本专利技术的锁头体上反锁弹子进入锁芯弹子孔内,锁住锁芯,反锁弹子后被锁死,不可逆向运动,多组自锁装置将锁芯夹紧锁死,给技术开锁增加了难度,使得弹子锁不易被技术开锁。【专利说明】
本专利技术涉及弹子锁
,具体是涉及一种适用于弹子锁的反技术开锁锁头装 置。 反技术开锁的锁头装置
技术介绍
弹子锁(Pin Tumbler Lock),亦称弹珠锁、珠锁、锁簧锁或销栓锁,是一种最常见 的锁具。其结构原理是使用多个不同高度的圆柱形弹子,锁住锁芯,当放入正确的钥匙,各 弹子被推至相同的高度,锁芯被放开便可转动锁芯开锁。 弹子锁问世至今已有150多年,目前仍在广泛应用,是市面上比较常见的一种锁 具。然而,正由于弹子锁技术的广泛运用,弹子锁的弊端也越来越明显,主要表现以下三个 方面: 1、 弹子端部外露且工作行程短,弹子能直接被异物(钢丝钩等)触及,弹子易失灵,锁 芯转动,易被技术开启; 2、 非本锁钥匙都可进入锁芯,易造成借钥匙互开及钥齿不等互开; 3、 用一把弹子锁的钥匙模具,安上锡纸,可以使得弹子被推至相同的高度,锁芯被放开 便可转动锁芯被技术开锁。 上述的弹子锁易被技术开锁的弊端,严重地影响了使用者的生命财产安全,因此, 专利技术出去一种反技术开锁的弹子锁锁头装置,使得弹子锁不能被技术开锁,正是市场的迫 切需求。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适用于弹子锁的反技术开锁锁头装置,克服现有弹子锁 易被技术开锁的不足。 本专利技术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反技术开锁的锁头装置,包含锁头体及设在锁头体内的锁芯,锁头体上设有锁头 体弹子和锁头体弹簧,锁芯内有锁芯弹子孔,锁芯弹子孔内设有锁芯弹子,其特征是:在所 述的锁头体内增设有自锁装置。 所述自锁装置包含反锁弹簧、反锁弹子、锥形锁紧弹子和锁紧弹簧,反锁弹簧和反 锁弹子置于锁头体内的反锁弹子孔内,锥形锁紧弹子和锁紧弹簧置于锁头体内的紧锁弹子 孔内,所述反锁弹子孔与紧锁弹子孔垂直相通。 所述的反锁弹子为中间凹形反锁弹子,中间凹形部位的剖面形状为锯齿状或中间 凹形部位为圆台和圆柱组合体。 所述自锁装置包含导管及置于导管内的反锁弹簧和反锁弹子,导管设置于锁头体 内并与锁芯弹子孔相通。 所述导管内壁中间位置有锯齿状凹下部,所述导管直径等于锁头体弹子孔直径。 所述反锁弹子为倒圆台形,反锁弹子下底直径小于上底直径,上底直径等于锁头 体弹子直径。 所述反锁弹子为圆柱和倒圆台组合形,反锁弹子的倒圆台下底直径小于上底直 径,圆柱直径和圆台上底直径相等并等于锁头体弹子直径。 所述导管内壁中间位置有锯齿状凸起部,所述导管直径大于锁头体弹子孔直径, 锯齿状凸起部直径与锁头体弹子孔直径相等。 进一步地,所述的反锁弹子只能单向运动。 进一步地,所述的反锁弹子和紧锁弹均为圆头弹子加工制成的弹子。 进一步地,所述反锁弹簧的弹力大于锁头体弹簧弹力的三倍。 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锁头体上反锁弹子进入锁芯弹子孔内,锁住锁芯,反锁弹子 后被锁死,不可逆向运动,多组自锁装置将锁芯夹紧锁死,给技术开锁增加了难度,使得弹 子锁不易被技术开锁。 【专利附图】【附图说明】 图1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一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一的中间凹形部位为圆台和圆柱组合体的反锁弹子剖面示 意图。 图3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一的锥形锁紧弹子剖面示意图。 图4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二的中间凹形部位的剖面形状为锯齿状的反锁弹子剖面示 意图。 图5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三的结构示意图。 图6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三的反锁弹子剖面示意图。 图7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三的导管的一个剖面示意图。 