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力滑动轴承、以及推力滑动轴承和活塞杆的组合机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0548580 阅读:160 留言:0更新日期:2014-10-16 15:47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有小高度轻重量推力滑动轴承:其即使当通过活塞杆施加大的力于金属板时,也能够防止环形金属板的形变并且能够减少随着活塞杆的相对旋转而产生的噪音;所述推力滑动轴承能够防止诸如灰尘的外来物质从外侧侵入至滑动表面上;并且用于所述低高度轻重量推力滑动轴承的组成部件的数量已经被减少。推力滑动轴承(1)设有具有作为滑动表面的环形上表面(5)的合成树脂轴承本体(2)、被支承于环形上表面(5)上以能够在周向方向(R)上围绕轴中心(O)相对于轴承本体(2)自由地旋转的环形金属板(4)、以及布置用于覆盖环形上表面(5)和环形金属板(4)的环形盖(3)。环形金属板(4)设置有内盘段(44),所述内盘段与外盘段(43)形成一体并且被布置于环形盖(3)的通孔(25)中。内盘段(44)还作为外盘段(44)的增强部分(肋)。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专利摘要】本专利技术提供有小高度轻重量推力滑动轴承:其即使当通过活塞杆施加大的力于金属板时,也能够防止环形金属板的形变并且能够减少随着活塞杆的相对旋转而产生的噪音;所述推力滑动轴承能够防止诸如灰尘的外来物质从外侧侵入至滑动表面上;并且用于所述低高度轻重量推力滑动轴承的组成部件的数量已经被减少。推力滑动轴承(1)设有具有作为滑动表面的环形上表面(5)的合成树脂轴承本体(2)、被支承于环形上表面(5)上以能够在周向方向(R)上围绕轴中心(O)相对于轴承本体(2)自由地旋转的环形金属板(4)、以及布置用于覆盖环形上表面(5)和环形金属板(4)的环形盖(3)。环形金属板(4)设置有内盘段(44),所述内盘段与外盘段(43)形成一体并且被布置于环形盖(3)的通孔(25)中。内盘段(44)还作为外盘段(44)的增强部分(肋)。【专利说明】推力滑动轴承、以及推力滑动轴承和活塞杆的组合机构
本专利技术涉及推力滑动轴承,并且具体地涉及适合用作四轮机动车中的支柱式悬架 (McPherson型)的滑动轴承的推力滑动轴承,还涉及推力滑动轴承和活塞杆的组合机构。
技术介绍
-般说来,用于四轮机动车前轮的支柱式悬架具有组合有支柱组件和螺旋弹簧的 结构,支柱组件包括与主轴集成的外部圆筒体、以及收纳于外部圆筒体中的液压减震器。这 种支柱式悬架存在着如下的一种类型:在所述类型中在转向操作过程中当支柱组件与螺旋 弹簧一同旋转时支柱组件的活塞杆旋转,还存在着如下的一种类型:在所述类型中活塞杆 不旋转。在两种类型中,有时候在用于将支柱组件安装于机动车本体中的安装机构和用于 螺旋弹簧的上弹簧垫圈构件之间使用合成树脂的推力滑动轴承(而非滚动轴承),以使得 支柱组件平滑地旋转。 用于将支柱组件安装于机动车本体中的安装机构使用用于支承液压减震器的活 塞杆的一个端部的安装板。然而,在这个类型的安装机构中,安装机构的复杂结构、以及需 要用于支承活塞杆的一个端部的安装板导致了高成本。 为了应付这个问题,专利文件1提出用于将支柱组件安装于机动车本体中的安装 机构中的推力滑动轴承,其中推力滑动轴承(而非安装板)支承活塞杆的一个端部,以简化 安装机构的结构并且降低成本。此外,专利文件1提出推力滑动轴承和活塞杆的组合机构。 