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复合材料泡沫夹芯结构成型中对泡沫材料进行树脂灌注预处理的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10540729 阅读:182 留言:0更新日期:2014-10-15 16:34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复合材料泡沫夹芯结构成型中对复合材料泡沫进行树脂灌注预处理的方法。本发明专利技术采用对泡沫进行树脂灌注预处理,以在泡沫与面板界面处形成均匀的树脂粘接层。本发明专利技术采用真空辅助渗透方法对泡沫进行树脂灌注,即将泡沫封装在真空状态下,树脂在较低粘度时依靠真空负压被灌注到泡沫表面孔中,然后进行树脂升温及保温处理,使树脂产生预聚,粘度提高,从而固定保留在泡沫表面孔中,形成树脂层。通过对泡沫进行树脂灌注处理后,再与纤维面板粘接就解决了产生界面缺陷的问题。本发明专利技术制备方法简单,宜于工业化生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专利摘要】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复合材料泡沫夹芯结构成型中对复合材料泡沫进行树脂灌注预处理的方法。本专利技术采用对泡沫进行树脂灌注预处理,以在泡沫与面板界面处形成均匀的树脂粘接层。本专利技术采用真空辅助渗透方法对泡沫进行树脂灌注,即将泡沫封装在真空状态下,树脂在较低粘度时依靠真空负压被灌注到泡沫表面孔中,然后进行树脂升温及保温处理,使树脂产生预聚,粘度提高,从而固定保留在泡沫表面孔中,形成树脂层。通过对泡沫进行树脂灌注处理后,再与纤维面板粘接就解决了产生界面缺陷的问题。本专利技术制备方法简单,宜于工业化生产。【专利说明】一种复合材料泡沬夹芯结构成型中对泡沬材料进行树脂灌 注预处理的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复合材料泡沫夹芯结构成型方法,具体涉及一种复合材料泡沫夹芯结 构成型中对复合材料泡沫进行树脂灌注预处理的方法。
技术介绍
在复合材料泡沫夹芯结构的成型过程中,当复合材料泡沫与纤维布粘接时,由于 纤维布表面的纤维束排布紧密,具有较强的毛细吸附作用,导致在成型过程中将复合材料 泡沫与面板界面处的低粘度树脂吸附(低粘度树脂成型工艺如真空辅助树脂渗透、树脂传 递模塑、手糊等),从而造成结构成型后于界面处形成树脂孔洞缺陷。若采用粘度较高的树 脂成型工艺(如模压等),则容易造成树脂难以进入到复合材料泡沫表面孔中,同样会产生 界面缺陷。针对这种问题,目前主要采用表面树脂涂覆或铺贴胶膜等方法进行复合材料泡 沫与面板界面的改善。但是,这两种方法的缺陷是树脂涂覆均匀程度太低,并且难以完全渗 透充满到复合材料泡沫孔中;另外,需要考虑铺贴胶膜与成型材料体系的相容性,而且要预 先采用胶膜机制备,成本较高,对于真空辅助树脂渗透或手糊等低粘度树脂成型工艺,胶膜 难以渗透到复合材料泡沫孔中,对界面粘接增强效果有限,因此,亟待改进复合材料泡沫夹 芯结构的成型方法。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克服上述不足之处,研究设计改进复合材料泡沫 夹芯结构成型的方法。 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对复合材料泡沫夹芯结构成型中对复合材料泡沫进行树脂灌 注预处理的方法。 本专利技术采用对复合材料泡沫进行树脂灌注预处理,以在复合材料泡沫与面板界面 处形成均匀的树脂粘接层;然后将预处理完成的复合材料泡沫铺放在纤维面板之间,再采 用成型工艺(树脂传递模塑、手糊、模压等)进行复合材料泡沫夹芯结构成型。 本专利技术采用真空辅助渗透方法对复合材料泡沫进行树脂灌注,即将复合材料泡沫 封装于真空状态下,树脂在较低粘度时依靠真空负压被灌注到复合材料泡沫表面孔中,直 至复合材料泡沫表面被树脂浸满,然后进行树脂升温及保温处理,使树脂产生预聚,粘度提 高,从而固定保留在复合材料泡沫表面孔中,形成均匀树脂层。 本专利技术所述树脂选自环氧树脂、不饱和聚酯、酚醛树脂或双马来酰亚胺树脂等。 所述复合材料泡沫选自聚甲基丙烯酸甲酯PMI或聚氯乙烯PVC。 所述纤维布的纤维材料选自碳纤维、玻璃纤维或芳纶纤维。 具体地,本专利技术复合材料泡沫夹芯结构成型中对复合材料泡沫进行树脂灌注预处 理的方法包括下列步骤: (一)、将树脂加热至灌注温度30°C _120°C,使树脂粘度达到粘度0. 2-0. 5Pa · s ; (二) 在模具上,自下至上依次铺放导流网、可剥布、复合材料泡沫、可剥布、导流网、用 内真空袋将它们包住,同时把树脂灌注管和一个抽气管分别置于内真空袋中,然后将内真 空袋四周用密封胶条封住;另外,在内真空袋外面再设置一个抽气管,最后用外真空袋将上 述部件全部包住,四周用密封胶条封住;其中导流网、可剥布、复合材料泡沫的大小相同; (三) 开启真空泵,使整个封装部分在真空负压作用下被压实,真空度为彡-0. 