图8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三的导管的另一种状态剖面示意图。 图9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四的反锁弹子剖面示意图。 图10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五的导管剖面示意图。 图11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六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进一步阐述本专利技术。应理解,这些实施例仅用于说明本专利技术 而不用于限制本专利技术的范围。此外应理解,在阅读了本专利技术讲授的内容之后,本领域技术人 员可以对本专利技术作各种改动或修改,这些等价形式同样落在申请所附权利要求书所限定的 范围。 实施例一 如图1、图2、图3所示,一种反技术开锁的锁头装置,包含锁头体10及设在锁头体10 内的锁芯5,锁头体10上设有锁头体弹子7和锁头体弹簧8,锁芯5内有锁芯弹子孔9,锁芯 弹子孔9内设有锁芯弹子6,在所述的锁头体10内增设有自锁装置。自锁装置包含反锁弹 簧1、反锁弹子2、锥形锁紧弹子3和锁紧弹簧4,反锁弹簧1和反锁弹子2置于锁头体10内 的反锁弹子孔11内,锥形锁紧弹子3和锁紧弹簧4置于锁头体10内的紧锁弹子孔12内, 反锁弹子孔11与紧锁弹子孔12垂直相通。反锁弹子2为中间凹形反锁弹子,中间凹形部 位为为圆台和圆柱组合体。 当弹子锁被技术手段使得锁芯弹子6和锁头体弹子7失灵,锁芯5转动,此时锁芯 弹子6无坚实支撑,当它遇到反锁弹子2后,反锁弹子2在反锁弹簧1的作用下进入锁芯弹 子孔9内,反锁弹子2是中间凹形部位为圆台和圆柱组合体,又被锁紧弹子3锁定,其不能 后退,只能单向运动,将锁芯5锁死。 实施例二 如图4所示,反锁弹子2的形状结构还可以为中间凹形锯齿状,其他结构如实施例一, 反锁弹子2在进入锁芯弹子孔9内后,同样被锁紧弹子3锁定,从而将锁芯5锁死。 实施例三 如图5、图6、图7、图8所示,一种反技术开锁的锁头装置,包含锁头体10及设在锁头 体10内的锁芯5,锁头体10上设有锁头体弹子7和锁头体弹簧8,锁芯5内有锁芯弹子孔 9,锁芯弹子孔9内设有锁芯弹子6,在所述的锁头体10内增设有自锁装置。自锁装置包含 导管13及置于导管13内的反锁弹簧1和反锁弹子2,导管13设置于锁头体10内并与锁 芯弹子孔9相通,导管直径等于锁头体弹子孔直径14,导管13内壁中间位置有锯齿状凹下 部。所述反锁弹子2为倒圆台形,反锁弹子2下底直径小于上底直径,上底直径等于锁头体 弹子7直径。 当弹子锁被技术手段使得锁芯弹子6和锁头体弹子7失灵,锁芯5转动,此时锁芯 弹子6无坚实支撑,当它遇到反锁弹子2后,反锁弹子2在反锁弹簧1的作用下进入锁芯弹 子孔9内,因导管13内壁部分位置为锯齿状,倒圆台形反锁弹子2在外力作用下是很难逆 向运动,几乎不可逆向运动而将锁芯锁死。 实施例四 图9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四的反锁弹子2剖面示意图,本实施例中的其他结构通实施例三, 图中反锁弹子2为圆柱和倒圆台组合形,反锁弹子2的倒圆台下底直径小于上底直径,圆柱 直径和圆台上底直径相等并等于锁头体弹子7直径。此种结构的反锁弹子2也能将锁芯锁 死,显然,此种结构的反锁弹子2也在本专利技术的保护范围内。 实施例五 图10是实施例五的导管剖面示意图,本实施例中的其他结构通实施例三,图中导管13 内壁中间位置有锯齿状凸起部,导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反技术开锁的锁头装置,包含锁头体及设在锁头体内的锁芯,锁头体上设有锁头体弹子和锁头体弹簧,锁芯内有锁芯弹子孔,锁芯弹子孔内设有锁芯弹子,其特征是:在所述的锁头体内增设有自锁装置。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国翔
申请(专利权)人:李国翔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湖北;4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