在专利文件1中描述的推力滑动轴承包括:合成树脂的环形第一轴承本体,所述 合成树脂的环形第一轴承本体具有环形上表面和环形接合外周边;合成树脂的环形第二轴 承本体,所述合成树脂的环形第二轴承本体被叠加于第一轴承本体上方,以便于能够围绕 第一轴承本体的轴线相对地旋转,并且具有与第一轴承本体的环形上表面相对的环形下表 面;推力滑动轴承装置,所述推力滑动轴承装置定位于第一轴承本体的环形上表面和第二 轴承本体的环形下表面之间,并且具有与第一轴承本体的环形上表面可滑动接触的下表面 和与第二轴承本体的环形下表面可滑动接触的上表面中至少之一;环形顶部盖,所述环形 顶部盖具有与第一轴承本体的环形接合外周边表面接合的环形接合内周边表面;以及环形 金属板,所述环形金属板定位于第二轴承本体的环形上表面和环形顶部盖的下表面之间, 以使得金属板的下表面与第二轴承本体的环形上表面接触、并且金属板的上表面与环形顶 部盖的下表面接触。在这个推力滑动轴承中,环形金属板具有与轴承本体和环形顶部盖的 环形内周边表面的内直径相比直径更小的环形内周边表面,并且这个结构有效地解决上述 问题。 引用列表 专利文献 专利文件1 :日本未审查专利申请公开No. 2008-202703。
技术实现思路
技术问题 在专利文件1中描述的推力滑动轴承中,平坦的环形金属板通过螺母固定至活塞 杆的螺纹部分。因此,当通过活塞杆施加大的力于环形金属板时,存在如下可能性:即环形 金属板发生形变,并且活塞杆的相对旋转产生不正常的噪音。 此外,在专利文件1中描述的推力滑动轴承具有许多组成部件,并且这导致重量 的增加。此外,滑动轴承的高度变得更高,并且因此用于支承活塞杆的一个端部的安装机构 的高度也变得更高,因此需要更宽的安装空间。 本专利技术已经考虑到上述问题。本专利技术的目的为提供一种低而轻的推力滑动轴承以 及推力滑动轴承和活塞杆的组合机构,其中即使通过活塞杆施加大的力于环形金属板上, 推力滑动轴承也能够防止环形金属板发生形变以减少产生不正常的噪音,能够防止外来物 质从外侧侵入滑动表面内,并且能够减少组成部件的数量。 问题解决办法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推力滑动轴承,包括: 轴承本体,所述轴承本体由树脂形成,并且具有作为滑动表面(推力滑动轴承)的 环形上表面; 环形金属板,所述环形金属板相对于轴承本体被可旋转地支承于环形上表面上; 以及 环形盖,所述环形盖被放置用于覆盖环形上表面和环形金属板,其中, 轴承本体包括: 圆筒形部分,所述圆筒形部分具有限定通孔的圆筒形内周边表面; 环形凸缘部分,所述环形凸缘部分在径向方向上从圆筒形部分的圆筒形外周边表 面以成一体的方式向外延伸,以形成环形上表面; 环形突出部分,所述环形突出部分在径向方向上从环形凸缘部分的圆筒形外周边 表面的下端部侧以成一体的方式向外突出; 圆筒形突出部分,所述圆筒形突出部分以圆筒形形状与环形突出部分的上表面整 体地形成,并且具有圆筒形内周边表面,所述圆筒形内周边表面与环形凸缘部分的圆筒形 外周边表面和环形突出部分的上表面一起限定向上敞开的环形向上敞开凹入部分; 环形接合突出部分,所述环形接合突出部分在径向方向上从圆筒形突出部分的圆 筒形外周边表面的上端部侧以成一体的方式向内突出,并且被连接至圆筒形突出部分的上 表面;以及 环形凸形部分,所述环形凸形部分在径向方向上从环形突出部分的外周向边缘以 成一体的方式向外突出, 环形盖包括: 环形盘部分,所述环形盘部分具有限定与轴承本体的通孔同心的通孔的内周边表 面以及连接至内周边的下边缘的下表面; 内圆筒形下垂部分,所述内圆筒形下垂部分与盘部分的外周边表面整体地形成以 具有圆筒形形状; 环形接合突出部分,所述环形盖的环形接合突出部分在径向方向上从内圆筒形下 垂部分的圆筒形外周边表面的下端部侧向外突出,并且与轴承本体的接合突出部分接合; 环形凸形部分,所述环形凸形部分在径向方向上从内圆筒形下垂部分的圆筒形外 周边表面的上端部侧向外突出;以及 外圆筒形下垂部分,所述外圆筒形下垂部分与环形凸形部分的下表面整体地形成 