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提高颗粒饲料水中稳定性的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105302 阅读:272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一种提高颗粒饲料水中稳定性的方法,它是在原有饲料生产工艺的基础上,增加了一个恒湿保温处理过程。经处理过的颗粒饲料在水中的稳定性比原饲料增加一倍以上,提高了饲料的利用率,减少了对水质的污染,且不需添加任何粘合剂,成本低,所需设备简单,适用于现有饲料生产厂家。(*该技术在2010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属于颗粒饲料加工领域。提高水产颗粒饲料的水中稳定性一直是人们关注并着力解决的难题。现有提高颗粒饲料水中稳定性的途径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1、添加有效的粘合剂。2、选择确定能增加饲料水中稳定性的原料及用量。3、饲料成分磨得很细并混合均匀。4、用蒸汽调质或加水至含水量高于20%,再用强力挤压装置得到硬、软或膨化颗粒。5、通风冷却或烘干后冷却以干燥到安全水分。6、制粒后采用蒸煮器进行熟化处理。这些方法中多因能耗大、所使用的粘合剂价格高或需专用设备等原因难以普遍采用。且多数颗粒饲料的水中稳定性不足0.8小时,有的甚至投入水中5分钟即全部渍散。那些综合上述方法生产的稳定性较好的颗粒饲料又往往因成本太高而难于销售。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能使现有方法生产的多数水产颗粒饲料的水中稳定性增加一倍以上的处理方法,其设备制造或对现有生产线的技术改造均较简单,投资少,不增加能耗,对饲料的加工成本无影响。本专利技术是借成粒后硬颗粒饲料已达到的温度及水分含量,或含水过多的其他颗粒饲料经烘干后去掉部分水分后所达到的温度及水分含量进行恒湿保温处理。即在原有工艺基础上增加了一个制粒后冷却前的恒湿保温处理过程。这些颗粒饲料是采用现有的各种调质、低温挤压工艺成型的。恒湿保温处理装置可单独制造或对现有的立式冷却器进行改装,立式冷却器的改装办法为拆除其吸风口并盖严,四周用隔潮保温的材料包严实,同时上面的进料口也要相应加以保温,并调节其出料口的流速使其与造粒机的产量一致。在实验室阶段,也可采用暖瓶或多层塑料袋进行恒湿保温。本专利技术主要是采取对成粒后温度为56-93℃、水分含量为17-20%的颗粒饲料进行恒湿保温处理,处理的时间为15-60分钟,且随着处理时间的增加,颗粒饲料的水中稳定性增强。本专利技术的优点和积极效果1、经过处理的颗粒饲料在水中的稳定性显著增强,提高了饵料的利用率,减少了对水质的污染。2、发挥了配合成分中自带淀粉质、且白质等胶结物的潜力,成本低,且避免了非营养性粘合剂的不利影响。3、由于恒湿保温范围选择在营养成分损失最少的区间,既能充分熟化,又减少了营养损失,提高了饲料的消化吸收率。4、恒温保温装置易制造,不需要热能。5、对那些设备、工艺及颗粒饲料质量均较理想的单位,增加本工艺也可改善粒料的色香味及水中的稳定性。实施例原料粒度为50-60目,配方中除含有小麦次粉、玉米面等富含淀粉的原料外,无任何粘合剂。原料经三级调质器调质1.5分钟后制粒,用带有瓶塞的暖瓶从制粒机出料口装入粒料,并测得粒料的的水分含量为17.5%,温度为92℃,每隔15分钟倒出20克粒料,冷却后各取15粒放在盛水容器中,观查结果如表1。表1.颗粒饲料的水中稳定性随处理时间变化的关系<tables id="table1" num="001"><table align="center">恒湿保温处理时间(分钟)015304560水中稳定不溃散时间(小时)0.31273133</table></tables>权利要求1.,其特征在于对成粒后温度为56-93℃、水分含量为17-20%的颗粒饲料进行恒湿保温处理。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恒湿保温的处理时间为15-60分钟。全文摘要,它是在原有饲料生产工艺的基础上,增加了一个恒湿保温处理过程。经处理过的颗粒饲料在水中的稳定性比原饲料增加一倍以上,提高了饲料的利用率,减少了对水质的污染,且不需添加任何粘合剂,成本低,所需设备简单,适用于现有饲料生产厂家。文档编号A23K1/00GK1059259SQ9010684公开日1992年3月11日 申请日期1990年8月20日 优先权日1990年8月20日专利技术者冯海清, 郭成斌 申请人:河北省滦南县水产饲料厂, 冯海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提高颗粒饲料水中稳定性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对成粒后温度为56—93℃、水分含量为17—20%的颗粒饲料进行恒湿保温处理。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冯海清郭成斌
申请(专利权)人:河北省滦南县水产饲料厂冯海清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13[中国|河北]

相关技术
    暂无相关专利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