095MPa ; (四) 开启树脂灌注管,树脂在真空负压下进入复合材料泡沫孔中,直至复合材料泡沫 表面被树脂浸满,即内真空袋的抽气管口出现树脂时,视为灌注完成,关闭树脂灌注管及内 真空袋的抽气管,将整个外真空袋封装部分升温至树脂预聚温度30°C _120°C,保温2-3小 时,使树脂达到粘度60-100 Pa · s ; (五) 保温结束后,停止加热,冷却至15-35°C,将完成灌胶预处理的复合材料泡沫脱模, 即得到树脂灌注预处理的复合材料泡沫。 然后将得到的树脂灌注预处理的复合材料泡沫放至纤维面板之间,按常规的复合 材料泡沫夹芯结构成型工艺(真空辅助树脂渗透、树脂传递模塑或手糊等)完成复合材料泡 沫夹芯结构成型。 本专利技术方法所述可剥布用于在复合材料泡沫上下表面形成树脂层来隔离复合材 料泡沫与真空袋,防止真空袋与复合材料泡沫发生粘接;导流网用于复合材料泡沫表面的 树脂导流,内真空袋用于形成树脂灌注过程中的持续真空密封环境,外真空袋用于形成树 脂升温及保温过程中所需的持续真空密封环境;树脂灌注管与盛放树脂的容器连接,设置 开关,用于控制树脂灌注;两个抽气管分别与真空泵连接,抽气管均设置开关,用于控制真 空状况。 本专利技术采用的复合材料泡沫树脂灌注预处理方法不会对结构成型的工艺参数(如 树脂灌注温度、树脂灌注压力、树脂灌注时间、树脂固化温度、树脂固化时间、成型压力或真 空度等)造成任何影响; 本专利技术采用的复合材料泡沫树脂灌注预处理方法中使用的树脂和结构成型过程中的 树脂一致,因此不会对成型材料体系的相容性造成影响。 本专利技术由于对复合材料泡沫进行过树脂灌注预处理,使所成型的夹芯结构中,面 板与复合材料泡沫界面粘接质量得到较大改善。本专利技术方法简单易行,宜于规模化生产。 【专利附图】【附图说明】 图1为本专利技术用于树脂真空灌注泡沫的装置截面示意图。 1灌注模具;2导流网;3可剥布;4泡沫材料;5可剥布;6导流网;7内真空 袋;8外真空袋;9树脂灌注管;10抽气管;11抽气管;12、13、14、15均为密封胶带。 图2复合材料泡沫进行界面粘接情况的对比。 左图为复合材料泡沫未经树脂灌注预处理的试样;右图为采用本专利技术方法对复合 材料泡沫预处理后的试样。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 :树脂真空灌注泡沫材料预处理,再采用真空辅助树脂渗透工艺成型复 合材料泡沫夹芯结构。 成型原材料:环氧树脂,CYC0M890, Cytec公司; PMI材料泡沫,R0HACELL 71 WF-HT,赢创德固赛特种化学有限公司; 碳纤维材料,267gsmパ+45,-45)/HTS40F13 12K 800Tex/1500mm,SAERTEX公司; 辅助材料:可剥布,Release Ply F,Airtech公司; 导流网,Resin Flow 90HT,Airtech 公司; 真空袋,KM1300, Airtech 公司; 密封胶带,GS-213, Airtech公司; 步骤一:将1千克环氧树脂加热至灌注温度90°C,使树脂粘度达到0. 2 Pa · s ; 步骤二:结合图1组装树脂真空灌注装置;在灌注模具上,依次铺放导流网2、可剥布 3、PMI材料泡沫4 (200mmX200mmX 10mm)、可剥布5、导流网6,同时把树脂灌注管9和抽 气管10分别置于内真空袋7中,然后将内真空袋7四周用密封胶条(13、14)封住;另外,在 内真空袋外面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复合材料泡沫夹芯结构成型中对复合材料泡沫进行树脂灌注预处理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该方法包括下列步骤:(一)、将树脂加热至灌注温度30℃‑120℃,使树脂粘度达到粘度0.2‑0.5Pa·s;(二)、在模具(1)上,自下至上依次铺放铺放导流网(2)、可剥布(3)、PMI材料泡沫( 4)、可剥布(5)、导流网(6),同时把树脂灌注管(9)和抽气管(10)分别置于内真空袋(7)中,然后将内真空袋(7)四周用密封胶条(13、14)封住;另外,在内真空袋(7)外面再设置一个抽气管(11),最后用外真空袋(8)将上述部件全部包住,四周用密封胶条(12、15)封住;(三)、开启树脂灌注管(9),灌注环氧树脂15分钟,抽气管(10)口出现环氧树脂,关闭内真空袋(7)的抽气管(10),将整个外真空袋(8)封装部分升温至环氧树脂预聚温度150℃,并保温2小时,使树脂达到60 Pa·s;(四)、停止加热,冷却至35℃,脱模,即得到树脂真空灌注预处理的PMI材料泡沫 (4)。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吉平陈萍潘利剑苏佳智郑义珠韩小勇蔡铭杰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商用飞机有限责任公司上海飞机制造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上海;3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