以具有圆筒形形状,延伸至内圆筒形下垂部分的下端部下方,并且与内圆筒形下垂部分的 圆筒形外周边表面和环形凸形部分的下表面一起限定向下敞开的环形向下敞开凹入部分, 环形金属板包括: 环形外盘部分,所述环形外盘部分与环形盖的盘部分的下表面接触;以及 内盘部分,所述内盘部分在径向方向上在外盘部分的内侧上与外盘部分整体地形 成,并且定位于由环形盖的盘部分的内周边表面限定的通孔中, 环形金属板的内盘部分包括:圆筒形内表面,所述圆筒形内表面限定与轴承本体 的通孔同心的通孔,并且具有与轴承本体的圆筒形部分的内周边部分的直径相比更小的直 径, 轴承本体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推力滑动轴承,包括:轴承本体,所述轴承本体由树脂形成,并且具有作为滑动表面的环形上表面;环形金属板,所述环形金属板相对于轴承本体被可旋转地支承于环形上表面上;以及环形盖,所述环形盖被放置用于覆盖环形上表面和环形金属板,其中,轴承本体包括:圆筒形部分,所述圆筒形部分具有限定通孔的圆筒形内周边表面;环形凸缘部分,所述环形凸缘部分在径向方向上从圆筒形部分的圆筒形外周边表面以成一体的方式向外延伸,以形成环形上表面;环形突出部分,所述环形突出部分在径向方向上从环形凸缘部分的圆筒形外周边表面的下端部侧以成一体的方式向外突出;圆筒形突出部分,所述圆筒形突出部分以圆筒形形状与环形突出部分的上表面整体地形成,并且具有圆筒形内周边表面,所述圆筒形内周边表面与环形凸缘部分的圆筒形外周边表面和环形突出部分的上表面一起限定向上敞开的环形向上敞开凹入部分;环形接合突出部分,所述环形接合突出部分在径向方向上从圆筒形突出部分的圆筒形外周边表面的上端部侧以成一体的方式向内突出,并且被连接至圆筒形突出部分的上表面;以及环形凸形部分,所述环形凸形部分在径向方向上从环形突出部分的外周向边缘以成一体的方式向外突出,环形盖包括:环形盘部分,所述环形盘部分具有限定与轴承本体的通孔同心的通孔的内周边表面以及连接至内周边的下边缘的下表面;内圆筒形下垂部分,所述内圆筒形下垂部分与盘部分的外周边表面整体地形成以具有圆筒形形状;环形接合突出部分,所述环形盖的环形接合突出部分在径向方向上从内圆筒形下垂部分的圆筒形外周边表面的下端部侧向外突出,并且与轴承本体的接合突出部分接合;环形凸形部分,所述环形凸形部分在径向方向上从内圆筒形下垂部分的圆筒形外周边表面的上端部侧向外突出;以及外圆筒形下垂部分,所述外圆筒形下垂部分与环形凸形部分的下表面整体地形成以具有圆筒形形状,延伸至内圆筒形下垂部分的下端部下方,并且与内圆筒形下垂部分的圆筒形外周边表面和环形凸形部分的下表面一起限定向下敞开的环形向下敞开凹入部分,环形金属板包括:环形外盘部分,所述环形外盘部分与环形盖的盘部分的下表面接触;以及内盘部分,所述内盘部分在径向方向上在外盘部分的内侧上与外盘部分整体地形成,并且定位于由环形盖的盘部分的内周边表面限定的通孔中,环形金属板的内盘部分包括:圆筒形内表面,所述圆筒形内表面限定与轴承本体的通孔同心的通孔,并且具有与轴承本体的圆筒形部分的内周边表面的直径相比更小的直径,轴承本体的环形上表面包括:环形深沟槽,所述环形深沟槽形成于环形上表面的内周向侧中;以及至少两个凹入部分,所述至少两个凹入部分沿周向方向布置以包围环形深沟槽,并且具有与环形深沟槽的深度相比更浅的深度,以及环形深沟槽和所述至少两个凹入部分填充有润滑油剂。...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永岛刚堀口高志
申请(专利权)人:奥依列斯工业株式会社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日本;JP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