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高压负荷开关合分闸操作机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0549507 阅读:280 留言:0更新日期:2014-10-17 10:2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一种高压负荷开关合分闸操作机构,连接负荷开关主轴并为其提供合分闸操作力,通过负荷开关主轴的传递,实现负荷开关的合分闸,包括:拐臂,与负荷开关主轴的六角轴部分固定连接,通过其逆时针或顺时针转动来分别向负荷开关主轴传递合分闸作用力;分闸挚子,具有可与拐臂卡合的卡口和尖角,尖角位于卡口的背面;可与尖角卡接的分闸半轴;拐臂在外力作用下逆时针转动时,压住卡口的下端并带动分闸挚子转动,使分闸挚子尖角离开分闸半轴,此时分闸半轴自身扭簧的恢复力使其顺时针转动一个角度,然后拐臂的恢复力又使拐臂压住卡口的上端,配合已恢复的分闸半轴与尖角卡接来实现合闸保持。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结构简单,零部件数量少,工作可靠。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专利摘要】本技术公开一种高压负荷开关合分闸操作机构,连接负荷开关主轴并为其提供合分闸操作力,通过负荷开关主轴的传递,实现负荷开关的合分闸,包括:拐臂,与负荷开关主轴的六角轴部分固定连接,通过其逆时针或顺时针转动来分别向负荷开关主轴传递合分闸作用力;分闸挚子,具有可与拐臂卡合的卡口和尖角,尖角位于卡口的背面;可与尖角卡接的分闸半轴;拐臂在外力作用下逆时针转动时,压住卡口的下端并带动分闸挚子转动,使分闸挚子尖角离开分闸半轴,此时分闸半轴自身扭簧的恢复力使其顺时针转动一个角度,然后拐臂的恢复力又使拐臂压住卡口的上端,配合已恢复的分闸半轴与尖角卡接来实现合闸保持。本技术结构简单,零部件数量少,工作可靠。【专利说明】
本技术涉及高压开关操作机构
,尤其涉及一种高压负荷开关合分闸 操作机构。 一种高压负荷开关合分闸操作机构
技术介绍
高压负荷开关适用于变电站及工矿企业配电系统中作保护和控制。目前,对高压 负荷开关进行合分闸操作均采用弹簧操作机构,弹簧操作机构主要由储能弹簧和与其配合 的零部件组成,利用储能弹簧的储能、释放以及配合零部件的传动实现高压负荷开关的合 分闸。 现有技术中,应用于高压负荷开关的弹簧操作机构形式已经很多,但零部件较多, 且比较复杂,特别是分闸挚子系统结构复杂,零件较多,给加工和维修都带来不便。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就是为了克服上述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不足,提供一种高压负荷 开关合分闸操作机构,其结构简单,零部件数量少,工作可靠。 为实现本技术的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以下技术方案: -种高压负荷开关合分闸操作机构,连接负荷开关主轴并为其提供合分闸作用 力,通过负荷开关主轴的传递,从而实现负荷开关的合分闸,其特征在于,包括:拐臂,与所 述负荷开关主轴的六角轴部分固定连接,通过其逆时针或顺时针转动来分别向负荷开关主 轴传递合分闸作用力;分闸挚子,具有可与所述拐臂卡合的卡口和尖角,所述尖角位于所述 卡口的背面;可与所述尖角卡接的分闸半轴;其中,所述拐臂在外力作用下转动时,拐臂压 住所述卡口的下端并带动分闸挚子转动,使所述尖角离开分闸半轴,此时,分闸半轴自身扭 簧的恢复力使其转动一个角度,然后,所述拐臂的恢复力又使拐臂压住所述卡口的上端,再 配合已恢复的分闸半轴与所述尖角卡接来实现合闸保持。 优选地,所述拐臂包括:拐臂本体,其中间具有六角孔,所述六角孔与所述负荷开 关主轴的六角轴部分固定连接;与所述拐臂本体的一端滚动连接的受力端,用来与凸轮轮 廓线接触并接受其驱动力;与所述拐臂本体的另一端滚动连接的卡合端,用来与所述卡口 卡合。 优选地,所述受力端为与拐臂本体的一端滚动连接的滚子,所述卡合端为与拐臂 本体的另一端滚动连接的滚子。 优选地,还包括用来给所述受力端施加驱动力的合闸操作机构,所述合闸操作机 构包括:操作轴;与所述操作轴通过键固定连接的凸轮,具有所述凸轮轮廓线。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高压负荷开关合分闸操作机构具有如下的优点: 1)本技术高压负荷开关的合分闸操作机构由较少的传动零部件配合储能弹 簧构成,结构简单,工作稳定可靠; 2)本技术的分闸掣子采用上下唇卡口设计,配合拐臂的正反转实现合分闸, 配合可靠。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进行详细说明。 【专利附图】【附图说明】 图la为商压负荷开关的分闸状态不意图; 图lb为高压负荷开关的合闸状态示意图; 图2为高压负荷开关在分闸状态时,高压负荷开关合分闸操作机构的状态示意 图; 图3为高压负荷开关在从分闸到合闸的过程中,高压负荷开关合分闸操作机构的 动作状态示意图; 图4为高压负荷开关在合闸状态时,高压负荷开关合分闸操作机构的状态示意 图; 图5是负荷开关主轴的结构示意图; 图6是B-B剖面图; 图7是A-A剖面图。 附图标记说明:1-分闸挚子;11-卡口;12-尖角;2-负荷开关主轴;21-六角轴部 分;22-开口轴部分;3-拐臂;30-拐臂本体;31-受力端;32-卡合端;4-分闸半轴;5-凸 轮;51-凸轮轮廓线;6-绝缘拉杆;701-灭弧室动触头;702-灭弧室静触头;8-操作轴。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la所示,高压负荷开关处于分闸状态时,灭弧室动触头701与灭弧室静触头 702分离;如图lb所示,高压负荷开关处于合闸状态,灭弧室动触头701与灭弧室静触头 702接触。要将高压负荷开关从分闸向合闸状态转换时,逆时针转动负荷开关主轴2,负荷 开关主轴2则带动与其连接的绝缘拉杆6向上运动,绝缘拉杆6向上运动时,带动灭弧室动 触头701向上压紧灭弧室静触头702,实现高压负荷开关合闸;反之,要将高压负荷开关从 合闸向分闸状态转换时,顺时针转动负荷开关主轴2,则灭弧室动触头701与灭弧室静触头 702脱离,实现高压负荷开关分闸。 高压负荷开关的合分闸状态转换是通过负荷开关主轴2的顺时针和逆时针转动 来实现的,而负荷开关主轴2的转动是通过本技术高压负荷开关合分闸操作机构的驱 动来实现的。 如图2至4所示,为本技术高压负荷开关合分闸操作机构实现高压负荷开关 从分闸到合闸状态时的动作原理图。 如图5所示,是负荷开关主轴的结构示意图,负荷开关主轴2具有六角轴部分21 和开口轴部分22,六角轴部分21的横截面为六边形(图6所示),开口轴部分22的横截面 为具有缺口的圆(图7所示),其中,如图la、lb所示,灭弧室动触头701通过负荷开关传动 机构连接在开口轴部分22上,本技术高压负荷开关合分闸操作机构连接在六角轴部 分21上。本技术动作时,带动负荷开关主轴2转动,从而将合分闸作用力传递给灭弧 室动触头701,使灭弧室动触头701上下运动,实现灭弧室动触头701与灭弧室静触头702 之间的接触和分离,从而实现高压负荷开关的合闸与分闸。 如图2至4所示,本技术高压负荷开关合分闸操作机构,包括:拐臂3,拐臂3 与负荷开关主轴2的六角轴部分21固定连接,拐臂3逆时针或顺时针转动时,可分别向负 荷开关主轴2传递合分闸作用力;分闸挚子1,具有可与拐臂3卡合的卡口 11和尖角12,尖 角12位于卡口 11的背面;可与尖角12卡接的分闸半轴4,当分闸半轴4与尖角12卡接时, 可实现对分闸掣子1的限位。其中,拐臂3在外力作用下转动时,拐臂3压住卡口 11的下 端并带动分闸挚子1顺时针转动,使分闸挚子1的尖角12离开分闸半轴4,此时,分闸半轴 4自身扭簧的恢复力使其顺时针转动一个角度,然后,拐臂3在自身的恢复力作用下又使拐 臂3压住卡口 11的上端,再配合已恢复的分闸半轴4与尖角12卡接来实现负荷开关合闸 保持。 本技术高压负荷开关合分闸操作机构还包括:合闸操作机构,用来驱动拐臂 3逆时针转动以便进行合闸动作。如图2至4所示,合闸操作机构包括:操作轴8 ;与操作 轴8通过键固定连接的凸轮5,凸轮5具有凸轮轮廓线51。当操作轴8带动凸轮5顺时针 转动时,凸轮轮廓线51与拐臂3接触并给拐臂3施加逆时针转动的驱动力,凸轮5的设计 可起到驱动省力的效果。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高压负荷开关合分闸操作机构,连接负荷开关主轴并为其提供合分闸作用力,通过负荷开关主轴的传递,从而实现负荷开关的合分闸,其特征在于,包括:拐臂,与所述负荷开关主轴的六角轴部分固定连接,通过其逆时针或顺时针转动来分别向负荷开关主轴传递合分闸作用力;分闸挚子,具有可与所述拐臂卡合的卡口和尖角,所述尖角位于所述卡口的背面;可与所述尖角卡接的分闸半轴;其中,所述拐臂在外力作用下转动时,拐臂压住所述卡口的下端并带动分闸挚子转动,使所述尖角离开分闸半轴,此时,分闸半轴自身扭簧的恢复力使其转动一个角度,然后,所述拐臂的恢复力又使拐臂压住所述卡口的上端,再配合已恢复的分闸半轴与所述尖角卡接来实现合闸保持。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林志张继东
申请(专利权)人:福建森源电力设备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福建;3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